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站在新的歷史節點 展望鄉村美好未來

2017-12-28 10:55: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一直以來,黨和國家都非常重視“三農”問題,但是沒有哪一時刻像現在這樣,為整個鄉村發展勾畫出了一幅清晰可見、努力可達的美好藍圖。

  一、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順應經濟發展階段,符合經濟發展規律,振興圖畫清晰可見。

  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生動畫面,這不僅是廣大農民的美好願望,更是國富民強的基本體現。站在“三農”的視角,從上世紀70年代末農地制度改革發軔,到80年代鄉鎮企業發展,再到以後近30年的大量農村勞動力城鄉間遷移,農民的從業和生活方式、農業的生産和經營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城鎮化水準接近60%、每人平均GDP超過8000美元、決勝全面小康社會的今天,提出以發展現代農業、培育新農民、建設新農村為內容的鄉村振興戰略可以説恰逢其時。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理解鄉村振興戰略的科學性。

  首先,綠色發展、文化復興構成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背景。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發展模式就已經改變了,注重品質和生態的節約與集約的增長方式得以確立,經濟體系綠色發展、生態系統修養生息成為重要的績效評價指標,“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概念深入人心。一句“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重新宣示了鄉村深厚的文化內涵以及城鄉居民之間割不斷的血脈親情,為城鄉融合共生找到了根基。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鄉村振興戰略必然具有更廣大的支援力量。

  其次,産業重構、消費升級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市場支撐。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下,基於科技進步和消費導引的産業重構正在轟轟烈烈的進行,以資訊技術和人工智慧為核心的新興産業日益壯大,帶來了更為靈活的工作方式和更為多元的消費需求,其連帶影響有相當一部分指向了農村,比如城市農産品消費對安全、品質、特色的追求越來越凸顯,為高附加值農業的發展打開了市場空間;而休閒和旅遊消費規模不斷擴大則為落地農村的産業創新提供了龐大的市場需求。

  第三,資本流入、新農民群體産生為鄉村振興提供要素支撐。近10年來,工商資本向農業、農村流動的規模在不斷加大,主要投資領域包括糧食功能區、現代工業園區、規模種養業、農産品加工業、觀光農業、農村電商等。資本及其帶動的各種資源的流入一方面提高了農業生産規模化、商品化和現代化水準,另一方面為農民本地就業提供了機會,同時還為農民工、大學生等各類返鄉創業者提供了示範、支撐,使得新農民群體不斷壯大起來,成為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力量。

  二、城鄉融合發展,鄉村振興努力可達。

  以鄉村振興戰略統攬“三農”全局,是對存在於“三農”領域各種問題的整體回應,體現了執政者的宏闊視野和改善民生的堅定決心。但這條路走起來並不容易,需要面對和解決比任何領域都要更加嚴重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就産業而言既需要創新也需要補短,就資源而言既需要挖潛更需要引入。具體來講,在以下三個方面努力是當務之急。

  首先,要努力建設形成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城鄉發展不平衡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最突出的不平衡,城鄉差別帶來的城鄉矛盾成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障礙。今後,一是應該就城鎮就業農民工的市民化問題儘快在制度上尋求突破;二是在鄉村生活服務體系建設上實施傾斜性公共投入政策,逐步改善鄉村生活環境;三是要繼續加強引導文化、教育資源向鄉村的流動。

  其次,要努力建設農村基礎設施、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創新産業、聯通城市、吸引消費都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以及社會化服務體系做保證。剛剛發佈的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數據展示了農村基礎設施改善的可喜成績,但是也有不同聲音提出了對數據的質疑,這説明至少是數據所代表的量和人們所感覺到的質之間還有差距。今後應該特別關注水、電、路、房、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在區域間的不平衡,努力補齊短板。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應該在農業技術服務、農機服務等方面繼續提高覆蓋範圍和工作效率。

  第三,要努力探索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的方法路徑。産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根本所在,現代農業固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更關鍵的産業創新則應該是來自現代農業與大市場的有機銜接、農業功能多樣性的充分發揮以及與之相伴的農村對消費型流動人口的吸引能力。在一二三産融合理念指導下,首先要區分品牌農業、特色農業和機械大農業等不同類型,促進其與農産品加工業和流通業的更緊密型産業鏈的構建,引導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和深加工環節在農村區域內完成,留給農民更多的融入機會;其次要充分發掘農業的多功能性,注重文化元素與鄉村生態的結合,在休閒、旅遊等第三産業開拓方面做好文章。

  剛剛落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8項重點工作的第三項就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指出要科學制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清除阻礙要素下鄉各種障礙。預計即將召開的農村工作會議在如何落實這一戰略方面會有更多更具體的措施和要求。可以説,中國鄉村的建設和發展已經迎來了最為有利的歷史階段,只要抓住機會,努力奮進,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一定能實現!(作者:河北經貿大學教授 劉東英)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