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漢語熱” 席捲世界 漢語教育迎來“全盛時代”

2017-10-30 14:20: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用這句歌詞來形容當下正席捲世界多國的“漢語熱”一點都不過分。

  “漢語熱” 席捲世界 漢語教育迎來“全盛時代”

  “英國富裕家庭對漢語教育的熱衷之情,已經迎來了‘全盛期’。”10月10日,英國《金融時報》在進行專門調研後得出了這個結論。英國文化教育協會的調查顯示,漢語已成為英國家長最想讓孩子學習的、“對未來最有用”的語言。

  除了英國,“漢語熱”還在世界各地上演。在美國,如今已有幾百所提供浸入式普通話教育的學校,不僅分佈在沿海地區,在堪薩斯、內布拉斯加等內陸州也有。今年的“全美中文大會”(NCLC)吸引了1200多名教師及其他與會者到休斯敦交流經驗。

  休斯頓的網友Troy Herrera説,美國有將近300萬説漢語的人,到2020年,估計還會有100萬人。所以,漢語是流行的語言。“我強烈建議大家學習漢語,因為作為商業語言,它的重要性可能超越英語。”

  俄羅斯雅羅斯拉伕爾國立師範大學幾個月前發佈了一份調查報告,名為《漢字文化:漢語在俄羅斯的傳播趨勢》。報告稱,近10年來學習漢語的俄羅斯公民增加了兩倍多。1997年人數約為5000人,2007年已達1.7萬,而到2017年,學習漢語的人數已達到5.6萬。

  法國媒體報道稱,法國10年間學習漢語的中小學生人數翻了四番,漢語已成為初、中等教育階段位列西班牙語、德語、義大利語之後的第四大“第二外語”。

  2016年以來,南非、模里西斯、坦尚尼亞、喀麥隆、尚比亞等非洲國家也紛紛將漢語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網友Alex Pascual説,在墨西哥,漢語也非常受歡迎。墨西哥大學裏的漢語速成課程與法語和英語課程並駕齊驅。能説中文的學生們將獲得更廣闊的就業前景。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溝通的橋梁。學習漢語對外國人來説,是了解中國博大文化的重要方式,中國也借涌動在世界各地的“漢語熱”提升了文化“軟實力”。

  今年7月,英國波特蘭公司聯合美國南加州大學共同發佈了《2017年全球軟實力研究報告》。報告從企業、文化、數字、政府、教育等多個領域,重點評估全球在軟實力方面最有影響力的30個國家。中國在政府、全球參與、文化、教育這四個單項指標的排名均有提高,其中教育實力的增幅最大,而且報告認為,中國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文化領域。

  作為文化的載體和重要組成部分,該報告專門為“語言影響力”設立了排名,而中國在這項排名上得分搶眼。報告作者喬納森麥克洛裏解釋稱,隨著越來越多國家的學校開設漢語課程,漢語毫無疑問在這項排名上佔據領先位置。

  另一方面,風靡全球的“漢語熱”也體現出外界普遍看好中國的未來發展。人們相信,掌握漢語將有效提升個人價值,為個人發展創造更多機遇。

  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報道稱,如今,學習中文被“高智商商界人士”視為一項不錯的投資。越來越多的英國人認識到,學習中文不僅僅是出於興趣,而是增加一項重要技能,以此提升自身競爭力。

  美國網友Victoria Weiya説,現在,似乎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學習漢語。這是因為中國不斷發展壯大,在全球市場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如果中國跟世界的關聯性照這樣發展下去,那麼,不久之後,將有越來越多人會講漢語。“雖然,我不確定漢語能否顛覆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的地位,但是它很可能會超越其他大多數的語言。”

  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在鼓勵女兒學習漢語時曾説:“世界上有一個偉大的國家,她的每一個字都是一首優美的詩,一幅美麗的畫。這個國家就是中國。”

  伴隨中國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如詩如畫的方塊字將走進更多國外課堂,用漢語講述的中國故事將為越來越多人所聆聽,中國的“朋友圈”會越來越大。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