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易忽視老大的需求 二孩家庭應格外關注老大心理健康

2021-11-16 08:50: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二孩家庭應格外關注老大的心理健康

  隨著我國二孩、三孩政策全面放開,很多父母在考慮要不要為家裏的獨生子女再添一個弟弟或妹妹。然而,多一個孩子並非僅僅意味著多一次生育,家長的養育方式、對愛的平衡的把握,都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

  二孩家庭易忽視老大的需求

  研究發現,家庭環境因素對孩子的心理健康起著重要作用,很多家庭在二孩到來之後,老大因為感覺受到忽視而出現了心理問題,甚至會出現極端行為,導致悲劇發生。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科副主任劉豫鑫醫生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指出,決定養育二孩的父母,要格外關注老大的心理健康。

  雖然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也認為自己給予每個孩子的都是同樣多的愛,然而在現實中,家長往往會在不經意間會做出傷害孩子的事情,而自己卻沒有意識到。

  劉豫鑫看到,在二孩家庭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家長忽視了老大的需求。在新寶寶到來之前,很多家長沒有跟老大進行充分的溝通,在新寶寶來到之後,老大通常都會産生一種失落感,覺得以前自己可以獨享全家人的愛,現在新來的弟弟或妹妹分走了爸爸媽媽的愛,也分走了全家人的關注。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孩子會出現退行行為。比如孩子原本可以獨立大小便,獨立進食,獨立穿衣服,在新寶寶出生後,忽然丟失了原本學會的生活技能,變得什麼都不會了,開始像小寶寶一樣尿床、尿褲子,也不會自己吃飯、穿衣服了。劉豫鑫解釋説,孩子出現退行行為其實是因為內心感到受到了家人的忽視和冷落,為了吸引家長的注意,於是也變得像小寶寶一樣,什麼都不會,希望以此重新獲得全家人的關注。

  還有一些孩子會變得愛發脾氣,甚至會趁著大人不在的時候,偷偷欺負小寶寶。這些孩子發脾氣和欺負小寶寶其實是因為自己感到委屈,又不知道怎麼表達和發泄。

  劉豫鑫告訴記者,獨生子女家庭中的孩子,原本獨自享有來自家裏所有大人的愛,當家裏出現第二孩子時,往往會感到不適應,需要一個心理轉變的過程。

  準備生二孩時一定要事先跟孩子進行充分溝通

  “當一個家庭準備生二孩時,一定要事先跟孩子進行充分溝通。”劉豫鑫説,“溝通需要慢慢地、一點一點地進行,不是只談一次話就了事。這是一個貫穿新寶寶出生前和出生後的漫長過程。”

  她建議,從媽媽懷新寶寶之時就開始對家裏的孩子慢慢地進行教育和滲透,讓他了解家裏會多一個弟弟或妹妹,會陪自己一起玩耍,這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並且儘量讓老大參與弟弟或妹妹降生的過程。如果條件允許,媽媽在做産檢時,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讓他通過B超看見嬰兒心臟的跳動,讓他感受到一個小生命正在慢慢地成長,從而增加和這個新生命的感情。

  此外,在新生兒降生前,父母可以向孩子灌輸應該做一個好哥哥或好姐姐的想法,並且教導孩子應該怎麼去做。在新寶寶出生後,家長也要盡可能地給老大更多關注。劉豫鑫特別指出,在二胎出生後,父母及家裏的大人很容易在無意之間冷落了老大,其實這個時期,大孩子需要感到更多的關注和愛,才不至於失去安全感,也才能夠和新寶寶相親相愛。

  父母應該在新寶寶出生後,經常給予大孩子擁抱,對他的需求給予及時的反饋,在照顧小寶寶的過程中也讓大孩子充分參與其中,讓他從中獲得成就感,要讓他覺得“我長大了,我不但自己能照顧好自己,還可以照顧弟弟妹妹”,這可以培養大孩子堅強和獨立的人格,讓他更有責任感。親朋好友在到府探望新寶寶時,也不要忘記給大孩子準備一份禮物,不要讓大孩子感覺自己被忽視。

  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必須“一碗水端平”

  劉豫鑫認為,孩子之間産生競爭關係,在多子女家庭中會不可避免地發生。孩子之間既會爭奪父母的關注也會爭奪家庭資源,如何讓孩子們“相愛”而不是“相殺”,是對父母的教養方式的考驗。

  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必須要有公正的態度,“一碗水端平”,不能對某個孩子有偏愛。現實中,經常會聽到家長們對家裏的大孩子説“你是哥哥,應該做出表率”“你是姐姐,應該讓著弟弟妹妹”類似的話,這其實對大孩子很不公平,會讓大孩子感到委屈,感到自己的愛和權利受到剝奪,也會讓小孩子覺得被溺愛理所當然。這樣既不利於兩個孩子的友好相處,也不利於孩子們的成長,尤其會使小孩子在走入社會時,因為感到別人不總順著自己而受挫。

  應根據孩子各自的特點給予不同的關注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並不意味著將同樣的教育方式照搬到每一個孩子身上,而是應根據各自的特點,對孩子們給予不同的關注方式。劉豫鑫指出,雖然出生在同一個家庭,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父母需要了解每個孩子先天的氣質特點,給予適合他氣質特點的關注方式和教育方式,不能抹殺孩子的天性,要求每個孩子都一模一樣,或是盲目地要求一個孩子向另一個孩子學習,以另一個孩子為榜樣。

  在劉豫鑫看來,中國傳統文化主張的“長幼有序”可以説是多子女家庭教育的“法寶”。父母可以在孩子中灌輸“長幼有序”的觀念,樹立大孩子的權威,既可以讓大孩子感到被關注和尊重,能夠讓大孩子更有責任感,更願意照顧弟弟或妹妹,處處做出表率,並且能夠從中獲得價值感,同時也能夠讓小孩子懂得尊重大孩子,懂得感恩,讓兩個孩子更加相親相愛。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