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月薪上萬,常被當成小偷……一個“職業找寵人”的自述

2021-02-25 10:26:00
來源:成都商報
字號

  月薪上萬,常被當成小偷,最多一天找到5隻貓……

  一個“職業找寵人”的自述:我找的是一種羈絆

  “淩晨3點,家裏的貓自己把門打開,另一隻狸花貓就傻了吧唧地溜出去了,我們貼了尋貓啟事沒消息,就聯繫了職業尋貓團隊,找到貓基本只花了2小時不到……”

  2月22日,一位知名數位博主在微博講述了自己和室友的一場“特殊的尋貓體驗”,“職業找寵人”這一新興職業也躍入更多人眼簾。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聯繫了一位“職業找寵人”張展飛,他曾為人氣明星楊超越找過貓,平均一個月能找到十幾隻貓狗,最多的一天找到過5隻貓。

  如今入行已3年,這個“90後”説,在找貓的過程中,他見過歡喜的眼淚,也見過徹底絕望的眼淚。每次找到貓帶來的成就感,是他在別的職業中尋找不到的。

  不過,在張展飛看來,目前“職業找寵人”圈子內部參差不齊,一次收費幾千元至上萬元都有,不正規的團隊很多。有些團隊可能會以高端設備為亮點來吸引顧客,但是不認真找。“再先進的設備只是輔助,更需要的是仔細分析寵物留下的痕跡和行走路徑。”

  以下是張展飛的自述:

  入行

  視力5.4,身高1.82米

  人稱“毛利小五郎”

  2019年我來到上海後,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找貓,自此加入“職業找寵人”這個新興的行業。當時上海只有寥寥幾家找寵公司,大部分客戶訂單是找貓,其次是找狗,所以大家平時會叫我們“專業找貓人”。

  我從小養狗,後來也養貓,此前就了解過這個職業。當時面試時二選一,最後我成功應聘。他們的應聘標準主要是視力,一般職業找貓人的視力都要在5.3、5.4,同時找貓人一定要愛動物,不愛動物的人找不到丟失的寵物。此外,身高比較高和比較嬌小都有優勢。我個子1.82米,身高較高有利於翻墻追寵物,而嬌小的有利於鑽進狹小的地方。

  我主要負責找貓。貓的活動範圍很小,它們有領地意識,多數在50米範圍內活動,我要是把我家貓丟到樓道,幾個小時裏,它最多在樓房上下一兩層範圍內活動。小區裏的流浪貓,一般今天看到它在這裡,明天還會在同樣的地方。除非被人或被狗追著直線跑,不然貓一般情況下跑不出直徑一公里範圍。

  找貓需要有一定的天賦和靈性。我找到第一隻貓之後,就能大概判斷出第二隻貓在哪個位置。每次找貓都需要仔細地勘察,尋找它留下來的痕跡:貓毛,爪印,甚至糞便。有的糞便上會留下貓的毛髮,可以把毛揪出來看一下。經常有客戶説我們像偵探一樣,有時候會叫我“毛利小五郎”。

  職業找寵人需要慢慢摸索出小動物的習性,還要了解小動物的性格。現在是職業找貓人的生意旺季,貓咪一年中兩次發情高峰期——春秋兩季,貓咪尤其容易跑丟。丟失的品種貓喜歡卡在角落裏,而田園貓喜歡躲在草叢裏不動。

  找到貓之後要有耐心,不要追貓。有一個客戶的貓丟了一個多月了,之前他們自己找到過貓,但是貓因為被主人強硬地追趕,非常怕人。我們這次發現了它,跟在它後面慢慢走了一個多小時,要鎖定它的活動範圍和領地,在它最有可能出現的地方放置捕貓籠。這就像釣魚,如果強行拉拽,魚線會斷掉的。

  秘訣

  細緻推理明察秋毫

  見過許多歡喜或絕望的眼淚

  這幾天微博火起來的那家貓走失兩三天了,主人在小區裏貼了很多尋貓啟事,但是一直沒有回音。

  找到我們後,我先和主人了解這只丟失的貓,因為貓咪的性格決定了它會跑多遠。客戶描述她家貓膽子很小,我注意到他們家樓下的流浪貓很多,這麼膽小的貓咪下樓容易出現應激反應,那棟樓的地下室是荒廢的,家養貓不喜歡那種特別潮濕、霉味很重的地方。所以貓咪下樓的可能性很小。

  我從他們家那棟樓的1層爬到4層,看到有貓的爪印和毛髮,再上客戶家核對了一下,和客戶家門口的貓毛不一樣。客戶的貓是狸花貓,有一點像玳瑁貓,而我在4層發現的毛是橘貓的毛髮,而且家養貓和流浪貓的爪印毛髮狀態都不一樣,家養貓普遍個頭更大一點。這樣就能判定丟失的貓沒往下走,應該沒出過這棟樓。

  客戶家住在12層,她推測貓是打開門自己走出去的,我們到現場發現門口的貓毛特別多,應該是通過門離開的。13層樓梯間的一個櫥櫃裏也有貓的痕跡,貓喜歡溜邊走,它們一般在外面不會正大光明地在路中央走。

