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六部門聯合整治非法買賣銀行卡資訊

2016年09月13日 06:17:31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原標題:六部門整治非法買賣銀行卡資訊

  央行:不要相信任何索要銀行卡密碼和手機驗證碼的行為

  今後,非法買賣銀行卡資訊的行為或將得到遏制。昨日,央行聯合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工商總局、銀監會、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五部門印發了《關於開展聯合整治非法買賣銀行卡資訊專項行動的通知》,自決定於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聯合整治非法買賣銀行卡資訊專項行動。

  四種渠道可能洩露銀行卡資訊

  央行表示,目前,不法分子非法竊取銀行卡資訊主要途徑有四種。

  1 不法分子可能通過電信網路手段竊取銀行卡資訊。不法分子可能通過搭建免費wifi“陷阱”,引誘受害人接入,竊取受害人在手機和電腦上使用過的銀行卡資訊。或者散播隱藏木馬的圖片、連結或惡意應用程式(APP),控制受害人手機或電腦,竊取手機和電腦中使用過的銀行卡資訊。也有可能冒充親朋好友、公檢法、通訊運營商、銀行和商戶發送詐騙短信,以借錢、涉案、退稅、中獎、積分兌換、退款等為由,誘使受害人點擊短信中的詐騙連結登錄釣魚網站,輸入銀行卡資訊。

  2 通過攻擊相關係統竊取銀行卡資訊。這不僅包括招聘網站、電子郵件伺服器、醫院學校等網際網路服務系統,將大量數據交叉碰撞匹配後整理出銀行卡資訊;還包括非銀行支付機構(以下簡稱支付機構)和電子商務平臺業務系統,直接竊取系統中留存的銀行卡資訊;以及攻擊航空公司、電子商務平臺業務系統,竊取受害人交易資訊,以退票、退款等為由誘使受害人提供銀行卡資訊。

  3 不法分子也可能通過改裝銀行卡POS機具,安裝電路板和通用分組無線服務技術(GPRS)發射模組,在受害人刷卡付費時側錄銀行卡磁軌資訊。

  4內外勾結,通過電商平臺、商業機構、醫療機構、教育機構、房屋仲介等機構以及個別銀行業金融機構(以下簡稱銀行)、支付機構內部人員、外包單位工作人員獲取銀行卡資訊。

  支招

  如何保護銀行卡安全

  央行新聞發言人同時也給出了保護自身銀行卡資訊安全的建議。

  持卡人要保管好身份證件、銀行卡、網銀U盾、手機等,而且要開通銀行賬戶變動短信提醒,仔細核對交易業務類型、交易商戶和金額是否正確,關注賬戶變動情況,定期檢查賬戶資金交易明細和餘額。不要隨意丟棄銀行卡刷卡消費或使用ATM設備的交易憑條。

  “不要相信任何索要銀行卡密碼和手機驗證碼的行為,不向銀行和支付機構業務流程外的任何渠道提供銀行卡密碼和手機驗證碼;不向任何人發送帶有銀行卡資訊和支付資訊的圖片。”央行新聞發言人表示,也不要輕信、不回撥收到的異常資訊或電話,如接到銀行、支付機構打來的電話,應當重新撥打客服電話進行核實。

  不僅如此,還要謹防木馬病毒,不點擊短信、網路聊天工具或網站中的可疑連結,不登錄非法網站,慎掃不明來歷的二維碼,慎連免費Wi-Fi,連接免費Wi-Fi時不登錄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支付機構APP進行賬戶查詢、支付等操作。

  而在設置密碼時,不使用同一數字、生日、身份證號碼等容易被猜測的簡單密碼;不將銀行卡密碼作為其他網站、APP的密碼,多張銀行卡不使用同一密碼,並定期更改銀行卡密碼。

  此外,有效防範資金風險,使用資金額較少的銀行卡或開立個人Ⅱ類、Ⅲ類戶專門用於辦理網路支付。並將銀行卡磁條卡更換為晶片卡。

  提醒

  發現資訊洩露莫驚慌

  如果您真的發現資訊洩露,也無需驚慌。央行新聞發言人表示,不法分子利用竊取的銀行卡資訊實施資金盜竊需要獲取持卡人手機短信驗證碼等條件,資訊洩露並不一定會發生銀行卡資金損失風險,只要加強防範意識,及時採取相應措施,可以有效保護自身財産安全。社會公眾在發現以下異常情況時要立即聯繫銀行或者扣款的支付機構進行處理,或者向公安機關報案。

  如尚未發生銀行卡盜刷,僅懷疑相關資訊已經洩露,可採取以下措施進行防範:儘快修改密碼或挂失換卡,如銀行卡為磁條卡,應儘快挂失並更換晶片卡。如已發生銀行卡盜刷,切勿急躁,要合理應對以減少損失。首先應當儘快採取措施聯繫銀行挂失,降低資金進一步損失的可能性,其次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提供有關證據,積極配合公安機關開展案件調查。

  北京晨報記者 姜樊

  案例

  有人被篡改郵箱詐騙189萬歐元

  9月9日,山東濟寧某公司經理被篡改郵箱詐騙189.6萬歐元。山東省反電信網路詐騙中心迅速反應,于11日淩晨在境外某銀行成功止付全部資金。

  這是記者從12日山東省公安廳召開的打擊治理電信網路詐騙犯罪新聞發佈會上獲悉的。這次發佈會公佈的案例中,既有“QQ冒充領導詐騙”、“製作虛假通緝令詐騙”,也有買賣身份證、銀行卡以及個人資訊等犯罪。

  9月份以來,山東省青島、淄博、東營、煙臺、濟寧、聊城、菏澤等市先後成功阻止群眾受騙轉款,數十名受害人避免損失兩千余萬元。

  山東省公安廳副廳長王金城説,雖然偵破了一些案件,但電信網路詐騙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目前境外窩點“溢出”現象明顯,電信網路詐騙分子開始將犯罪窩點逐步由東南亞向歐洲、美洲一些國家轉移,增加了境外行動打擊的難度。

  據悉,山東省公安部門將對電信網路詐騙犯罪的“上游”製作木馬病毒、侵犯公民個人資訊和“下游”非法買賣銀行卡、利用POS機套現獲利等違法犯罪,實施全覆蓋追蹤、全鏈條打擊,摧毀這類違法犯罪的“灰産”和“黑産”體系。

  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