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消費升級,縣城正提速

2022-06-01 10:38: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消費升級,縣城正提速(縣城建設新看點③)

  新鮮的車厘子、“能幹”的洗碗機、提升生活幸福感的投影儀……近些年,消費升級類産品在市場備受歡迎。其中,來自縣城的買家釋放出強大的消費動能,吸引不少企業佈局下沉市場。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促進縣城消費作出部署,提出完善消費基礎設施,圍繞産業轉型升級和居民消費升級需求,改善縣城消費環境等。

  縣城消費為何備受關注?這裡的消費者喜歡買些啥?本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縣城消費從買實惠到更看重品質品牌

  田女士是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一家服裝店的店主,近幾年,她明顯感覺到人們對於衣服的品質有了更高追求。“剛開店時賣的衣服比較便宜,大多是200元以下,附近的店也差不多,生意一般。這兩年換了比較高檔的貨源,雖然定價比原來高了不少,但我發現有相應消費能力的客人比預想的多,大多數還成了回頭客。”她説。

  隨著生活水準日益提高,縣城消費者對於衣食住行的品質有了更高期待。京東消費及産業發展研究院發佈的《2022數字經濟+鄉村振興發展指數報告》顯示,縣域農村衣食住行消費正全面升級。餐桌上的變化最突出,吃新鮮、吃時令成了縣域及農村食品消費需求的重要觸發點,以荔枝為代表的熱帶水果近三年成交額年均增長率達152%,縣域食品消費從“實惠吃飽”走向“嘗鮮吃好”的趨勢十分明顯。

  追求吃得好,縣城居民也期待家居生活更舒適。臥室裏擺著3099元的投影儀,客廳裏有1000多元的掃地機器人,廚房裏一台近5000元的料理機可以自動炒菜、洗鍋……談起自己剛裝修完的小家,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的孫沛表示很滿意,“這些新型小家電在縣城很受歡迎,操作方便,生活品質和幸福感都提升了不少。”

  智慧化、個性化、中高端已成為縣城家電消費領域的熱點。蘇寧易購有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從蘇寧易購零售雲銷售數據看,高端家電和智慧化的小家電在縣城市場的銷量均實現穩步提升。今年一季度,高端品牌卡薩帝三開門冰箱銷量同比增長156%,COLMO挂壁空調銷量同比增長98%,烘乾機、整合灶、凈水機、洗碗機等升級類産品走俏,銷售漲幅分別達363%、138%、78%和65%。空氣炸鍋、早餐機、煎烤機、掃地機器人等小家電也獲得了縣城年輕消費者的青睞,九陽、利仁、小熊空氣炸鍋系列銷量均增長超過3倍,摩飛品牌的多功能料理鍋銷量增長了8倍。

  縣城消費者願意為品質生活掏錢,也樂意為新潮産品買單。拼多多發佈的《2022多多新國潮消費報告》顯示,過去一年在新國貨消費中,小鎮青年群體佔比達到17%,成為不可忽視的新生力量,其最愛購買的國貨前五名分別為手機、彩粧、護膚品、藍芽耳機、掃地機器人。去年,廣大縣城和農村地區的國貨訂單規模增長穩健,訂單金額增長達130%。

  品牌入駐、物流提速,供給日益改善

  縣城的消費新熱點是如何形成的?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姜照博士認為,大城市的消費風潮對縣城市場消費升級起到帶動作用。“在數字消費浪潮下,首店首發、電商直播、社交拼團等流通消費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通過社交媒體等傳播方式,大城市的消費理念和模式加速傳導到縣城,受到消費者歡迎。”

  家住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的羅欽明顯感覺到,這幾年縣城消費環境變化不小。“就説家電,以前縣城裏只有一兩家家電舖子,賣的種類、品牌都比較少,很多人想買新款家電還得專門跑一趟貴陽。這兩年縣裏有了多個品牌賣家,家電品類豐富,廠家剛推出新品,店裏就有了貨,買家電方便多了。”羅欽説。

  順應縣城消費新趨勢,不少企業加快下沉佈局,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的産品和服務。蘇寧易購有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目前蘇寧易購零售雲全國累計開店已超1.1萬家,入駐全國超85%的縣域市場,服務超2.5億用戶。全國已開店的數據顯示,零售雲平均單店整體銷量提升兩倍以上,資金週轉率提升5-6倍,復購率提高了100%。

