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多層次立體推進 2010年中國“大外交”氣象初顯

2011年06月03日 22:06: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今年4月,由於中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嚴重地震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出席核安全峰會和“金磚四國”領導人第二次會晤並對巴西進行訪問後,推遲對委內瑞拉和智利訪問,提前回國。圖為2010年4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來到青海玉樹體育場地震災民安置點看望受災民眾和醫務人員。 中新社發 廖攀 攝

  時值歲末,中國總理溫家寶正在展開對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訪問,這是今年中國高層出訪的收官之作。2010年,中國領導人外訪腳步遍及全球50余個國家,通過訪問推動與各國的雙邊關係;並參加了10余場國際峰會,在國際舞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國內,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亦成為重要外交平臺,深化與世界各國交流與合作。今年以來,中國公共外交活躍,外交人才精英梯隊成型,外交內涵和外延不斷拓展。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在2010年“大國大外交”氣象初顯。

  領導人出訪腳步頻密 足跡遍及50余國

  根據公開報道統計,胡錦濤等中共中央政治局九常委,今年出訪腳步遍及全球50余個國家,其中有亞洲近鄰,亦有非洲遠朋;既有發達國家,也有發展中國家。推動了政黨、人大、政協等多領域的交流合作。

  元首國事訪問是雙邊外交活動中的最高級別形式,對推動兩國雙邊關係具有重要意義。國家主席胡錦濤今年就分別對巴西、烏茲別克、哈薩克、加拿大、法國和葡萄牙進行了國事訪問。

  作為政府首腦,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今年的外訪活動更為頻繁。他對韓國、日本、蒙古國、緬甸、希臘、比利時、義大利、土耳其、俄羅斯、塔吉克、印度、巴基斯坦等十幾個國家進行了正式訪問。

  加大運籌大國關係力度,鞏固中國在新一輪大國關係調整中的主動有利地位;加強同周邊國家的協力共建和優勢互補。妥善應對突發事件和熱點問題,積極發揮建設性作用;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夯實發展中國家在外交全局中的基礎地位。從中國領導人到訪的國家,不難看出上述戰略意圖。

  在中國領導人“走出去”的同時,中國也迎來眾多重量級國際人物到訪。如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英國首相卡梅倫、法國總統薩科齊、德國總理默克爾、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均在年內訪華。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今年4月,青海玉樹地震發生後,胡錦濤推遲訪問委內瑞拉和智利並於隨即返京指揮部署救災。媒體稱,這是中國國家最高領導人首次因國內自然災害提前結束外訪。同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推遲出訪東南亞,並緊急奔赴災區。正在土耳其訪問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亦決定提前結束外訪行程回國。

  在民眾利益面前,任何事情、包括國事訪問等應該“讓路”,中國領導人此舉體現出的“民本”情懷,頗為外界稱道。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