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年輕人需求催生寵物健康養護 醫療困境尚待破解

2021-11-16 08:50: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年輕人需求催生寵物健康養護 醫療困境尚待破解

  “別讓它到鏟車那裏去了!”11月5日晚,一聲驚呼從長沙地鐵一號線省政府站3號出口附近傳來。兩個心急火燎的青年男女手忙腳亂地摟住雪納瑞“迪迪”,小心地打量剛剛撒歡衝入人行道改造區鋼筋水泥叢林的小狗,身上有無傷處。

  對於小卓和男友曾偉峰來説,飼養兩年多的雪納瑞是心肝寶貝。9月的一次寵物醫院就診,花掉了在職業院校任教的小卓半個月工資,“迪迪”還險些小命不保。

  在從事科研和臨床近40年的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獸醫外科學分會常務理事陳鐵橋教授看來,寵物飼養需要細心照料,當下一些抗病毒性疾病特別多,即便打了疫苗,也不能完全隔離病毒傳染。

  陳鐵橋説,寵物疾病與人類似,有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皮膚病等,還有跌打損傷之類,情況複雜。

  帶“達克”看病的那些天,身為“單身狗”的他真有些“同病相憐”

  北京智研諮詢發佈的數據顯示,近年來,國內居民飼養寵物數量快速增長,2020年中國城鎮寵物貓犬數量為近億隻。對寵物的飼養從動物性功能開始已經發展到親情陪伴這一層。尤其都市青年,對寵物給予的財力投入相當可觀。隨著國民生活水準的提高,養寵人更多的關注寵物的健康,從寵物餵養、疫苗接種、保健品、體檢等方面給予呵護。

  今年24歲的熊炳強在長沙一家軟體公司上班,他在寵物市場買了一條賽級金毛犬“達克”。

  當“鏟屎官”半年後,熊炳強覺得精力上有些吃不消,最讓人費心的是日常料理。“一開始給它洗完澡,吹風機要吹1個多小時。最後只能送寵物店,每次120元。”此外還有“修毛、寵物疫苗、狗糧、狗零食、狗狗營養劑、尿片、消毒噴霧、定期驅蟲藥等,還有給寵物穿衣打扮的費用。”

  可比起以往夜夜的遊戲酣戰,他漸漸覺得身邊的小生命更能讓心裏平靜。“你得精心照顧它,就像養孩子,你甚至會對生活有了新的願景。”

  湖南農業大學易金娥教授10月15日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城市生活的快節奏容易導致人的精神壓力增大,尤其剛工作不久的青年,孤寂的情感常常引發對寵物陪伴的需求,因而在城市中飼養各類寵物的青年群體大增。對於大多數青年而言,寵物的可愛,足以萌化人心,更能緩解壓力。

  國慶節期間,“達克”食欲減少,還有點兒腹瀉的症狀,熊炳強急忙帶它去了醫院,被診斷為急性腸炎。他這才發現,看似健壯的金毛也有疾患,也像人一樣要打針吃藥,需要醫生的護理。

  熊炳強告訴記者,寵物醫生更難,“‘病人’不會回答你任何問題,全靠經驗和檢查儀器”。他説,帶“達克”看病的那些天,身為“單身狗”的自己真有些“同病相憐”的感觸,後來與它的關係更加親密。

  陳鐵橋認為,養寵人有情緒代償的心理。他回憶,早在上世紀90年代,長沙就有一些青年飼養寵物,情緒也類同。有一次,他在長沙市十一中對面的醫院當值,一位年輕女子抱著一條小狗急匆匆地走進醫院,大聲喊道,“快給我兒子看看,它好像不行了。”而在身後步履蹣跚的男孩則心不甘情不願地糾正母親,“媽媽,我才是你兒子,那是得病的狗狗!”

  除了投喂支出,疾病更讓人煩心

  每次看到女兒放學回來後對家貓的寵溺,住在長沙天心區政府旁的唐曦都覺得應該對它更好一點。

  去年疫情起起伏伏,唐曦的妻子算過一筆賬,家裏的狸花貓一年伙食上萬元,因為頓頓都是三文魚。為多家鋼材貿易商打理財務的唐曦卻不以為然:“這是英國血統的狸花貓,名貴品種,吃了三文魚後毛色都不一樣,油光锃亮的。”

  讓他煩心的是,今年春季,貓長了一個腫瘤,在湖南一家動物醫院動了手術,花了不少錢。“説是良性的,但現在精神明顯不好了。”

  對於他高投入的飼養模式,主研動物營養的湖南農業大學博士鄔靜表示不認同。他指出,城市一些富裕家庭出於對寵物的狂愛,自己配食的方式並不可取。這是因為單一的食物結構對於動物而言,也容易産生營養代謝性疾病,例如缺乏一些微量元素等。“貓狗也像人一樣,吃得太好,也容易引起糖尿病、高血脂等。”

  鄔靜主張採用工業化的動物食品餵養。“因為那些品牌産品,他們考慮更成熟,食品中營養豐富,也更細緻,基本可以照顧到動物成長需要。”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近七成的寵物主人為80後、90後,養寵一族年輕化趨勢明顯。他們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擁有穩定的職業和經濟來源,消費觀念和水準也在逐年提升,但由於工作時間較長,對於寵物陪伴的需求更高,消費意願更加強烈。

