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空戰英雄王海在新時代仍然“感動中國”

2021-03-02 08:58:0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字號

  空戰英雄王海在新時代仍然“感動中國”

  申進科

  有一種情懷,是軍人的家國情懷。

  這個春節,我思想情感的潮水,激蕩在這樣一件事上:70年前擊落擊傷9架敵機的空軍一級戰鬥英雄王海上將,當選“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

  “感動中國”頒獎辭,這樣寫給高飛遠行的王海老英雄:

  在朝陽下俯衝,迎著西風開火。空中的尖刀,以一當十;疆土的堅盾,巡天衛國。山河已無恙,祖國的雄鷹已飛得更高,你刻在機身上的星星,是戰士們的巡航坐標。

  70年前的空戰英雄,何以在新時代“感動中國”?

  當年抗美援朝戰場上,王海帶領一支年輕的飛行大隊發揚“空中拼刺刀”精神,與號稱“世界王牌”的美國空軍激戰80余次,擊落擊傷敵機29架,被譽為英雄的“王海大隊”。隨著抗美援朝的勝利,王海的英雄事跡“傳遍祖國的四面八方、震驚大洋彼岸”。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的今天,你有沒有意識到,英雄人物受崇敬、英雄事跡在傳揚、英雄血脈正傳承、英雄精神勵後人,我們以生活在英雄的國度而自豪。

  (一)

  天空,是生長英雄的地方。

  在黨的堅強領導下,走過70多年光輝歷程的人民空軍,涌現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模範。王海、劉玉堤、孫生祿、趙寶桐、張積慧、岳振華等戰鬥英雄的事跡,激勵和教育了一代代中華兒女,極大振奮了民族精神。王海老英雄94歲那年,從電視上看到這樣歷史性的一幕——

  2019年11月8日,習主席出席慶祝空軍成立70週年主題活動。中國航空博物館英雄廣場上,“藍天魂”雕塑莊嚴肅穆。習主席向人民空軍英烈敬獻花籃,向人民空軍英烈三鞠躬,瞻仰人民空軍英烈墻,表達對英烈的深切緬懷。習主席強調,我們要永遠銘記英烈的英雄事跡,世代發揚英烈的英雄精神。

  “習主席向人民空軍英烈敬獻花籃,向人民空軍英烈三鞠躬,瞻仰人民空軍英烈墻”的細節,讓老英雄為之動容,也激蕩著廣大網民的心田。

  慶祝空軍成立70週年主題展覽中,寫有“大大發展轟炸機”7個字的一幅大照片讓人淚目,那是與王海同為“一級戰鬥英雄”的劉玉堤老將軍留下的。劉玉堤擊落敵機6架,擊傷2架,創造了人民空軍1次空戰擊落4架敵機的記錄。2015年2月16日下午,生命垂危的劉玉堤老英雄,在病床上顫巍巍寫下“大大發展轟炸機”7個字,留下一名英雄飛行員的臨終囑託和最後牽掛。

  人民空軍,英雄輩出。你看,空軍英烈墻上鐫刻著1800多個鮮紅的名字,其中有保家衛國的空戰英雄,有科研試飛的藍天勇士,有捨身為民的長空英烈……他們,用生命詮釋了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忠誠。

  (二)

  沒有經歷過戰爭年代的人,很難體會到什麼叫生死之交的戰友之情。我在鼠年耳聞目睹的這個故事,詮釋著“戰友之情”的中國表達。

  那是去年9月19日上午,軍地各界人士在北京八寶山送別久負盛名的空戰英雄王海上將。這一天,恰是全民國防教育日,北京市在部分區域試鳴防空警報,提醒人們居安思危。

  送別95歲老英雄王海的各界人士中,我們看到了兩位乘坐輪椅來的老人。一位是93歲的一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張積慧同志。1952年2月10日,時任志願軍空軍飛行大隊長的張積慧在僚機配合下,一舉擊落號稱“空中一霸”的美國王牌飛行員戴維斯所駕飛機。那時,張積慧剛剛過完25歲生日。

