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提質增效 改革驅動高品質發展——2017年中國經濟回眸之二

2017-12-18 09:51: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大路貨沒人要,可i5智慧機床的訂單雪片般飛來,交貨期排到5個月後了。”遼寧瀋陽機床集團車間裏一派熱火朝天,i5産品線經理蓋麗亞向記者介紹道。

  從拼數量到拼品質,沈機獨創的i5智慧機床技術站到了行業潮頭。在今年“冰火兩重天”的市場挑戰中,沈機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創新業務收入比重從9%大幅提高至35%左右。

  進入新時代,“高速度”不再時髦,“高品質”成為共識,中國經濟成色更純、底色更亮、根基更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經濟正朝著品質更好、效率更高、動力更強的發展方向闊步挺進。

  五大任務,優化供給側托舉高品質發展 

  從攻堅之年邁入深化之年,人們發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思路越來越清晰、措施越來越具體、成效越來越顯著,被外媒稱為中國經濟提質的“獨門絕技”。

  ——去産能,促進供求新平衡。

  “職工的精氣神又回來了!”本鋼集團板材煉鐵廠5號高爐爐長高立波説。隨著供求關係改善,今年鋼鐵行業價格恢復上漲,吃了多年苦頭的鋼鐵企業終於嘗到了甜頭。

  無效供給的“減”,換來有效供給的“加”。“鋼鐵行業受益於國家去産能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全面取締地條鋼,市場秩序進一步規範,合規企業生産積極性提高。”國家統計局工業統計司司長文兼武表示。

  ——去庫存,城鎮化以人為本。

  74歲的王永誠是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居民,他記得前些年在這裡買房時,各類設施不完善,城區空曠冷清。如今的康巴什區擁有34所各類學校,4所市級醫院也先後入駐,人氣越來越旺。“小區到處是綠地,規劃得就像大公園,平時我們就在社區打臺球、下象棋。”

  去庫存不只是賣房子,還要順應美好生活需要。各地堅持以人為本,將去庫存與新型城鎮化相結合,增強對農業轉移人口的吸引力。11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下降13.7%,降幅比上月末擴大0.4個百分點。

  ——去杠桿,引導資金進實體。

  最近,廈門市10家國有企業被壓縮2368億元的銀行授信,自廈門銀監局試行聯合授信機制以來,這是首批被壓縮授信的國企。去杠桿步入深水區,國企成為重中之重。年初以來,中央企業逐步建立多渠道降杠桿減負債機制,多個市場化債轉股項目已率先落地,截至10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為55.7%,比上年同期下降0.5個百分點。

  實現高品質發展,去杠桿不搞“一刀切”,不刮“一陣風”,而是有保有壓,讓實體經濟沐浴更多陽光雨露。“今年銀行對我們的總授信額度增加30%,公司上下對今後的發展更有信心了!”江蘇驃馬智慧裝備公司董事長季松林説。

  ——降成本,轉型步伐更輕快。

  河北諾恩水凈化設備有限公司展廳裏,混濁泛黃的污水被注入凈化設備中,汩汩清泉隨即流出。“以前是産生污水的,現在是生産凈水的,多虧國家減稅政策,幫我們實現轉型。”董事長朱增武説,公司被稅務部門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享受多項稅收減免,每年節省資金數百萬元,讓公司輕鬆完成從採礦企業到凈水企業的轉型升級。

  擴大減半徵收所得稅的小微企業範圍、清理能源領域政府非稅收入電價附加……今年,減稅降費“紅包”一波接一波,全年減輕社會負擔超萬億元。1—10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和費用同比各減少0.26元、0.25元。

  ——補短板,日子越來越舒坦。

  水清岸綠,白鷺翩躚。在上海浦東合慶鎮勤奮村,村民黃月琴笑得很開心:“真是大變樣了!”上海兩年前打響環境綜合整治發令槍以來,拆違1.5億平方米,違法用地、違法建築、違法排污等“五違”問題集中區域基本消除。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發展短板加速補上。1—11月,我國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公共設施管理業、農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23.6%、23.3%和16.6%,快於全部投資16.4、16.1和9.4個百分點。

  三大變革,新發展理念領航高品質發展 

  從解決“有沒有”到著力“好不好”,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深入人心,高品質發展呼喚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新突破,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中國速度向中國品質、中國産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品質變革,大批國貨很吃香。

  曾經,一個電飯煲成了“中國製造”的軟肋。而今,通過創新補齊品質短板,國貨當自強,正努力成為精品的代名詞。

  “過去,中國家電在國外商場裏不起眼。現在,去柏林看到海爾洗衣機,去迪拜看到美的小家電,去美國看到海信電視機,國産家電中高端産品正走出國門、揚眉吐氣。”中國家電協會理事長姜風感慨。

