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臨時普工”涌向深圳:待夠最有價值的三個月就跳槽

2021-02-25 10:26:00
來源:第一財經
字號

  最忙用工季“臨時普工”涌向深圳,一個廠待三個月

  作者:黃瓊

  張小英稱,2021年自己最樸素的願望就是有班上,並且能順利拿到工資。

  八人間宿舍,四張上下鋪的床分佈在房間的四個角落,張小英選擇了靠裏的下鋪床位。把行李放在一旁,張小英麻利地用半濕毛巾把床板、床架、櫃子都擦了一遍,待水分幹透,席子一鋪,墊子、被子、枕頭便被迅速歸置;洗澡、洗衣用的塑膠桶裏盛著肥皂、刷子和衣架,一併放在了床板下方;帶的兩套換洗衣服,疊好放進了床頭的小衣櫃裏。這個帶鎖的小衣櫃裏,除了衣服,還要放一個插電的小煮鍋。

  這差不多是張小英的全部家當。席子一鋪,這個床位就是張小英接下來三個月的“家”。

  牛年春節前,張小英便找好了春節後要進的工廠,在工廠流水線上工作,成為一名“臨時普通工人”。在這樣的用人高峰期,張小英一個月做得好能存5000~7000元。

  每年春節過後,都是各個工廠招工的旺季,全國各地想要進廠的工人也在這個時候紛紛出動。2月23日上午,第一財經記者在深圳市龍華區龍華汽車站的人才市場看到,一排排人力公司店舖顯眼處都放置著招聘欄,上面密密麻麻地張貼著招聘廣告,而店舖前、街道上、廣場上不時出現拎著行李前來應聘的“打工人”。

  現場一位招聘仲介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都是在招聘臨時普工,工價在19~35元/小時不等。

  深圳市作為中國最大的移民城市和最早的打工目的地,工業規模不可小覷。2019年,深圳的三産比重為0.1:39.0:60.9,第二産業的佔比仍然高達39%,這一比重在一線城市中最高。深圳市工業和資訊化局局長賈興東近期在媒體透露,深圳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實現增長2%,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3.7萬億元,連續2年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

  千千萬萬的外來務工者,為深圳經濟的發展貢獻著不竭的動力。

  待夠最有價值的三個月就跳槽

  2月17日是農曆初六,介紹張小英進廠的仲介開著麵包車來了張小英的村裏接人。據仲介介紹,這次進廠的工期從2月18日開始,到5月17日止,總共三個月。三個月後,工廠對臨時工的工資會出現一次調整,員工可自行選擇去留。

  按照張小英的經驗,三個月一到,差不多就要收拾傢夥走人,因為工廠最忙的時候過了,給臨時工的工價一般都會下降,這時候便要再找其他相對工價高的廠子。

  頻繁進廠出廠,因此張小英也常常被老家一些從未出去打過工的鄰居們嘲笑:“沒有恒心”“幹幾天就回家”“掙的錢還不夠車費”……這些話語通過開玩笑或背地議論的方式,總能在一些人群聚集的地方傳來傳去。張小英説自己解釋過,但是沒人能懂。

  第一財經記者採訪張小英時問道,為何不以正式工的身份進廠?張小英説,很多廠都不招正式工,仲介也是推薦臨時工,而一般臨時工的工價更高,和正式工幹一樣的活兒,每個月能比正式工多掙1000多元。

  乘坐著招聘仲介承包的大巴車,經過12個小時的車程,張小英從內陸的一個小縣城,來到了深圳市寶安區沙井的一家電子科技廠,成為了一名電腦配件的組裝員。

  據張小英介紹,自己的崗位是長白班:早上八點到中午十二點,下午一點到五點,晚上六點半到八點半,一天工作10個小時,工價是21元/小時,一週休息一天,一個月能掙5500元左右。工廠包住,吃飯自理,一個月補貼飯錢400元。

  一家招聘仲介的負責人陳先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現在大多數工廠都採取和招聘公司合作的模式招聘工人,尤其是臨時工。去年的疫情打亂了當時生産和務工的節奏,因此牛年新春外出務工的人似乎比往年更積極。陳先生表示,今年照常是從初六(2月17日)開始招人,目前一週不到,已經招了2000多人進廠。就2月22日一天,招了差不多400人。

  和陳先生的交談中,記者發現,陳先生的公司一般不親自對外招聘,而是和一些“招工頭”合作,由他們對外招人,再到陳先生指定的地點集合、面試,最終再進廠。而這些“招工頭”有些在深圳各大招聘市場直接招人,有些是去其他城市集中招聘,有些也會在網上發佈招聘資訊。通過各類渠道,“招工頭”都能招到不少工人。據了解,陳先生給這些“招工頭”的分紅,一般是一個工人800~1200元。

