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廁所革命"進行時]小小的廁所問題為何讓總書記如此關注?

2017-12-01 11:0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今天的中國,廁所問題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習近平總書記不久前對“廁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是城鄉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要努力補齊這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

  小小的廁所問題為何讓總書記如此關注?

  一廁難求、臭氣熏天、污水橫流……這場景不只在農村,我國城市公廁的建設步伐也曾遠遠落後於城市化進程,不僅給廣大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不便,而且制約著城市文明水準的提升。

  近3年來,經過堅持不懈的“廁所革命”,“如廁難”這件群眾關注度極高的“小事”,在不少城市已經得到顯著改善,給人們帶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在某種程度上,公廁已經成為衡量城市品質的一個標誌。

  從“如廁難”到“如廁易”

  裝液、拌勻、噴灑……11月29日上午10時,北京市東城區和平裏北街、東街交叉路口的公共廁所內,手持噴霧槍的環衛工人開始了一天中的第一次除臭工作。除臭是北京市新一輪廁所改造的核心內容,“這種除臭液是我們自主研發的,噴灑後可以在10分鐘內迅速降低異味,效果持續24小時,已經在全區公廁進行推廣。”北京市東城區環境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董寧説。

  在噴灑除臭液的同時,公廁還同步進行了空氣置換環節的創新。“原來的公廁只有排風設施,沒有進風裝置,改造後增加了進風系統,保障了空氣平衡。”董寧表示,東城區共有1339座公廁,是全市公廁最密集的區域,他們將在兩年內對全區896座老舊公廁進行全面改造提升。屆時,“如廁難”問題將得到緩解。

  大型商場是人流聚集的又一大場所,公廁負載重。位於王府井步行街的北京APM商場,每天平均客流量約10萬人次,節假日最高可達到近30萬人次。商場通過整合資源,把分散式衛生間改為“中央衛生間”,極大提升了顧客體驗。

  “廁所面積大、功能豐富、環境溫馨”是記者的最大感受。“‘中央衛生間’面積達300平方米,不僅有常規的男女廁設計,還有殘疾人專用、母嬰專用和親子衛生間。”北京新東安有限公司助理物業經理費昭群説。

  記者在採訪中看到,親子衛生間中設置的卡通兒童坐便器、洗手池等,特別受小朋友和家長們的歡迎,有些小朋友寧可排隊等候也要使用這個衛生間。

  公廁的變化不僅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在不少地方,推行水衝式公廁,開發公益性保潔崗位,引進私企參與城市公廁管理,群眾對環境的清潔度、滿意度大為提高。

  像管酒店一樣管公廁

  “鄰避效應”是公廁修建中的一大難題。過去,一提到要把公廁建在居民區,群眾往往一百個不答應,但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如今在居民區建公廁卻受到了群眾的普遍歡迎。

  行走在呼和浩特市的街頭巷尾,一座座隨處可見的木屋非常引人注目。走進小木屋,一層設有洗手間、便利超市、ATM自動櫃員機,二樓分佈著母嬰室、茶吧和圖書室。木屋裏各種服務設施一應俱全,可以提供繳費、存取款、餐飲、購物、免費無線上網、充電等服務。

  這些木屋就是名為“青城驛站”的木屋綜合體廁所。“要休息,去廁所。”已經成了不少呼和浩特市民的新習慣。“以前小區旁邊是一片廢品收購站,遍地垃圾,沒有廁所,夏天臭烘烘的。現在修的廁所太好了,大大改善了環境,大家都很滿意。”72歲的王健光老人説。今年以來,呼和浩特已建成300多個這樣的“驛站式”公廁。

  “我們是按照‘像管理酒店一樣’的標準來管理公廁的。”在福建省福州市兒童醫院旁一座公廁內,保潔員林章通説,這個公廁是今年6月建成投用的,除了設立“第三衛生間”,還採用了智慧化管理。通過管理間控制臺的螢幕,可以隨時查看每間衛生間是否有人、進去了多長時間、需不需要緊急救助等。在福州市鼓樓區,採用酒店式精細化管理的公廁已有101座。

  江西省南昌市近年建成的綠色智慧公廁也讓人眼前一亮,裏面不僅配置了母嬰室、老年人廁位、小孩便鬥池、應急報警系統、自動沖水系統、音樂播放器等智慧化設施,還優先選擇節能節水環保設備材料,部分公廁採用“太陽能、電能”雙設備模式,在保障服務品質的同時降低水電等能源消耗。

  為了解決找廁所難的問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還組織研發了“城市公廁雲平臺”,並於今年11月19日“世界廁所日”上線試運作。該公廁雲平臺已匯總了全國近33萬條公廁資訊,初步實現了快速尋廁功能,群眾可隨時隨地就近找到公廁。

  民生設施提升城市文明水準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帶領人民不斷創造美好生活。目前,雖然“廁所革命”已經取得一系列成效,但由於歷史原因,當前我國廁所供給不足、分佈不均衡、設計不規範、科技化水準不高、管理不到位等問題依然存在。

  “清潔衛生的公廁環境是廣大群眾的基本需求,直接體現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加強城市公廁規劃建設管理,是改善城市人居環境的重要舉措。”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指出,隨著城鎮化快速發展,城市人口持續增長,公廁數量總體不足,管理水準不高,特別是女性廁位緊張問題亟待解決。

  對於城市公廁改造,倪虹表示,要將新建公廁用地納入城市黃線保護範圍,禁止擅自佔用或者改變用途。商業服務、文化體育、醫療衛生、交通客運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要明確配建公共廁所的數量和建築面積;同時,要按照規劃佈局,加快改造城市老舊公廁,特別是旱廁和設施陳舊老化的公廁。同時,還要加大選址力度增加固定或移動廁所數量,鼓勵社會單位廁所開放。

  雖然受到群眾的高度認可,但如何保證新式廁所的長期穩定運營是個新問題。呼和浩特正在試行的“以商養廁”給出了新的思路,比如五里營“青城驛站”,建設銀行在這裡設立了一台ATM機,僅租賃費一項就可以滿足驛站正常運作所需。

  專家表示,“廁所革命”是長期工程,短期出成績快,長期推動卻不易,僅僅依靠管理者和建設者的力量遠遠不夠,廣大群眾也要養成文明如廁習慣,抵制不良如廁行為,這需要從孩子做起,進行終身教育。(經濟日報記者 王軼辰)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