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福建漳州積極創新十九大精神宣講形式 "四大新講堂"重在"用心"講

2017-12-29 09:4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勝利召開十九大,全國人民齊歡慶,小康生活甜如蜜,實現目標奔向前,戰鼓擂響催征程,不忘初心方向明……”連日來,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龍山鎮200多名農村婦女組成的“夕陽紅説唱隊”,用閩南語快板為群眾送去“精神食糧”,把黨的十九大精神送到基層群眾中。

  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後,漳州市在總結提升“龍津大講堂”理論宣傳普及模式的基礎上,開闢黨的十九大宣傳“四大新講堂”,即新幹部講堂、新社會講堂、新網路講堂和新文化講堂,努力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七進”,將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送入民心,在富美新漳州落地生根。

  “夕陽紅説唱隊”就是新社會講堂的創新形式之一。講堂重在“流動”講,詔安縣白洋鄉玉樓村退休老黨員吳舜利在大樟樹下的黨課成為玉樓村黨員自我提升的好去處,也成了詔安縣“鄉村黨校”示範點,黨的十九大精神也從這裡傳入周邊百姓家。

  “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這可是給我們吃了定心丸,你們老沈家的180畝承包地有保障了,可以甩開膀子繼續幹了。”吳舜利笑呵呵地對村民説道。

  新幹部講堂重在“下沉”,漳州各級領導幹部把宣講主陣地從大會場、報告廳搬到企業車間、田間地頭、農戶庭院,把黨的十九大報告與群眾息息相關的新部署新要求講清楚、説明白,讓群眾願意聽、聽得懂、可落實、有收穫。

  黨的十九大閉幕後,黨的十九大代表、漳州市委書記檀雲坤的宣講日程排得滿滿噹噹,先後深入薌城、龍文、漳浦、平和、南靖、華安、詔安、臺商投資區、高新區、漳州開發區等地,結合漳州實際,針對不同的受眾“量體裁衣”開展多形式宣講活動。

  為了更好地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漳州市注重新興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開展的新網路講堂重在“覆蓋面”,有效拓展了宣傳的領域和空間。漳州市網評員添加的“十九大精神百問”“老外看中國”等微博話題,累計編發跟帖評論80萬餘條,持續掀起黨的十九大精神網上討論熱潮;雲霄縣充分運用“網際網路+學習”的模式,利用微信、微博、QQ、網路等新媒體平臺,引導超過20萬人次的幹部群眾創新方法開展學習。

  “有扶貧政策,我才有機會建房子。”通過“網路宣講”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漳浦縣石榴鎮貧困戶吳志忠激動地對記者説。受益於精準扶貧政策,因病致貧的他獲得扶貧補助款,在農技人員指導下種植棗子和蜜柚,日子也一天天好起來。

  深耕傳統文化沃土,厚植紅色文化基因,播撒核心價值“種子”,漳州新文化講堂重在“用心”講,打通宣講“最後一公里”。南靖王旭輝的客家山歌、雲霄愛心講師團、漳浦南溪的講古宣講隊……創新的思路,活潑的形式,透過“四大新講堂”的傳播,漳州正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將黨的十九大精神播撒到老百姓身邊。(經濟日報記者 薛志偉)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