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4400000000乘以8!你就明白為啥這事如此重要

2017-11-28 13:48: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北京11月28日電(何凡)國家旅遊局今年發佈《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導則》,明確要求5A級景區廁所設置第三衛生間。“什麼叫第三衛生間?就是既不是男衛生間,也不是女衛生間的第三衛生間。第三衛生間的設置,我們首先要求從景區開始,特別是從5A級景區,作為一個硬性要求,所有的5A級景區都要有第三衛生間。”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這樣説。

  以往,當父親帶著年幼的女兒,或女兒帶著年邁的父親出行旅遊,一旦遇上“需求”,既不能上男廁也不能上女廁……三年來,廁所革命席捲全國,各地廁所開啟升級之路,許多城市使出渾身解數。如今,廁所,這塊曾經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正讓“方便”更加“方便”起來。

  小廁所,大文章:WiFi、ATM…你能想像的這些都有

  自2015年起,國家旅遊局在全國範圍內啟動三年旅遊廁所建設和管理行動。截至今年10月底,全國共新改建旅遊廁所6.8萬座,超過目標任務的19.3%。許多景區在設計、建造廁所的時候融入當地傳統文化,兼具使用功能和景觀效果:

  四川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對景區範圍內廁所升級改造,分別以川南民居和碼頭文化、山石文化、海棠花文化等為主題,將廁所變成景點。每座廁所均設立了第三衛生間,配備完善的多功能臺、呼叫器等服務設施。

  福建寧德市古田縣鳳都鎮將毛竹元素融入廁所裝修設計,成為遊客可感知、可體驗的新風景;

  廣西崇左明仕田園景區旅遊廁所外觀像是個茅草屋,內部設計則非常現代化,非常契合明仕田園的山水意境;

  浙江杭州著名的校月巷公廁,兼備文化特色與現代科技,不僅堅持16小時保潔,其中3個廁紙盒、所有的電燈以及水電錶都配有智慧感測器的“小心機”。

  改變,不僅僅發生在旅遊景區。

  自2015年至今,許多地方政府將廁所革命作為重要民生工程予以推進,由一把手統籌廁所革命這一“一號工程”。截至今年5月,全國已有27個省區市主要領導就廁所革命作出批示和要求,各地紛紛成立廁所革命工作領導小組,將廁所革命納入綜合考核指標。

  近三年來,北京有計劃新建改建200座、整合便民服務功能100座、無障礙改造100座、加裝除臭防凍設施100座、旅遊公廁升級200座。現在,北京街頭300米到500米便會設置一處公廁,讓市民步行3至5分鐘即可找到一處。

  上海在“網際網路+公共廁所”方面下功夫,推出“公廁指南”APP向市民提供全市公廁資訊,市民和遊客通過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用GPS指引路線,實時搜尋附近的公共廁所、旅遊景點、公車站、醫院等設施。

  成都也運用公廁電子地圖,提升市民找公廁用公廁的快捷性和有效度,且推進資訊化智慧化公廁監管,能實現自動開關門、照明、衝廁等功能。

  甘肅蘭州等地在廁所設置汽車充電樁、旅遊資訊查詢設備、提供免費急救藥箱等設備;山東青島、浙江義烏等市打造生態廁所,給廁所穿“綠衣”;廣西桂林、江蘇宿遷等市在廁所設置母嬰休息室、ATM取款機、自動繳費機,方便遊客,有效改善了廁所供給結構。

  廁所,由此從臟亂差的一角成為靚麗的一景,成為遊客拍照片發朋友圈的選擇。

  小廁所,大民生:如何解決4400000000乘以8的需求

  李金早算過這樣一筆帳:“按每個人一次出遊平均上8次廁所,去年國內旅遊44億多人次,這兩個數字乘起來可了不得。如果廁所問題得不到解決,這個短板補不起來,旅遊業又何談幸福産業,又如何迎接新一輪大發展。小廁所,大民生。解決廁所問題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每年春節後一上班,就召開全國廁所革命工作會,成為國家旅遊局和全行業的慣例。2015年至今,他們已連續召開三次廁所革命工作會議,分別為當年的廁所革命工作定目標、指方向、明路徑,確定時間表和路線圖。

  2015年初,國家旅遊局將廁所革命列入“旅遊515(2015年1月15日全國旅遊工作會議全面部署2015-2017年全國旅遊工作重點)”工程,並制定出臺《全國旅遊廁所建設管理三年行動計劃》。

  旅遊發展基金也重點向廁所革命傾斜,已累計安排10.4億元支援各地廁所建設,各地安排的配套資金超過200億元,並加大對中西部地區、農村地區、革命老區的資金支援力度。

  三年來,廁所革命由景區深入城鄉,逐步實現全域佈局:不僅覆蓋全國3000多家4A級以上旅遊景區,且由景區內逐步擴展到全國370多個重點旅遊城市、500多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9200多家金牌農家樂和2萬多家鄉村旅遊重點村,有效促進了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帶動了鄉村生活方式革命,成為美麗中國、美麗鄉村、潔美家園建設的重要內容。

  近日,《全國旅遊廁所建設管理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發佈,計劃再建旅遊廁所6.4萬座,點開展廁所革命建設提升行動、廁所革命管理服務提升行動、廁所革命科技提升行動、廁所革命文明提升行動等四大行動,實現廁所革命“數量充足、分佈合理,管理有效、服務到位,環保衛生、如廁文明”的新三年目標。

  小廁所,大世界:“廁所黃金時代説”折射中國之變

  廁所的歷史,差不多與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一樣漫長,西元前2500年,廁所就出現在美索不達米亞,印度河流域等地。廁所雖小,卻是人類文明的尺度、國家形象重要窗口。

  世界廁所組織數據顯示,全球約有24億人生活在沒有廁所或廁所衛生較差的環境中,有的國家因為廁所衛生問題引發大量疾病,直接影響了國家生産力,造成的GDP損失高達5%。廁所作為衡量旅遊服務的重要尺規,某些時候更被視為國家“維持聲譽和增加投資信心”的關鍵。

  日本《讀賣新聞》曾報道我國一些廁所,沒有隔板和單間,上廁所時可以看到旁邊人的臉,有些父母讓孩子在馬路上大小便。以前外國遊客對中國旅遊環境反應最強烈、又感到最無可奈何的問題就是廁所。

  而在中國開展廁所革命以來,引領城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惠及億萬國民和來華的海外遊客,贏得國際社會的普遍點讚。據不完全統計,境外媒體對此的相關報道超過16萬條,正面報道超過93%。中國廁所革命已成為展示中國形象、講好中國故事的窗口。英國、美國、法國、德國、印度等國家主流媒體及各類網際網路媒體紛紛報道中國廁所革命,熱議中國形象、中國文明、中國民生、中國旅遊之變。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前秘書長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説,現在他對中國的廁所環境十分滿意。中國強力推進廁所革命是一項非常正確的決策,這對於遊客尤其是國際遊客的旅行體驗十分重要。

  “很震驚中國廁所革命取得的成績,在甘肅的戈壁沙漠,竟然看到了可以無線上網的廁所,太不可思議了!”這是義大利媒體《今日義大利》一篇報道中的表述。

  英國《金融時報》刊登題為“開展提振旅遊業活動後,中國涌現出大量衛生間”的報道,文章稱中國廁所建設正迎來一個黃金時代。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