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名縣 看順慶 | 文旅融合助推高品質發展
順慶作為南充主城區,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為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和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推動順慶高品質發展,5月24日,順慶區開展“順風順水順慶”媒體集中採訪活動。跟隨採訪團的腳步,記者走進順慶,感受多彩魅力和發展脈動。
生態農業結合特色旅遊 打造川東北山水田園
春粒漸滿,夏果新熟。走進川渝柑橘現代種業園,道路縱橫,果林錯落,育種大棚連片搭建,棚內柑桔幼苗綠意盎然,散發著清香。“我們以農業産業為主體,致力於打造集觀光旅遊休閒渡假和現代農業于一體的綜合性農業風景旅遊區。”該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作為2020年獲批的省級種業園區培育項目,川渝柑桔種業園區按照“一核三區五組團”功能佈局,除了做優做實柑桔種業,還建設了博覽館、桔子鄉村美宿等旅遊配套設施、涵蓋“農、文、旅、研、學、訓”六大産業,邁出農業“接二連三”的高品質發展步伐。
作為南充市首個蔬菜四星級現代農業園區,漁溪蔬菜現代農業産業園內同樣生機盎然。現下正是南瓜開花的季節,放眼望去,黃花綴在綠葉間,如碧玉灑金,引得蝴蝶競相流連。“這是以省星級園區標準打造標準化商品蔬菜基地,有1萬餘畝。”據園區負責人介紹,項目建成後,年可育各類蔬菜苗240萬株,年清洗各類蔬菜2萬餘噸,倉儲各類蔬菜5000余噸,年産蔬菜12萬噸,年産值達3.6億元,實現當地村民戶均年增收1萬餘元,有效的帶動本村及周邊地區的標準化蔬菜産業的發展。
近年來,作為南充核心城區的順慶,借助區位優勢,發展現代農業、都市農業、生態休閒觀光産業,加快農旅融合步伐就是關鍵。短短幾年間,該區田園西河、四方寨、桂花湖、果海酒村等精品“鄉村遊”目的地相繼建成,大量的人氣開始在順慶鄉村聚集,農旅融合繁榮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百姓。
古韻建築到現代商業 不變的是繁華
飛檐回廊,古意盎然;極目四望,群山迤邐。在南充市西山風景區看到,人文建築和自然景觀渾然天成,使人流連忘返。特別是倚山而立的萬卷樓,氣勢恢宏,前來登高望遠、領略三國文化的遊人絡繹不絕。
與西山風景區遙望的是順慶區新型沉侵式體驗商業街——西巷文化商業街。青瓦白墻下人流如織,走在這裡,記者感受到現代商業的繁榮與古色古韻的川北傳統建築交織融合。
據了解,西巷主要佈局三大街區,分別為繭市街、興順街、禹王后街。自今年1月建成後,已入駐商家80戶、各類品牌80余個,提供就業崗位1500余個,是集文化藝術、美食休閒、餐飲娛樂、民俗體驗等於一體的文化休閒商業街區,再現了順慶昔日山水相依、商賈繁榮的景象。
華燈初上,人聲鼎沸。在南充一説起南充夜經濟,1227夜市是繞不開的話題。當紅燈籠、油紙傘、朱窗花重現,人來人往,商販聚集,一場跨越800年的影像,在如今的1227夜市裏隨處可尋。
從古韻建築到現代商業,繁華寫進數據。據順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順慶第三産業佔比已達65.3%。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分別比全國、全省高2.2、0.4個百分點。
深入挖掘紅色資源 賡續紅色血脈
順慶是一片紅色的沃土,瀘順起義,張瀾辦學力倡民主救國,羅瑞卿一生戎馬倥傯……
在順慶區濱江景觀帶南門壩生態公園的抗戰廣場,抗戰到底雕塑莊嚴肅穆地矗立於廣場中央。或憤慨、或決絕、或悲壯,24個栩栩如生的銅像靜靜佇立在嘉陵江畔,展現了當時南充兒女出川抗日的歷史。
從順慶城區出發,驅車向北約10分鐘,即可到達坐落在將軍路的開國將領羅瑞卿的故居。步入院內,只見一座三合院式的土木穿鬥青瓦房建築、裝裱精美風格各異的繪畫作品、院落一隅的參天雪松……
2019年,順慶區以羅瑞卿紀念館為依託,打造了集公安文化、紅色文化、廉政文化、民俗文化、革命傳統文化為一體的將軍公園,並對紀念館進行提檔升級。“升級改造後的羅瑞卿紀念館更好地發揮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也有利於更好地開展紅色文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廉政文化教育。”羅瑞卿紀念館館長雷軍介紹。
如今,在順慶,多條紅色旅遊線路受到遊客青睞。順慶區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也將繼續深入挖掘紅色資源的精神內涵,擦亮紅色文化這張名片,傳承和保護紅色文化,讓歷史血脈相傳。(記者 張斌 南充頻道 蘭靖雯)
連結:
順慶作為南充主城區,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目前,順慶推出了以川北行署、羅瑞卿紀念館、張瀾紀念館、順瀘起義紀念碑、抗戰到底雕塑等為代表的紅色聖地遊;濱江公園、清泉公園、南門壩生態公園為代表的沿江體驗遊;西巷文化商業街、西山風景區萬卷樓、三公街、1227夜市為代表的古風古韻遊;四方寨、七坪寨、果海酒村、漁溪蔬菜現代農業産業園、川渝柑桔種業現代農業園區為代表的山水田園遊;雙女石公園、氣象公園、將軍公園、北湖公園、舞鳳山公園為代表的公園城市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