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立醫為民情懷如初 北京協和醫院迎來“百歲生日”

2021-09-17 09:0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立醫為民情懷如初 北京協和醫院迎來“百歲生日”

  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記者陳芳、田曉航)白髮蒼蒼的名醫相偕款款步入會堂,青年醫生在手寫病歷的展板前駐足凝視……16日,素有“醫學殿堂”美譽的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迎來了自己的“百歲生日”。

  沒有留下鴻篇巨制的張孝騫,醫生們將他視為一個時代的高峰;終身沒有婚育的林巧稚,親手迎接了5萬多個新生命,被稱為“萬嬰之母”;現代普通外科的重要奠基人曾憲九即使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心中牽掛的也是一位患者的返院復診……

  “在這個‘醫學殿堂’,備受尊敬的‘大’醫生,不僅醫術精湛,更時刻把患者裝在心裏。”當天,在慶祝北京協和醫院建院100週年大會上,北京協和醫院院長張抒揚在致辭時説,百年來,協和人櫛風沐雨、接續奮鬥,形成了“立院為國、立醫為民、立學為真”的協和品格,成為協和人共有的精神財富。

  在國際上首次提出由中國人命名的腎性骨營養不良;成功實施中國第一例食管癌外科治療、第一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通過臨床結合基礎研究,對垂體瘤的診治從幾近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在全球率先發現先天性脊柱側凸的重要致病基因及全新致病模式,在世界多中心、多人種中得到驗證……在百年醫學探索的征途中,協和創造了許多“第一”。

  “古有良醫懸壺濟世,今有白衣天使堅守醫者仁心,皆因‘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的誓言。”北京協和醫院婦産科郎景和院士説,關愛患者,是每一個醫務工作者處方的底色,而要“妙手回春”,則離不開科學精神和專業精神。

  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醫生吳東説:“待病人如親人,是協和百年不變的理念和堅守。只有為人民作出了奉獻的青春,才會留下充實、無悔的回憶。”

  自1921年建院以來,北京協和醫院創立了“三基三嚴”的現代醫學教育理念,形成了以“教授、病案、圖書館”著稱的“協和三寶”。如今,作為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三級甲等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已成為國家疑難重症診治指導中心和罕見病研究中心、國家高等醫學教育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示範基地、國家臨床醫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核心基地。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