  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産品牌在國內網路零售市場中表現出競爭優勢,國産品牌銷售額佔整體銷售額的74.5%,在家居家紡和家用電器中,國産品牌銷售額佔到85%左右。

  效率變革,創新釋放高能量。

  “以前旺季訂單多、産能少,想吃吃不下;淡季訂單少、産能多,經常餓得慌。”廣東東莞業達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偉説,入駐網際網路平臺“淘工廠”後,他的工廠以批量訂單和定制訂單搭配生産,幾乎全年無空閒。不僅如此,“共用工廠”將工廠産能商品化,訂單需求量大的時候,還能拉上夥伴工廠一起幹。

  從中國製造邁向中國智造,我國實體經濟領域發生著深刻變革,今年前三季度工業産能利用率達到76.6%,同比提高3.5個百分點,為近五年來最高水準,企業“獲得感”“價值感”“含金量”明顯增強。

  動力變革,更有韌性和活力。

  儘管已是第九個年頭,但今年的“雙11”,“剁手族”們再度熱鬧了一把。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雙11”當天全國實現網路零售額2539.7億元,同比增長45.16%。

  從“掃一掃”支付到“刷刷臉”買單,從“有人”零售到無人超市,從共用單車到共用汽車,讓外國人羨慕的新業態在大城小鎮風起雲湧,延展著人們的想像空間。

  “中國經濟由中低端走向中高端過程中,出現的新變化、産生的新事物蓬勃興起,不斷涌現出新增長點。”經濟學家姚景源説。

  新動能逐漸挑起大梁,成為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動力。1—11月,高技術産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各增13.5%和11.4%,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6.9和4.8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生産性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跑出加速度。

  四梁八柱,全面深化改革助力高品質發展 

  向改革要動力,向改革要活力,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披荊斬棘,大刀闊斧,上下聯動,蹄疾步穩,主要領域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為高品質發展增添強勁動力。

  ——尊重市場,發展機制更優了。

  今年8月20日晚,中國聯通發佈公告,正式披露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總體方案,鳴響了重點領域混改“第一槍”。作為國企改革重要突破口,混合所有制改革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以企業為主體,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在前兩批19家中央企業試點重點任務逐步落地的基礎上,11月又有31家中央和地方國有企業納入第三批混改試點範圍。

  政府和市場各歸各位,機制變革激發出中國經濟更持久、更健康的內生力量。今年1—10月,中央企業實現利潤總額超過1.2萬億元,同比增長18.1%,增速創近五年同期最高水準,更可喜的是,製造業成為利潤主要來源,央企正從規模速度型向品質效益型轉變,呈現穩中提質、穩中趨優的發展好態勢。

  ——簡政放權,發展動力更足了。

  “投資不過山海關”,曾是東北經濟的痛。黑龍江向自身權力“開刀”,省級行政審批項目下放50%,政府權力清單精簡70%……營商環境之變,引來大量資本。據統計,黑龍江全省近三年1億元以上産業項目3420個,其中東北區域外企業投資1100個,佔比近1/3。

  “放管服”持續加力,打造營商環境高地。今年初,我國進口化粧品“審批改備案”試點在上海浦東新區啟動。“從審批改備案,節省了至少幾個月時間,消費者對進口優質産品的需求得到更好滿足。”麗人麗粧總裁黃韜説。

  到今年10月底,全國31個省份已全部開通網上企業登記系統,累計受理量474.1萬件。辦企業、當老闆成了零成本的尋常事,前三季度,每天有1.65萬戶企業在大江南北紮根生長,是商事制度改革前的2倍多。

  ——擴大開放,發展空間更廣了。

  11月,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傳來重磅消息:單個或多個外國投資者直接或間接投資證券、基金管理、期貨公司的比例限制放寬至51%,且實施3年後投資比例不受限。金融業向來是一個國家開放程度的試金石,允許外資控股,再次向世界表明,“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雁棲湖畔,“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收穫270多項具體成果,見證著世紀藍圖從理念化作行動、從願景變為實景。共商、共建、共用——“一帶一路”倡議得到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支援,並被寫入聯合國大會決議與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宣言。

  “中國主動提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充分體現了歷史轉折關頭的大國擔當,將對世界經濟發展起到重要引領作用,為全球化進程注入新的動力。”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説。

  新方位,新起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在高品質發展之路上馳而不息、奮發有為,中國經濟必將書寫恢弘壯闊的發展新答卷。

  《 人民日報 》( 2017年12月18日 01 版)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