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第22個全國愛耳日丨助力聽力康復 人人享有聽力健康

2021-03-03 10:19: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今天(3日)是第22個全國愛耳日,今年愛耳日的主題是:人人享有聽力健康。據統計,我國聽力殘疾兒童每年新增約兩萬人,儘早進行搶救性康復將極大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2020年各地殘聯為4萬多聽障兒童實施了人工耳蝸手術和術後康復訓練。

  在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聽力障礙兒童小壟正在接受康復訓練。3歲9個月的小壟先天雙耳極重度聽力損失,2018年,在她一歲半的時候,通過北京市殘疾兒童青少年救助項目資助,小壟進行了雙耳人工耳蝸手術。術後經過免費康復訓練,如今孩子已經能夠在幼兒園隨班就讀。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副主任 孔德明:去年我們為4萬多名聽障兒童提供了植入電子耳蝸(手術),提供了40多萬人次的聽力康復服務,讓廣大的聽力障礙者,能夠得到更便利,更及時有效(地治療),生活品質更加的提高。

  截至2020年底,全國聽力語言康復機構達到861家。各地殘聯在實施聽障兒童康復救助過程中,對資金投入、手術救助、康復訓練補貼等都有明確規定,惠及全部聽障兒童。

  我國三分之一老年人患有老年性耳聾

  數據顯示,我國聽力損失患者總數超過2億。在65歲以上老人中,每3位就有1位患有老年性耳聾。

  據臨床研究顯示,聽力每下降10分貝,認知能力可能“早衰”4年。重度聽力損失患者老年癡呆的概率是正常聽力老人的5倍。聽力受損會導致溝通障礙,影響日常生活,還會引起情緒壓抑。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 主任醫師 尹金淑:九成的病人呢,絕大多數是因為腦血管疾病引起的,病人除了聽力有損失以外,可能有90%的人會有耳鳴的現象;50%的人可能會有悶堵的現象;還有30%的人,可能會伴有眩暈或者頭暈的情況,所以遇到上述的各種情況我們都希望病人及時就醫。

  日常生活中要從以下方面注意保護聽力↓↓↓

  不要經常掏耳朵;

  遠離噪音,較大的噪音會引起噪音性耳聾;

  戒掉煙酒,煙酒會造成耳內供血不足;

  誘發聽力下降、慎用耳毒性藥物,如鏈黴素、慶大黴素;

  堅持鍛鍊,如跑步,打太極等,增強周身血液運作,以改善耳內的營養供應;

  常做耳保健操,促進耳部血液迴圈。

  科學用耳 守護聽力健康

  另外,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約有11億青少年因不安全使用智慧手機及配套耳機等設備,面臨聽力損傷的風險。專家介紹,耳朵裏毛細胞數量是固定的,大約在1.2萬到1.5萬個,這些毛細胞都沒有增生的能力,損失一個就會少一個。

  專家建議大家在使用電子設備聽音樂時遵循“60~60~60”原則,也就是戴內置耳機聽音樂時音量不超過最大音的60%,連續聽的時間不超過60分鐘、外界聲音最好不超過60分貝。

  暖心故事丨手語咖啡店 創造新夢想

  聽力與語言,是人類相互交流和認識世界的重要手段,由於先天和後天的原因,聽力障礙殘疾人無法聽到聲音,也很難用語言與人交流。在杭州,有一家“最安靜”的咖啡店,它由一對聽力障礙夫妻經營,他們在無聲的交流中給予人們真誠與溫暖。

  這是一個只有15平米的小店,經營者陸俊和楊迪是一對聽障人士,再過半個月,他們的咖啡店就滿兩周歲了。兩人重新把吧臺裝飾了一番,畫上手語咖啡的標誌。

  顧客:不能用言語溝通,但是他們還是能感覺到他們的熱情的,他們有自己烘培的什麼小餅乾什麼的,都是也會給我們嘗嘗。

  從小失聰的陸俊楊迪夫婦,曾經從事平面設計和陶藝製作。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參加了杭州市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開辦的咖啡製作培訓班。經過三個月的學習,夫妻倆一合計開辦了這家咖啡店。他們靠看和聞,逐漸摸索出咖啡製作技術。

  楊迪:第一次喝到自己做的咖啡,是加牛奶的,發覺打奶泡太難了。

  陸俊:有時候打得太厚,有時候打得太薄,但是反覆練習以後慢慢進步了。

  認認真真的製作經營,讓咖啡店小有名氣,外賣訂單量也越來越大,客戶有時尋味而來,才知道這是一家“無聲咖啡店”。

  顧客:很奇妙,第一次碰到聾啞人開咖啡店。他這裡不寫著的都是 告訴你怎麼點單 也挺方便的。

  陸俊:端給他,看我們打手語,對我們説謝謝。感到特別的溫馨,他們會用手語打我感覺很有幸福感。

  由於咖啡店的名氣越來越大,陸俊的愛人楊迪還抽時間到其他咖啡店學習,提高他們咖啡店的品質。而陸俊的夢想是多賺點錢擴大店面,再開設咖啡課堂,幫助更多殘疾人就業。 (總臺央視記者 高磊 高偉強 浙江臺 王婷婷)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