  陳先生也提醒説,招聘市場上,還有一些沒有取得資質的“假”公司在到處招人。工人通過這些公司得到的工廠招工資訊以及相應的工資發放,一定程度上缺乏可靠的保障。

  與此同時,同樣來深圳務工的趙霖已經有兩個月沒收到工資了。為了高工價,趙霖去年年底來深圳某電子廠上班,春節也沒有回老家,但是兩個多月過去,按合同約定給他發工資的招聘仲介,並沒有如期發工資。同為老鄉,張小英多次提醒趙霖向仲介討要工資,但仲介都以工資還在核算為由,讓其再等等。

  趙霖是通過朋友介紹認識“招工頭”,然後通過仲介進廠的。頭兩次進廠,趙霖都如期收到了工資,可是最近這一次,遲遲沒有拿到工資,於是趙霖想找這個“招工頭”幫忙出面,但是這個“招工頭”已經聯繫不上了。

  工廠飯菜“比較貴”,開小灶成常態

  一個廠待兩三個月成為張小英這幾年的常態。

  仲介招聘時稱,每個月能做滿300個小時,進廠才發現,能做滿260個小時就不錯了。2月21日,張小英和她對面鋪位的工友沒活兒幹,其他室友都在加班,一整天兩人都沒有出宿舍,中午和晚上都在宿舍煮麵條吃。對於張小英來説,有事做才是王道。

  張小英在深圳不少工廠待過。據張小英介紹,就飯菜來説,最滿意的還是一家生産空氣炸鍋的廠,四五塊錢一份肉菜,兩塊錢一份素菜,米飯免費,味道還不錯,各類菜式隨心挑選。

  那時張小英中午和另一室友“搭夥”吃飯,兩個人打三個菜,一葷兩素,飯錢兩人平攤,每餐大概需花費四元錢。下午下班後,張小英一般在寢室吃兩個麵包,或者喝點粥便去上晚班。直到晚班工作結束,她和室友則開始煮一鍋麵條,加點油鹽和生抽,有時也會再到周邊超市買點兒白菜或雞蛋,再用家裏帶來的辣椒醬一拌,就算一頓晚餐了。這樣一餐,平攤下來,也不過兩三塊錢。

  張小英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工廠晚上也有夜宵,但是一碗麵要四塊錢,也沒有肉,還不如自己煮的。由於工廠不允許員工在宿舍內使用大功率電器,每回煮完麵條,她和室友都趕緊將電煮鍋洗乾淨放進帶鎖的小櫃子裏。

  而這次進的深圳工廠規定,員工吃飯要憑飯票,一張飯票9塊錢,一葷兩素。工廠的這一規定,在張小英看來,簡直“貴得要命”。與此同時,張小英也發現,這個宿舍八個人,一共有八隻電煮鍋,原來每個人都帶了一隻。涼皮、速食麵、掛麵等將成為她們為期三個月的最佳伴侶。張小英笑稱,有一次在一家工廠吃了整整90天的涼皮。

  2月21日,第一財經記者走訪了深圳市寶安區沙井附近的工廠。在某工廠旁,快餐店林立。晚餐時間,各個打飯的窗口前都站滿了人,“一葷兩素8元”“兩葷一素9元”“10元一份辣椒炒肉蓋澆飯”……有些價格甚至低於工廠食堂。

  張小英感嘆,深圳工廠就是吃飯偏貴,周邊物價較高。她表示,去年進了一家韶關的工廠,一碗雞蛋炒河粉僅4塊錢,一籠9個的小籠包僅3塊錢,還有免費的粥。雖然在工廠平常省吃儉用,但每個月,張小英和室友們都會挑一天大家休息的時候,去旁邊小餐館改善一下伙食。“那時候每人再喝一瓶啤酒,就滿足了。”張小英説道。

  在這段打工時光,張小英認識了不少工友,她們組建了一個微信群,每天都有工友在群裏聊天,説著自己所在工廠的情況,同時也會轉發一些相對靠譜的招聘通知。“出門在外,和工友互通有無,也是一種心理安慰,因為跳廠頻繁,我們對招聘資訊也是實時關注,大家都想進一個好廠。”張小英説道。

  張小英對第一財經表示,今年上半年這三個月爭取存1.5萬,下半年也會有六個多月在外,如果工價和工時都有保證,順利的話今年存5萬塊錢問題不大。

  (應被訪者要求,張小英、趙霖、陳先生皆為化名)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