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黑科技”護航 “剎車指令員”助力航太員舒適著陸

2021-09-18 09:42:00
來源:華西都市報
字號

  三名航太員安全順利出艙,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黑科技”護航 “剎車指令員”助力航太員舒適著陸

  據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1年9月17日13時34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太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安全順利出艙,身體狀態良好,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也是東風著陸場首次執行載人飛船搜索回收任務。

  返回艙艙門打開後,醫監醫保人員上前與航太員交流。三名航太員出艙後表情輕鬆,揮手向大家致意。

  回收著陸是載人飛船飛行任務的最後階段,也決定著飛行任務的最終成敗。為了護佑航太員安全回家,科研團隊為神舟十二號飛船研製了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回收著陸系統,確保飛船返回艙走穩回家的路。

  精測高度:開啟回家“大幕”

  神舟十二號飛船在軌飛行過程中,回收著陸系統只是在返回艙內靜靜守候,直到飛船返回艙穿過大氣層後自由下落至距地10公里高度時,由靜壓高度控制器判斷高度,併發出回收系統啟動信號,回收著陸系統才開始工作。

  靜壓高度控制器只是程式控制子系統的設備之一,整個程式控制的“幕後成員”還包括回收配電器、火工控制器、程式控制器、行程開關等,它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就像人類大腦的不同區域,通過發出程式控制指令信號,控制著“臺前”各執行機構完成規定的彈傘艙蓋拉引導傘、拉減速傘、減速傘分離拉主傘、主傘解除收口、拋防熱大底、轉垂挂等一系列不可逆的動作。

  逐級開傘:完成“急剎車”

  1200平方米的降落傘在飛船返回艙降落時不能一下子全部打開,否則傘會被空氣崩破。航太科技集團五院的設計師們為飛船量身定制了一套三級開傘程式,先打開兩個串聯的引導傘,再由引導傘拉出一頂減速傘。減速傘工作一段時間後與返回艙分離,同時拉出1200平方米的主傘。

  為防止減速傘和主傘張開瞬間承受的力太大,減速傘和主傘均採用了收口技術,也就是説,放慢傘繩從收攏到散開的過程,讓1200平方米的大傘分階段張開,保證整個開傘過程的過載處於航太員體感可承受的範圍。航太員也正因為感受到這一連貫動作的晃動,才能確認回收系統工作正常。

  在開傘之後,由航太科工集團二院23所研製的測量雷達便開始發揮作用。依靠光學、紅外探測設備,工作人員能探測到航太器的方向,但由於落點區域太大,能見度受天氣條件等影響,很難明確降落的具體地點。通過測量雷達,可以不受天氣影響,精細探測,大大減少搜救時間,提高搜救效率。

  火箭反推:實現返回艙軟著陸

  防熱大底是飛船進入大氣層後的“鎧甲”,等主傘完全打開後一會兒,飛船返回艙就會拋掉這身“鎧甲”。在神舟十二號回家的最後階段,航太科工集團三院35所研製的“剎車指令員”發揮了重要作用。它位於神舟十二號返回艙底部,伽馬射線的探測體制賦予它穿透地表植被的能力,可精確測量返回艙底部距離地表的高度。當返回艙距離地面一定高度時,它給出預指令信號,艙內指示燈亮起,航太員將做好著陸準備;之後,根據實時速度在合適高度發出點火指令,控制反推發動機點火“剎車”,最大限度發揮反推發動機的緩衝性能,讓航太員安全舒適著陸。

  故障預案:充分把握救生機會

  由於飛船返回艙在返回過程中處於高速運動的狀態,一旦中途出現故障,外界無法採取營救措施,也不可能將程式暫停或恢復到原位重新開始。因此,回收著陸系統的工作過程只能是由一系列不可逆按時序執行的動作組成。

  為保證航太員的生命安全,提高回收著陸系統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航太科技集團五院的設計師們想到了一切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為回收著陸系統設置了9種故障模式,涉及正常返回、中空救生、低空救生3種基本返回工作程式,採取了備份降落傘裝置、時間控制器、三組高度開關等多種備份措施,以全面保證返回艙在火箭發射段、上升段、正常返回和應急返回段的安全返回與著陸。

  落點標位:助力搜救快速定位

  神舟飛船返回艙安全著陸後,為保證地面搜救系統及時搜索到返回地面的返回艙,除布設一定數量的雷達,跟蹤測量返回艙軌道並預報落點位置外,設計人員還為返回艙上安裝了自主標位設備,告訴搜救人員“我在這裡”。 據新華社

  新聞連結 “成都造”為飛船回家保駕護航

  為全面保障神舟十二號的回家之旅,中國電科第十研究所(以下簡稱十所)承研的多型測控通信系統圓滿完成各項測控通信任務,確保神舟十二號飛船一路平安。

  據悉,十所承研的測控通信系統,涉及陸基、海基、天基共三類測控通信系統,它們為神舟十二號飛船回家“連上了”一根安全可靠的風箏線,為神舟十二號返回全過程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

  今年6月,為確保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挺進太空,十所承研了設備應用在發射場系統、運載火箭系統、測控系統、地面應用系統中,為神舟十二號奔赴太空保駕護航。

  飛船測量定軌、控制指令上注、遙測以及科學數據下傳等都要依靠測控通信系統來完成,參與神舟十二號飛船發射任務的測控通信系統涉及多個陸基、海基以及天基系統,其中十所承研了一半以上的測控通信系統,是載人航太工程測控通信的主力軍。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楊晨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