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新激活文化內涵 南潯書寫古鎮美麗新鄉愁
南潯古鎮中河流縱橫交錯,古街和民居沿河分佈。(台灣網 齊昕 攝)
台灣網11月23日浙江西塘訊 (記者 齊昕) 近年來,特色小鎮和鄉村旅遊逐漸成為了大眾出行的熱門選擇,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走近青山綠水之間,消遣鄉愁,尋找想要的“詩和遠方”。
11月22日—23日,由浙江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浙江線上新聞網站承辦的“全域旅遊看浙江” 2017全國重點網媒浙江采風隊伍,來到了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來自人民網、新華網、中新網、鳳凰網等30多家全國重點網路媒體的記者,以及旅遊達人在絲業會館參與了一場特殊的“絲韻”推介會。
中西合璧:小橋流水與巴洛克風格的混搭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絲綢産地,浙江湖州是最古老的源頭之一。據史料記載,早在南宋時,南潯已是“水路衝要之地”,“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到了明代中葉,南潯輯裏湖絲聲名鵲起,列為貢品,到了清代,更是名震天下。而絲業會館,就是當年絲商們祭蠶神、議絲價的地方。
“因為南潯的絲商們經常做外貿生意,所以這座小鎮被深深的打下了‘中西合璧’的歷史痕跡,豪門宅邸,園林書樓都處處體現了中西文化交融互補的特點。”推介會上,南潯古鎮景區導遊指著巴洛克風格的懿德堂的照片介紹道:“這裡的彩色玻璃,都是漂洋過海從法國進口而來的。”
推介會結束後,采風隊伍深入在嘉業藏書樓探秘雕版印刷,領略文園曲水流觴的文化傳承、觀賞水鄉婚禮,在輯裏湖絲館感受手工繅絲技藝,粉墻黛瓦的望族宅邸也讓遠道而來的媒體朋友讚嘆稱奇。
全域芳香:做精古鎮,做大鄉村
從2003年,南潯古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産預備清單, 2014年,江南運河南潯段作為一個獨立的遺産區包括“一段一點”,即頔塘故道和南潯古鎮歷史文化街區,成為湖州市首個世界文化遺地,到2015年成為湖州市首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整個南潯在多年的探索與實踐中,找到了全域旅遊的發展之路。
“當前,我們正按照‘十三五’規劃藍圖,修繕歷史建築,疏通水系和路網,打造水陸一體景觀,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配套、提升景區周邊環境、豐富旅遊産品業態、增強品牌核心競爭力。”南潯古鎮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南潯古鎮旅遊度假區正按照“北調、中優、南拓”空間策略,構築“兩核、一帶、四區”空間結構。“兩核”為古鎮旅遊發展核、輯裏村集散遊憩核,“一帶”為綠色慢行遊憩帶,“四區”為古鎮觀光休閒區、城市商貿休閒區、漫潯水鄉度假區、“農業矽谷”農業休閒區,全力推進南潯區全域旅遊發展。
根據規劃,南潯古鎮旅遊度假區將以古鎮秀麗的原生態環境為基底,以湖絲文化、運河文化、民俗文化、潯商文化等為靈魂,融入蠶桑文化康養、濕地主題度假、城市商貿休閒、古鎮觀光休閒、農業趣味體驗等多種體驗,建成國內一流旅遊度假目的地、國際知名古鎮休閒旅居區。
在深入保護挖掘深厚的歷史文化,做精古鎮內容的同時,南潯區還將著重發展鄉村旅遊。以“花海、田園、鄉趣”産品定位為主題,建立荻港水鄉、花海蠶鄉、潯練絲鄉三大鄉村旅遊集聚示範區,並積極引入自駕車營地、水上運動、文博創意、商務旅居等新型旅遊産品,將南潯旅遊從古鎮的一枝獨秀髮展為全域芳香。(完)
小蓮莊始建於清光緒年間,是當時南潯首府劉墉的私家園林。(台灣網 齊昕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