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元宵節吃手工湯圓 過節要有儀式感

2021-02-24 10:08:00
來源:新民晚報
字號

  圖説:市民在美新點心店門口排隊買湯圓 新民晚報記者 張鈺蕓 攝(下同)

  元宵節將至,為了吃上地道的傳統手工湯圓,申城幾家老字號再次人頭攢動。有人換兩部公交車趕來,餓著肚子排隊幾小時,有人買足三四種口味回去,全家人一起分享甜香和鹹鮮。在老字號買手工湯圓,已經成為上海人過節的保留節目,一口湯圓就是生活的儀式感。

  陜西北路上的美新點心店,這兩天門口始終排著兩條隊伍,一條在收銀臺前買單,一條憑票領取湯圓。昨天下午2時許,記者趕到店門口的時候,“生湯圓已售完”的“免戰牌”已高高挂起,勸退了不少來晚的市民。

  “我們早上7時多從閔行家中出發,換了兩部公交車,9時就到了。”排在隊伍前列的馬阿姨是和小姐妹一起來的,每年元宵節前,她們都會相約來買湯圓。排了5個多小時,三盒黑洋酥湯圓和兩盒鮮肉湯圓終於到手,阿姨們準備去隔壁馬路吃碗餛飩再回家。“排到現在,只喝了一杯咖啡,肚子餓死啦!”

  隊伍裏也有年輕人,在附近上班的曾先生中午12時來付款,回了一趟辦公室後,又來二次排隊。“這是老婆交代的任務,要給雙方父母送上幾盒老字號湯圓。”

  記者在店內看到,全透明的工作間內,幾位阿姨手腳麻利地包著湯圓,桌上堆成“小山”一般的餡料逐漸減少,一盒盒湯圓很快包好送出來。但因為購買量數以萬計,儘管這兩天一直在加班加點,卻始終供不應求。

  圖説:南京西路上的王家沙總店裏,各式湯圓深受市民歡迎

  南京西路上的王家沙總店,湯圓也是這兩天的銷售主角,其中“鮮掉眉毛”的蟹粉湯圓是上海人的最愛。“蟹粉湯圓皮薄、餡大、湯汁多,是我們的招牌。目前每天可以賣出五六千盒,估計後面幾天更多。”點心部副部長周永清説,蟹粉湯圓的包制手法比較繁瑣,蟹肉是當場拆出來的,包的時候還要打兩道褶。

  此外,手工製作的薺菜肉湯圓、黑洋酥湯圓、鮮肉湯圓等也很受市民歡迎,很多人都是甜鹹幾種口味各買一盒,滿足全家人的需求。今年王家沙首次推出蛋黃肉松湯圓,把青糰裏的網紅餡料用到同樣糯糯的湯圓裏,吸引了一批愛嘗鮮的顧客。

  看新年花燈,吃寧波湯糰,是不少上海人過年的儀式之一。在豫園的寧波湯圓店裏,這兩天堂吃和外賣的顧客都很多。記者看到,店內除了招牌的黑洋酥湯圓,“網紅”款榴蓮湯圓也已“上線”,是老字號推出的新味道。店經理徐正留建議:“買回家自己煮的湯圓,不要丟到清水裏就算了,最好湯里加上一點酒釀微微勾芡,才是最佳味道。”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