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論壇言論集

時間:2009-05-24 15:31   來源:台灣網

  海峽論壇——這個大陸稱之為基層民眾、臺灣稱之為草根階層之間的交流新平臺,既有“陽春白雪”,又有“下裏巴人”,註定會吸引全世界目光的關注。此次論壇規模之宏大、內容之豐富、代表性之廣泛前所未有,可以稱之為兩岸交往史上的一個創舉。  

  民間交流的擴大,有利於加強兩岸合作,有利於促進兩岸共同發展,有利於夯實兩岸和平的基礎。〔詳細〕

     ——新華社

  海峽論壇的舉辦,表明兩岸交流合作正深化到社會層面,向民間層次紮根。〔詳細〕

     ——《人民日報海外版》

  透過臺灣“草根”們的口,我們仿佛讀懂了島內百姓的“心”,那就是“盼團聚、盼和平、盼發展”。 〔詳細〕         

     ——台灣網

  要讓海峽論壇的舉行地點“海西”,確實扮演“具經貿魅力交流平臺”的角色,而不只是一年一度發熱。〔詳細〕

     ——臺灣《工商時報》

  臺灣應主動積極抓住大陸的發展契機與市場,達到兩岸共存共榮發展。〔詳細〕

     ——臺灣《聯合報》

  民進黨對海峽論壇,除了只在親綠的媒體上驚呼哀鳴外,實無其他有效對策。兩岸擴大交流、加強協商,才是務實推動兩岸關係和平共榮的正途。〔詳細〕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

港澳媒體

  海峽論壇有臺灣25個縣市、20多個界別派代表參加,堪稱兩岸交往上的創舉;它構築了一個新的大平臺,而這個大平臺又是基於三大新理念。〔詳細〕

     ——香港《大公報》

  兩岸民間交往向全面及縱深發展後,歷史上的誤解得以化解,因政治等原因而形成的疑慮得以消除。感情融合,形成奔騰向前的歷史潮流,“臺獨”分裂分子要攔也攔不了。〔詳細〕

     ——澳門《新華澳報》

  海峽論壇要充分發揮海峽西岸經濟區先行先試的前沿平臺作用,廣泛開展兩岸人民交流,不斷促進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詳細〕

     ——香港中評社

海外媒體

  兩岸關係的轉變,根基在民間,動力在人民。兩岸關係的走向要順應兩岸人民的共同意願,兩岸關係的前途也掌握在兩岸人民的手中。〔詳細〕

     ——法國《歐洲時報》

  海峽兩岸共同傳承的中華文化,係起了兩岸交往的情感紐帶,是全面深入交流的最好切入點,這也是這個民族屹立於世界之林的軟實力。〔詳細〕

     ——日本《新華僑報》

  這次海峽論壇再次啟示我們,從草根到廟堂,總是打開兩岸關係之門的鑰匙。〔詳細〕

     ——美國《僑報》

語 錄

     “天時、地利、人和”——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王毅

     “根深才能葉茂”——海峽論壇大會主持人龍永圖

     “兩岸就像情侶一樣”——臺灣世界曾氏宗親總會秘書長曾清誠

     “美麗的開始”——臺南市政府文化觀光處官員蔡明泰

     “大陸通”——臺灣媒體人

編輯:王賽賽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