  “汽車下鄉”等政策措施的推動,也有效激發了縣城消費。“去年‘汽車下鄉’活動中,公司給予參與活動的車型非營運車輛三電系統終身保修、整車保修期6年或15萬公里、置換補貼等優惠,實現了經濟實用車型在縣城的熱銷。‘汽車下鄉’有效拉動了縣城地區新能源汽車的消費,提升了新能源汽車在各細分領域的滲透率。”比亞迪有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

  線下消費持續向好,線上購買力更在不斷壯大。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的小王每個月會花一兩千元在網上“買買買”。“有的商品在電商平臺上買比較便宜,有的我們這邊實體店買不到,只能在網上買。這不,我前兩天在京東下單了一個貓山王榴蓮,花了300多元,隔天就送到了。”小王説。

  京東物流科技副總裁梁威向本報記者介紹,2021年,京東物流在全國93%的區縣和84%的鄉鎮實現了當日達和次日達,在已經提升為“24小時達”的縣鎮鄉村,消費單量增速明顯高於全國平均增速,滿足了消費者對高品質物流服務的需求。過去一年,京東平臺活躍購買用戶數約5.7億,一年凈增近1億,新增用戶中有70%來自於下沉市場。

  補短板,消費基礎設施將進一步完善

  縣城消費者願意“買買買”,展現出強大的消費動能。不過,許多縣城仍存在消費短板。羅欽告訴記者,現在縣裏的品牌店比以前多,還開了健身房、電影院等以前少有的門店,“但是縣裏沒有像樣的商場,店舖比較分散。如果要買車、買大件,大多還是得去市區裏選購。”

  這種現象在多數縣城仍較普遍。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馬承恩告訴本報記者,目前,縣城每人平均市政公用設施固定資産投資僅為地級及以上城市城區的1/2左右,每人平均消費支出為地級及以上城市城區的2/3左右。縣城消費基礎設施的不足,對日益走旺的縣城居民消費造成一定限制,也導致其中部分消費流向附近的中心城市,轉而影響了縣城自身的發展。

  如何進一步釋放縣城市場的消費潛力?日前印發的《意見》提出,完善消費基礎設施。包括:圍繞産業轉型升級和居民消費升級需求,改善縣城消費環境。改造提升百貨商場、大型賣場、特色商業街,發展新型消費集聚區。完善消費服務中心、公共交通站點、智慧引導系統、安全保障設施,配置電子商務硬體設施及軟體系統,建設展示交易公用空間。完善遊客服務中心、旅遊道路、旅遊廁所等配套設施。

  “這些措施很有針對性,有助於帶旺縣城消費,並促使消費者就近就地消費。”馬承恩分析,當前,我國縣域經濟發展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縣與縣之間、區域與區域之間差別顯著。究其原因,一是縣城之間産業發展存在差距,導致經濟發展水準不均衡,此外,部分縣城消費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消費者在當地消費支出少,對於縣域經濟的發展也有一定牽制。“《意見》提出圍繞産業轉型升級和居民消費升級需求,改善縣城消費環境,就是要因地制宜‘以産聚人、以人促消’。一方面,立足縣城産業環境和資源稟賦培育壯大當地産業,通過産業支撐聚集人口;另一方面,通過補齊縣城公共服務短板,完善健全縣城生活、消費配套設施等,豐富消費場景,刺激消費需求,從而拉動當地經濟增長。”

  據了解,在一些消費環境相對成熟的縣城,本地消費者的需求得到較好滿足,對縣域經濟起到了明顯的帶動作用。比如,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萬達商場開業頭兩天,萬達影城的綜合票房就達到了9.1萬元,排名全省第二。

  不過,專家也指出,縣城完善消費基礎設施要依據當地消費人口、消費能力、消費習慣而進行,不是縣縣都建大賣場、商業街。馬承恩説,此次《意見》提出要“順應縣城人口流動變化趨勢”,就是強調公共資源應與常住人口掛鉤。在消費領域,也要結合實際進行消費基礎設施改造。“這意味著,對於消費場所不完善但需求旺盛的地方,今後將科學建設消費場所;對於消費場所已經較為完善且消費旺盛的地方,今後將進一步優化消費基礎設施併發揮好集聚效應;在消費需求不夠旺盛的地區,下一步的重點是補短板以激發消費需求,同時加強産業支撐吸引人口,進而帶動縣域消費。”(本報記者 廖睿靈)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5月31日 第 11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