  另一位老人是,94歲的二級戰鬥英雄王天保同志。他有時已經認不出身邊的家人,但他一眼就認出了同來的張積慧。當王天保抬頭望見老戰友王海的遺像時,眼中已噙滿了淚水。兩位老人都讓工作人員把他們從輪椅上扶起來,堅持站立著完成了和老戰友最後的告別。

  這一天,海內外輿論還關注這樣一個場景:整齊列隊的空軍“00後”“90後”戰士,舉著一幅幅寫有“九星戰績、威震九天”字樣的大照片,來為老英雄送行,為他們崇敬的“爺爺輩戰友”送行。

  那天下午,送別現場出現的9幅大照片,老英雄家人視如珍寶收藏了。王海老英雄這一生與“9”有緣:19歲入黨,29歲當師長,39歲當副軍長,49歲當軍區空軍司令員,59歲當空軍司令員,高飛遠行時鐘錶的時針、分針都停止在9字上,所駕繪有9顆紅星的079號功勳戰機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2020年9月19日9點在八寶山送別,“九星戰績、威震九天”這句話成為永遠的“國家記憶”。

  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在年輕,心裏有火,眼裏就有光。用老一輩的英雄故事引導青少年將自我價值、社會價值、民族價值和國家價值有機統一,才能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立於不敗之地勇立潮頭。

  (三)

  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

  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人民空軍,是一個有著優良傳統的戰略軍種。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一代代空軍官兵胸懷淩雲壯志,搏擊萬里長空,推動空軍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建立了不朽功勳。

  2015年11月11日,人民空軍成立66週年紀念日當天,王海老英雄給予我一幅他的書法作品“講好空軍故事”,還有他寫的一本書《我的戰鬥生涯》。捧讀老英雄的深情勉勵,想起了《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這首歌。小時候,我們農村很多人家的墻上都挂有人民空軍戰鬥英雄的畫像,長大了我有幸成了人民空軍的一員,還能見到小時候崇拜的空軍戰鬥英雄,心中充滿了豪情和豪氣。

  老英雄《我的戰鬥生涯》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我在2016年9月參加深圳“國防論壇”時講給特區青年引發共鳴:1951年11月18日,王海率領飛行大隊,打出了被載入空軍戰史的一仗。那天下午,王海所在團奉命升空攔截敵機。就在編隊攻破了美國轟炸機機群陣形,準備逐個擊破時,王海突然發現左前方的低空處,出現了60多架美國F-84戰機。在那次交鋒中,他們纏鬥在一起,王海幾乎可以看到對面機艙裏的敵機飛行員。最近的一次,王海在不到500米的距離開火,敵機在他眼前爆炸,而對方的子彈也打在他的機翼上。短短10分鐘,王海本人擊落兩架敵機,他所在的大隊共擊落5架敵機,自己則無一傷亡,打出了5:0的戰果。

  10分鐘打出了5:0的戰果,這個故事深深吸引了深圳青少年,也一次次感動著我這個講述者。

  (四)

  人民空軍,巡天衛國。

  一代名將劉亞樓,是人民空軍首任司令員,一直為王海所崇敬,為一代代空軍官兵所崇敬。

  記得2019年10月17日,慶祝人民空軍成立70週年航空開放活動在吉林長春開幕,空軍司令員丁來杭上將、空軍政委于忠福上將,與來自全國各地的社會公眾一起,現場目睹了大國重器殲-20、運-20同場展翅的戰鬥英姿,為強國興軍、改革強軍新成就而自豪。

  當天下午,丁來杭上將、于忠福上將回到北京,就到空軍首任司令員劉亞樓上將家中,看望91歲高齡的劉亞樓夫人翟雲英,向她介紹了空軍轉型發展新成就,對老司令員為人民空軍建設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深表敬意,對空軍戰略轉型願景信心滿懷。

  正如于忠福上將在慶祝人民空軍成立70週年航空開放活動上致辭所説:全國人民熱愛藍天、心繫空軍,是空軍改革發展轉型的力量之源。經略空天、能打勝仗,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重托,是空軍必須擔起的使命責任。空軍堅決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用忠誠和生命守護祖國空天安寧、守護人民幸福生活。