  艾瑞諮詢發佈的《2021年中國寵物消費趨勢白皮書》表明,2020年中國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規模達2065億元,比2019年增長2%。從事寵物食品生産的上市公司已有4家。同時,根據研究機構公佈的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寵物食品平均價格逐年增長,2019年中國寵物食品終端消費單價為32.7元/kg,相比2015年的26.8元/kg,年均複合增長率達5.1%。

  記者查詢的數據顯示,2020年淘寶天貓寵物類的食品以及用品銷售增長都超過100%,其中多項寵物智慧化用品的增長超過10倍。而京東公佈,“雙11”首日,寵物品類就成為交易額增速 TOP 5品類之一,同比增長超過3.5倍。

  一名年輕人表示,飼養寵物的開支基本佔了月收入的3成。接受採訪的多名青年表示,自己的情況與此相似。除了投喂支出,疾病更讓人煩心。

  來自湖南農業大學動物醫院的相關負責人告知,每天送到醫院的寵物大約為30例,一年過萬隻/次。

  畢業于南京農業大學臨床獸醫學的楊淩宸博士指出,寵物行業近年來發展很快,多個機構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養犬和貓的數量達到1億隻。他認為,寵物的疾病與其生活環境和主人照料有重要關係,但有些疾病與飼養者迷戀所謂名貴品種有關。

  他提到,像布偶貓有所謂血統的,甚至能賣上10多萬元一隻;有些狗,拿了美國寵物協會的認證,或者説狗的父母親曾參加過某類比賽,類似于“選美冠軍”這種,就非常昂貴。“其實説實話在我們醫生眼裏,有血統的價值不大,越是純種的病反而更多,因為有遺傳病。”

  有一次他就接診了一個純種惡霸犬,狗主人從美國將其帶回來,買的時候大約20多萬元。因為追求品種純粹,容易近親繁殖。結果小狗裂唇,一喝奶就嗆,無法治愈。

  “還有像加菲貓這種就是炒作起來的,其實它不適合飼養,因為它呼吸系統的疾病很多。而前期流行的折耳貓,很大程度上有軟骨發育不良的病症。”

  國産寵物藥品目前面臨品類少、品質低的困境

  武術教練郭文溯飼養了一條金毛、一條薩摩耶、一隻寵物貓,在多家寵物醫院都有過求診經歷。他稱,寵物醫院大多是私立的,小型醫院似乎更貴。去年家裏的寵物貓因病去了一個醫院。醫生開了個單子,一輪檢查就上千元。他轉去了一家公立醫院,包括手術花了3000多元。

  記者了解到,寵物拉肚子治療可能需要花費一兩百元,絕育手術花費將近1000元,骨折手術2000元至3000元,如碰上腫瘤切除,一次性切除1000-3000元不等,術後恢復費用另算,麻醉、彩超等費用也不低。

  長沙一寵物醫院合夥人陳立則表示,寵物看病貴有其特殊原因。他認為,寵物醫院多為私立,器械儀器費用遠遠超過普通人的想像,一台寵物DR(數字X光機)價格在20萬元左右,血球儀、生化分析儀、黑白B超等每台都大幾萬元。另一方面,寵物看病的體量小,其折舊費用高昂,因而平攤下來的費用自然要高出很多。加上人工、鋪租貴,只有維持一定的價格寵物醫院才能得以正常經營。

  他説,寵物醫療有其特殊性。寵物不會説話,不會告訴醫生究竟哪兒不舒服,因此醫生不得不借助相關設備來排查。在藥品器械方面,寵物有專用的藥品,目前中國獸藥企業多以原料和經濟動物藥品為主,寵物藥品研發和銷售較少,價格高的進口藥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同時寵物沒有醫療保險,花費自然高。

  湖南農業大學一位專家則指出,近年來城市飼養寵物貓的數量上升迅速,從他們的經驗來看,貓的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較高,檢查中彩超成為常用手段。

  記者查詢到,根據國際動物保健聯盟(IFAH)2020年統計,在美國等成熟市場上,寵物醫療産值佔比達到38%。根據寵物社交平臺狗民網發佈的《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我國目前寵物醫療市場佔比約為20%。根據智庫服務機構前瞻産業研究院發佈的《2020-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2019年我國寵物醫療市場規模達到405億元。我國寵物醫院市場較為分散,連鎖醫院數量佔比不足15%。在全國近1.5萬家寵物醫院中,80%-90%的寵物醫院為小規模單店經營或10家以下連鎖經營,市場較為分散,大規模連鎖醫院數量佔比不足15%。

  前瞻産業研究院的數據表明,國産的寵物藥品目前面臨品類少、品質低的困境。寵物疫苗方面,外資企業的市場份額達到90%以上。目前,進口廠商佔據國內寵物藥市場近70%份額,2014年至2019年間,國內企業新註冊寵物藥品共37個(按通用名統計,疫苗、檢測試劑不在統計範圍內),一類新藥佔比不足10%。

  陳立稱,作為開辦寵物醫院近10年的業內人士,他們也期盼能有社會保險的覆蓋。他説,在寵物醫療相關行業不斷發展的趨勢下,國內寵物保險的覆蓋率卻不到1%,顯然還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洪克非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