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心” 臺灣還會有“魂”嗎?

時間:2015-11-05 08:33   來源:台灣網

  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將應北京大學之邀出席“中華文化復興論壇”,他在行前表示,臺灣去中華文化是很嚴重的,要去掉原來文化的核心,要用什麼去取代,是因為政治的原因而要去中國化、去中華化,就不符文化的本質,這是臺灣應該思考的問題。

  海峽兩岸雖然目前尚未統一,但從來沒有真正分裂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兩岸同胞共同傳承著中華傳統文化。文化是一個國家的根,是一個民族的根與魂,甚至是一個國家力量的來源。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華民族曾經有過數次政治地域上的分裂,但統一的時間總是大大多於分裂的,原因也就在於中華民族共同創造、共同擁有的文化傳統——中華文化——是統一的。正是這種文化上的統一,使政治上的分裂不可能持久。

  歷史如此,現實當然亦是如此。臺灣部分政治人物試圖以“去中國化”來拔掉臺灣人民的“中國根”,用意何其險惡!分裂兩岸,先從分裂文化開始,“臺獨”政客們又是何其狡猾!就像劉兆玄所擔心的:要去掉原來文化的核心,要用什麼去取代?劉會長指出中華文化是臺灣現有文化的“核心”,如果失了這個“心”,不知道臺灣的“魂”是否還能依存?更何況,這些“臺獨”勢力是因為政治原因而“去中國化”、“去中華化”,這原本就不符合文化的本質。以一已之私利而拔掉臺灣的“魂”,整個臺灣社會都不能再坐視不理了。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彪炳韆鞦。劉兆玄説,如果以拼音的話,寫也會跟聲音變,就會變成每一種方言變成一種文字,英國人看不懂500年前的英文,但我們讀1000年前的文字卻是可以讀的,這對洋人來講是不可思議的,這麼厲害的事情,為了要去掉而去掉是不合理的,這事也會慢慢不得民心。

  中華文化是維繫兩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紐帶。2008年以來,海峽兩岸在分離近半個世紀之後,仍能在文化交流與合作方面日益密切,兩岸同胞仍能不斷增強相互間的了解,正是因為我們擁有共同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文化,凝聚了兩岸的民心;是中華文化,有效遏制了“法理臺獨”。攜手復興中華文化,進而實現我們共同追求的“中國夢”,是兩岸炎黃子孫的共同使命。只有拿出兄弟般的誠意攜起手來、共謀復興,而不是各自為戰、單打獨鬥,中華民族才能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台灣網網友:王沉)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