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生命快遞員”跨越三千余公里護送“生命種子”

2021-03-05 10:0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長春3月4日電 (記者 郭佳)4日,一位皮膚黝黑的漢子,斜背著藍色的方箱,急促地穿過吉林長春熙攘的人群。六七個小時後,他將出現在廣東省,為一個年輕的生命帶去希望。

  藍色的方箱中,裝著的是一包228毫升的造血幹細胞混懸液,從吉林省到廣東省,這場跨越三千多公里的旅途,由葛俊龍全程護送。一路上吃飯、喝水、上廁所,箱子不離身。

  葛俊龍是中華骨髓庫吉林分庫送髓小分隊的一員,從事這項志願服務的人被譽為“生命快遞員”。算上葛俊龍,吉林省一共有5個人。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都曾捐獻過造血幹細胞。

  這次的送髓通知發佈後,葛俊龍在微信群裏第一個搶單,被大家戲稱“坐在路由器上的人”。採訪中他説,這是因為將微信群置頂了。葛俊龍的妻子知道後笑稱,這是她也沒有的“待遇”。

  葛俊龍從事建築工程,事情繁雜難得抽身,此前只有兩次送髓經歷。“別人都送過七八趟了,咱也不能落後太多不是?”葛俊龍總是習慣用簡短的句子錶達觀點。

  當天中午,葛俊龍來到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靜候捐獻者的造血幹細胞。在此期間,他又溫習了幾遍護送途中的注意事項,反覆檢查了幾遍相關的手續,剩下的時間就是坐下來閉目養神。

  18歲那年,葛俊龍從農村來到長春打工,遇到一個獻血屋,他懷著好奇走了進去,此後20年他一直堅持無償獻血。他自稱“小生意人”,給社會做點事情是他對自己的基本要求。

  造血幹細胞混懸液不能照射X光。一路上,葛俊龍要和不同的安檢員出具相關證明,有些時候並不順利。這是與時間賽跑的快遞,有時不免情緒緊張,但他仍然要耐下心來一遍遍地講。

  一路上,葛俊龍背著諾大一個箱子,免不了有好奇的人來問問。這時,他又變得熱情起來,給人家好好科普一番。這是他頗為得意的事情,尤其是想到女兒常常以他為榜樣的時候。

  經過漫長的旅途,晚上8時許,飛機抵達廣東省。葛俊龍要立即趕往醫院,把“生命種子”連同捐獻者的祝福一起帶到。

  辦完所有交接工作,料應是半夜。如果一切順利,第二天一早,他就可以帶上患者的濃情厚意返回長春了。這一路,他可以安心睡一覺了。

  目前,中華骨髓庫吉林分庫有104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成功捐獻了造血幹細胞。這支送髓小分隊成立3年來已經護送了30多例。(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