  這個故事,記錄在空軍發佈的微視頻《兩位空軍上將的一天》之中。就在這次慶祝人民空軍成立70週年航空開放活動之前幾天,我去王海老英雄家,請老英雄給新時代空軍飛行員以勉勵。當時,我把我們製作的殲-20飛機徽章給老英雄戴在胸前,並告訴他“王海大隊”飛上了殲-20飛機,老英雄高興地説:“飛殲-20了,年輕人要好好飛,建功藍天,保衛祖國!”讓我們沒有想到的是,這段珍貴的影像,是王海老英雄最後一次留影留聲。

  在慶祝人民空軍成立70週年航空開放活動新聞發佈會上,我們發佈了《殲-20戰機列陣人民空軍“王牌部隊”》這條資訊,並現場播放了王海老英雄給予殲-20飛行員勉勵的影像,廣大網民盛讚老英雄的一番話很提氣,點讚人民空軍“王牌部隊”有了殲-20戰機,將會更好地擔負起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神聖使命。

  當年駕駛的米格-15殲擊機威震九天的王海老英雄,家中書櫃裏擺放一個殲-20戰機模型,這承載著共和國戰鬥英雄在新時代的強軍願望。我們向老英雄報告:從2016年10月28日首次發佈“空軍試飛員將駕殲-20飛機亮相中國航展”的消息後,還陸續發佈了“殲-20戰機列裝空軍作戰部隊”“空軍殲-20戰機開展海上方向實戰化訓練”等消息,從單機展翅到七機編隊,是長空鑄劍的航跡,更是強國興軍的航跡。一道道壯闊航跡畫出共和國的同心圓:殲-20志存高遠,殲-20巡天衛國。

  (五)

  “共産黨培養我當飛行員,我沒給中國人丟人!”“我就是憑著勇敢,勇敢不怕死,飛行員怕死還能當飛行員嗎?”這些廣泛流傳的網上金句,是王海老英雄生前接受家鄉電視臺山東衛視採訪時,用膠東方言説的一番話。山東衛視播出後,多家電視臺共情傳播。

  王海老英雄離開我們之後,我一直在想:什麼才是對健在老英雄最好的尊重?我們這些晚輩應該怎樣當好歷史的記錄者、留存者?最起碼,尊重英雄歷史,學習英雄歷史,講好英雄歷史,最大限度做好記史、存史、留史工作,更多記錄老英雄的珍貴影像資料。

  飛行,是勇敢者的事業。這個“勇敢”,在和平時期同樣意味著犧牲和壯烈。2018年春節前夕,空軍一架飛機在飛行訓練中失事,機上人員不幸犧牲,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為建設強大的現代化人民空軍,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追悼活動現場莊嚴肅穆,當念到一位犧牲飛行員的名字時,現場突然傳出一陣扎心的聲音,那是犧牲飛行員家屬懷中嬰兒的啼哭聲。那突然的啼哭聲,或許是一種血脈相連的自然反應吧,我和在場的戰友再也忍不住疼在心裏的淚水。

  參加完追悼活動回到北京,那陣扎心的嬰兒哭啼聲,一直讓我揪心。我一直在想:和平時期,也會有戰友光榮犧牲,有的戰友留下還沒有長大的“軍娃”,我們應該怎樣當好那些失父“軍娃”的“伯伯”和“叔叔”?我們怎樣做,才能對得起那些已經流血犧牲的戰友?我們怎樣做,才能使那些從小就失去了父親的“軍娃”感到他父親生前所在軍營大集體的溫暖?我們怎樣做,才能使那些從小就失去了父親的“軍娃”能多一些依靠、少受一些難為?我們怎樣做,才能使那些從小就失去了父親的“軍娃”健康成長、有所發展?

  我們的戰友巡天衛國、血灑長空,我們應該和社會各界一道付出最大的情和愛,讓他們的親人和後人少流淚。只要我們大家一起共同努力,他們一定會後顧無憂、前路有光!

  (作者係空軍新聞發言人)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