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導盲犬的一生:學會服從30多種命令 失去“愛情”

2021-09-18 09:42:00
來源:揚子晚報
字號

  江蘇首只導盲犬“壯壯”退休了(本報2020年7月30日曾報道),常州盲人推拿師傅丁志強又申請到了導盲犬“歐弟”來接替“壯壯”成為自己的“眼睛”。9月17日是“歐弟”上崗的第一天。退休半個月的前輩遇上了上班第一天的導盲犬新丁,會擦出怎樣的火花?紫牛新聞記者來到了它們身邊一探究竟。

  紫牛新聞記者 馬奔 郭靖宇

  1

  導盲犬“歐弟”

  1歲8個月跳級畢業

  “這一批五隻導盲犬裏,歐弟是最小的,只有1歲8個月,年紀大一些都在3歲左右。”天道盲人推拿店的丁志強8月24日獨自飛往大連,經過20多天的訓練,終於領回了自己的第二隻導盲犬:“歐弟”。

  “2歲以內就能通過培訓、考試合格最終上崗的導盲犬並不多見。”9月17日上午,紫牛新聞記者來到丁志強的推拿店裏,他向記者介紹起了這位新夥伴,“歐弟這個年紀算得上導盲犬裏的跳級生了。”

  這些導盲犬在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要經過嚴格的訓練,淘汰率非常高。“導盲犬也有畢業考試,訓導員會戴上全黑的眼罩進行測試,只有通過了畢業考試,才能和申請導盲犬的盲人進行匹配。”丁志強説,他和歐弟磨合了一段時間之後,也要進行考試,主要是測試能否駕馭這只導盲犬。“我是一次就通過了,也有人需要補考。如果補考一次仍失敗,就不能領養。”

  丁志強坐了9月16日傍晚的飛機飛回了常州。“航空公司得知我要帶導盲犬進行飛行,在只購買了一張票的情況下,專門留出了三個座位,飛行期間歐弟就趴在我的腳邊。”

  第一次坐飛機的“歐弟”有些緊張,飛機起落和遇到顛簸時,它都會警惕地坐起來。“壯壯因為飛機坐的次數比較多,每次帶它出去玩,它都是趴在腳邊睡覺。”丁志強説。

  2

  首次到店上崗就現出“暖男”本色

  17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天道盲人推拿店時,丁志強正在為一名小朋友進行小兒推拿,“歐弟”則趴在一邊目不轉睛地看著。“它是第一天到店裏,第一次看到我工作,應該感覺比較新鮮。”

  紫牛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歐弟”對於店外的各種聲音頗為敏感,有車輛按喇叭,它都會轉頭觀察一下。

  在推拿過程中,丁志強讓孩子起身,説了一句“起來”,歐弟立刻坐起身,進入工作狀態。“這個時候就要告訴它,並不是在喊它,指令他繼續趴下。”

  記者看到,推拿過程中,小朋友哭鬧時,歐弟立刻現出了暖男本色,關切地湊了過來。“在大連訓練的時候,歐弟看到訓導員的孩子在哭,它就叼了自己的玩具,然後把玩具舉得高高的給小朋友看,以此來安慰對方。”丁志強説,有時候沒找到玩具,歐弟就乾脆叼了只鞋去小朋友面前,因為它覺得鞋子對它而言很好玩,小朋友應該也會喜歡。

  3

  新老導盲犬相遇場面令人捧腹

  因為原先的寄養家庭放棄了領養退役的導盲犬“壯壯”,丁志強申請獲批,“壯壯”得以繼續留在家裏。那麼兩隻導盲犬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如何相處?

  “回來的第一次見面非常講究,不能直接把歐弟帶回家,要先讓它們在樓下見面。”16日晚上,丁志強帶著“歐弟”來到樓下,家人將“壯壯”也牽了下來。經過一番介紹,兩隻導盲犬算是有了初步認識。“回家的時候,要讓歐弟先進家門,如果是壯壯先回去,它會覺得自己的領地來了入侵者。”丁志強説,回家後的“歐弟”因為來到了陌生的環境,寸步不離地跟著自己。“晚上睡覺的時候,歐弟睡在我這一側的地下,壯壯睡在我妻子那一側。”

  17日早晨出門的時候,已經休息了20多天的“壯壯”又準備進入工作狀態,丁志強拍了拍它,説道:“你退休啦,好好休息吧,等會兒白天來店裏玩。我剛走那幾天,聽説它很抑鬱。”丁志強表示,目前來看兩隻狗相處還算融洽。“歐弟很想和壯壯玩耍,小狗應該都喜歡跟大狗玩。不過壯壯卻有點‘嫌棄’歐弟,覺得它是個啥都不懂的毛孩子,不願意搭理它。”

  記者在推拿店裏看到,中午休息時,“壯壯”也被丁志強的家人送到了店裏。“歐弟”立刻來了精神,想要和“壯壯”玩耍,不過“壯壯”一臉嚴肅,故意將頭扭了過去。看到“壯壯”不理自己,“歐弟”乾脆四腳朝天,在地上扭動了起來,逗得丁志強和店員哈哈大笑。

  “和壯壯相比,歐弟比較活潑,一方面可能是性格有些差異,另一方面它確實年紀也比較小。”丁志強表示,接下來他會按照訓導員的要求進行約束,相信“歐弟”也會是一隻很優秀的導盲犬。

  ■新聞延伸

  1731萬:200

  據央視新聞報道,中國盲人協會2019年5月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共有1731萬視力殘疾人士,而現存導盲犬數量不足200隻。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是我國大陸地區首家導盲犬馴養基地,據央視網記者採訪,從2006年成立至今,這裡才成功培訓出180余只導盲犬。這意味著在絕大多數城市,導盲犬數量可能屈指可數,有些城市甚至一條都沒有。

  按照國際導盲犬聯盟的標準,一個國家只有1%之上的視障者使用導盲犬時,才能稱之為導盲犬的普及。按照中國1731萬的視力殘疾人口計算,導盲犬的數量應在17萬隻左右。在導盲犬普及率上,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也未達標。但中國不論在絕對數量還是普及率上,差距都更為懸殊。

  導盲犬的一生:

  學會服從30多種命令

  失去“愛情”

  據澎湃新聞報道,早在出生之前,導盲犬就被“規劃”好了一生。根據《導盲犬國家標準》,它需要有完整的血統係譜,三代來源清楚,無攻擊性。一隻導盲犬在服役前,會經歷2年左右的寄養和培訓期,學會服從30多種命令,記住5個以上的目的地。為了保證導盲犬性格的穩定性,在工作中排除外界異性犬的干擾,除非被選為種犬,導盲犬普遍會被送去絕育。

  從來到盲人身邊的那一刻起,導盲犬會在8-10年的時間裏與主人形影相伴,而它們的壽命普遍只有10-15年,幾乎在用一生成為盲人的“眼睛”。

  除了選種嚴格、培育耗時外,導盲犬數量稀少的另一個原因是培育價格非常高。據介紹,目前訓練一隻導盲犬的價格在25萬元至29萬元。盲人可以嚮導盲犬培育基地進行申請,免費獲得導盲犬的使用權,但需有負擔導盲犬日常所需費用(食物、防疫、衛生、醫療等)的基本經濟能力。

  導盲犬出生前即被甄選,經歷家庭寄養、專業訓練後,佩戴好三證一服(三證為《養犬登記證》《疫苗證》《導盲犬使用證》,一服為印有“導盲犬”和“殘疾人聯合會”的紅色工作服)才能“上崗”。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