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和平發展離不開“創新”

時間:2015-11-02 08:03   來源:台灣網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備受各界關注,排在首位的“創新發展”尤其吸人眼球。畢竟,創新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和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對於兩岸的未來,臺灣《旺報》發文表示,“三中一青”正式寫入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五中全會提出加強兩岸經濟合作,特別提及要讓臺灣普通民眾、青少年及中小企業受益,正是延續先前的政策方向,顯示這部分仍是未來大陸推動兩岸經貿交流的重中之重。

  五中全會閉幕的第二天,也就是10月30日,第八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博會發佈文化藍皮書《2015:兩岸創意經濟研究報告》認為:未來幾年,創意經濟將成為兩岸經濟重要的增長極。該《報告》指出:2014年,兩岸創意經濟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尤其是“網際網路+”、“文化創意+”,力促創意産業融合發展與業態創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引領創意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創意經濟則是一個具有明顯經濟空間聚集特點,推動國民經濟整體發展的産業集合體。因此,創意經濟對兩岸區位經濟、規模經濟、外部經濟的增長所産生的直接或間接帶動作用都將巨大而現實。

  大陸的經濟正面臨轉型期的瓶頸制約,兩岸的和平發展同樣在當前面臨諸多挑戰與不確定因素。在這些客觀條件下,如何讓更多的兩岸同胞成為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的參與者、推動者與受益者,就成了當務之急。《2015:兩岸創意經濟研究報告》的主編之一董澤平一直看好兩岸創意經濟,他認為“世界工廠”要升級,“只要加一個‘夢’字——‘世界夢工廠’”,這個“夢”字,指的就是文創創意。他説,臺灣曾經是“世界工廠”,文創在其升級轉型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大陸正可以從中汲取經驗。至於文創如何協助“智造”?董澤平説,臺灣的文創優勢在於,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講好中華故事。

  是的,兩岸有著共同的老祖宗,當然也就有著共同的中華文化財富,有什麼理由不把這些用在共同發展上呢?在本屆文博會上,大陸文創也同樣充分展現出了強大的發展潛力,尤其是兩岸高校學子設計的小玩偶、馬克杯等文創産品,可見“兩岸文創新勢力”的朝氣。

  兩岸的和平發展需要這樣的“朝氣”,兩岸的未來也離不開每一個“創新”。“創新”帶來“朝氣”,“朝氣”促進“創新”。兩岸交流不怕慢、就怕站。只有交流,才能逐步促進兩岸主張和平發展的力量,才能為兩岸同胞共同謀求一個幸福、美好的未來!(台灣網網友:王沉)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