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楊潔篪:努力開拓中國特色公共外交新局面

2011年06月03日 22:05:21  來源:《求是》
字號:    

  近年來,公共外交逐漸成為我國外交工作新的增長點和著力點,在外交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提升,重要性日益凸顯。2009年7月,胡錦濤總書記在第十一次駐外使節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精闢論述了公共外交在我國外交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公共外交作為總體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形勢下完善我國外交佈局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國外交工作的重要開拓方向。他強調指出,開展好公共外交直接關乎我國際形象,外交工作要努力使我國在政治上更有影響力、經濟上更有競爭力、形象上更有親和力、道義上更有感召力。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審時度勢,高屋建瓴,第一次將公共外交提升到外交全局的戰略高度,對新形勢下推進公共外交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中國公共外交正迎來新的歷史機遇,肩負新的時代使命,步入新的發展階段。

  

  公共外交作為對傳統外交的繼承和發展,通常由一國政府主導,借助各種傳播和交流手段,向國外公眾介紹本國國情和政策理念,向國內公眾介紹本國外交方針政策及相關舉措,旨在獲取國內外公眾的理解、認同和支援,爭取民心民意,樹立國家和政府的良好形象,營造有利的輿論環境,維護和促進國家根本利益。

  公共外交具有以下鮮明特徵:一是廣泛性。公共外交面向社會各個階層,包括官方與民間的各種雙、多邊對話交流,涵蓋經濟、教育、人文、傳媒、科技、體育、軍事等多個領域。二是互動性。公共外交不是單向灌輸,而是注重通過雙向交流,達成理解和共識。政府通過公共外交對公眾民意産生影響,民意也對政府決策産生反作用。三是漸進性。國內外形勢的不斷發展變化決定了公共外交工作的長期性和複雜性,公共外交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細水長流,以量變促質變。四是間接性。公共外交工作中,政府更多的是發揮組織、推進作用,由媒體、民間組織、智庫、學術機構、知名人士及普通民眾活動為主。

  開展公共外交是順應世界潮流和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是為國家的自身發展和對外合作營造良好軟環境的客觀需要,是新形勢下外交工作的重要開拓方向。

  當今世界正經歷大變革大調整,經濟全球化和多極化加快發展。對一國的認知,既受到該國自身發展變化的影響,也受到文化背景、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以價值理念、制度模式、政治主張、文化影響力為核心內容的軟實力建設日益受到各國特別是世界主要大國的高度重視,應運而生的公共外交是軟實力建設的重要載體,各國紛紛從戰略高度加大對公共外交的投入。大力開展公共外交,全面構築國家軟實力,進一步增強我國在國際上的吸引力、影響力和感召力,同時使國內民眾更為全面地了解世界、了解自己,既是一項緊迫的現實任務,也是一項影響深遠的長期戰略。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巨大發展成就,與世界的關係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當代中國越來越離不開世界,世界也越來越需要中國。國際社會更加重視中國的地位和影響,重視加強對華合作。同時,由於意識形態、價值理念的差異、冷戰思維的作祟及對中國快速發展的不適應,國際上對華偏見、誤解和疑慮仍然存在,“中國威脅論”、“中國責任論”、“中國強硬論”、“中國傲慢論”層出不窮。面對複雜的外部輿論環境,我們必須通過開展公共外交,積極引導國際社會樹立客觀全面的“中國觀”,更多地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發展道路、治國理念、內外政策,樹立和維護我國和平、發展、合作、負責任的國家形象,不斷增強國際話語權,確保國家發展戰略和外交方針政策順利實施。

  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對外交往日益擴大,國內民眾對外交和國際事務的關注度和參與度空前提升,參與塑造我國家形象的機會日益增多、維護國家利益的願望更加強烈。外交工作應該傾聽人民呼聲,考慮民眾訴求,尋求大眾支援。同時,國內各界人士對我國國力、國際地位、作用和外交政策的認識和解讀存在差異。引導公眾客觀認識我國所處的發展階段和國際環境,理性看待中國與外部世界的關係,正確理解中國應發揮的國際作用及對外政策,形成正確的國家利益觀,增強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培養開放、包容、平和、理性的國民心態,是公共外交的重要職責。

  綜上所述,在外交工作主體、對象及手段日趨多元,領域日益拓展,內涵不斷豐富的新形勢下,公共外交責無旁貸地成為外交工作的重要開拓方向。外交工作只有面向社會公眾,著眼社會各界,與民意和輿論形成良性互動,才能把握主動,使國家的發展戰略和對外政策産生親和力和感召力。在這方面,公共外交無疑承擔著政府與公眾之間、政府與媒體之間、國內政策和國際認知之間的重要橋梁作用。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