  順著痕跡向上找,17層又出現了貓的痕跡,在18層我發現了大量的貓爪印和貓毛,我喊來客戶,告訴她這個爪印是新的。18層有4個門,只有兩個門敞開,一個通往機房,裏面太潮濕不可能有貓;另一個是室內天臺管道井,那裏正好卡毛了,和客戶家貓的毛色一模一樣,裏面都是貓爪印,基本判定貓就在裏面。

  那個管道井很小很臭,裏面有大量的糞便,本來可以放個捕貓籠在外面等貓出來,但是我看客戶很著急,就把外套脫掉鑽進去,待了一個多小時,最後用貓包抓住了貓。

  其實,這三年裏,找貓的過程中我們見過歡喜的眼淚,也見過徹底絕望的眼淚。我之前去廣西找貓,老闆為了省錢就讓我們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車過去,找到那只貓的時候發現它已經被人砸死,屍體味道特別重,當時客戶哭得都吐了。我當時就想,如果我們能早到一天,沒準就能挽救這條生命,這是一種遺憾。

  後來如果需要出差找貓,我都希望能最快到達地點。每次找到貓會給我們一種心理上的回報,那種很直接的成就感,是我自己在別的職業尋找不到的。

  常態

  常被當成小偷

  遇到過十幾次警察

  這3年裏,我的最高紀錄是一天之內找到5隻貓。

  我曾經幫楊超越找過貓,幫助他們鎖定了貓咪的大概位置。那只貓最後在別人的別墅院子裏,我們沒法進入尋找,最後那家主人把貓找到歸還給楊超越。

  別墅區的貓咪可能會用更奇怪的方式溜走,比如有的會爬窗戶或者順著屋子管道滑下去,有的會翻上屋頂順著瓦片滑下去,這種貓丟失之後在家中找到的可能性較大。經常地,人到不了的位置,甚至手都伸不進去的地方,貓能進去。

  有時我們需要翻墻或者白天拿著手電筒在院子裏照射尋找線索,所以常常被人認為是小偷,有的老阿姨會問我們在幹什麼,防範意識強的會直接報警。我做“職業找寵人”3年,遇到十幾次客戶的鄰居直接報警,警察來了我們也哭笑不得,只能給他們展示營業執照,客戶也會幫我們澄清誤會。

  白天打手電也是這個職業的特殊性了。因為拿手電平行地面看灰塵,你會看到另一個很微小的世界。

  有人説很羨慕我們的職業,但是我們身上常年都有一股貓尿味,而且要翻找各種雜物,我們走的路是別人不會走的。有的單子在淩晨接到,我們就只能熬夜找。

  做這行不僅要與貓鬥智鬥勇,還要通過細節分辨人説的話是真是假。

  我職業生涯裏找到的第一隻貓是折耳美短貓,在農村自建房跑丟的,跑到了鄰居家。一開始,那個鄰居説,貓確實進過他家,但是跑出去了。於是,我們其他隊員都離開鄰居家去外面找。可我有一種感覺,那只貓就在那個鄰居家,因為我看到他們家的雜物間裏有貓爪印和貓毛,而且那只貓只丟了幾個小時,根據貓的習性,它跑不遠。

  我和那個鄰居説,能否讓我們仔細找一下,找到後會讓客戶給他發感謝費,磨了很久他同意進入後,在雜物間的卡角裏發現了那只貓。我們猜測那個鄰居大概説謊了,他可能想留住那只貓。

  大家都説貓難找,但在我看來,狗更難找。第一它們的活動範圍大,我們有時候為了找狗,一天跑二三十公里很正常。第二狗不怕人,找不到的很有可能被人抱走,需要調取監控、人工排查。如果大家的寵物不幸丟失了,越早去尋找越好,尋找的黃金期是三天。

  行業

  目前較“暴利”

  客戶越來越大眾化

  去年10月我離開了之前的團隊並成立自己的小團隊。目前團隊一共有6個人,大家都是喜歡小動物的“90後”,最小的只有20歲。

  據我觀察,現在上海地區有七八家這樣的團隊。説實話,這個行業比較“暴利”,不正規的團隊很多。行業內尋找寵物的開價從幾千元到上萬元都有,有些團隊可能會以自己高端的設備為亮點來吸引顧客,但是帶過去設備卻不認真找,只是玩。有的機構要求客戶交8000元,其實貓是被鄰居送回來的,最後客戶生氣地把他們投訴給了媒體。

  我們屬於服務行業,歸根結底幫客戶解決問題才是根本,等到客戶從丟失貓的焦急中平復下來,他們就能知道找貓人有沒有仔細去尋找。在我看來,再先進的設備只是輔助——城市裏無人機飛不了,生命探測儀距離有限,更需要的就是仔細分析細節,比如小動物們的行走路徑。我認為在這行立身發展,還是要靠口碑。

  這3年最大的感覺是,客戶越來越大眾化。之前只是很有錢的老闆會為了找貓找狗花錢請專業團隊,現在甚至租房的人、大學生都會來找我們。

  因為寵物是一種羈絆,獨自在外打拼的人太多了,心態上容易孤獨,貓狗就是最親密的夥伴。大家也越來越相信“找寵”這個行業是具有一定專業能力的。我們也建議給散養的貓狗戴定位項圈和身份證,萬一丟失有利於尋找。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郭懿萌 藍婧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