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世界盃綜合徵”門診火了 因事設診值得提倡

2022-11-25 14:31: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我們的‘世界盃綜合徵’門診從今年世界盃開始第一天同步開設,到現在已經接診了六七十名患者。昨晚阿根廷爆冷後,部分球迷患者出現了胸悶氣短的症狀,有的還出現消化道、心血管方面的問題,我們為球迷們開通了綠色通道,多學科聯合會診。”近日,廣東省梅州市中醫醫院主治中醫師張彥中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該門診的主治醫師們均為醫院足球隊成員,更能共情球迷們的情緒。

  “世界盃綜合徵”門診之所以患者眾多,是因為開設得正是時候。一些球迷看世界盃足球賽時,表現得異常興奮,情緒波動大,容易出現血壓迅速升高等現象。此外,球迷普遍熬夜看比賽,且多喜歡邊看比賽邊吃夜宵、喝啤酒,容易出現過度疲勞、焦慮、失眠、內臟功能紊亂、急性胃腸炎等症狀或疾病。“世界盃綜合徵”門診的針對性很強,可以為球迷提供精準診療服務。

  這類門診大幅提升球迷看病的便捷性。假如沒有“世界盃綜合徵”門診,球迷因看球出現健康問題,就得找不同的門診看病,既浪費時間,又很不方便,還可能走錯路、進錯門。有了針對世界盃的專業門診,就可以一站式為球迷提供診療。

  並且,該門診的服務內容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比如,當前“世界盃綜合徵”門診主要是等患者到府,是病後治病,若想改進服務,還可以主動到球迷比較集中的看球現場,給患有相關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病等)的球迷提供預防性服藥指導。此外,醫生還可以通過網際網路診療或微信群、直播間等,為球迷提供更及時、更全面的健康指導與診療服務。

  “世界盃綜合徵”門診是醫院因事設診的再次嘗試,在過去,這類嘗試時有出現。比如過去在體育方面,也設立過“奧運門診”等。隨著生育政策的調整,“二孩門診”“三孩門診”也應運而生。“雙減”政策出臺之後,“學習困難門診”“成長門診”“家長陪伴門診”等專項門診大量出現,並廣受社會關注。

  再如,網癮被納入精神病範圍後,一些醫院推出了“網癮門診”。另有配合控煙和減肥推出的“控煙門診”“減肥門診”等,都屬於因事增設的門診,也發揮了較好的作用。

  因事設診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有必要成為醫院豐富服務內容、提升服務品質的一種方式。比如疫情期間,上海一家醫院設立了“新冠科”,並相應開設了門診。這一做法也值得提倡。

  尤其是疫情持續幾年,不少人出現心理問題,有必要為此專門開設門診,等等。當然,因事設診也要著重考慮必要性和實用性,不能只是為了蹭熱點、趕時髦,就應景式增設門診,卻忽視門診的實用價值,導致資源浪費。

  “世界盃綜合徵”門診火了,這本身不是壞事,但其他醫療機構不宜簡單照搬這一做法,因為值得借鑒的不僅僅是門診本身,更是因事設診這種服務模式。當前精準醫療發展迅速,患者對診療的準確性與便捷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事設診可以作為精準醫療的突破口,和其他相應舉措一起,為患者提供更便捷、更高品質的診療服務。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