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周小柯:臺灣經濟的出路何在?

2020-01-14 16:5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周小柯(圖片來源:台灣網)

  【兩岸快評第573期】

  對外出口是支撐臺灣經濟增長的唯一相對較強動力,這是由臺灣“淺碟形經濟”的特徵所內在決定的。臺灣經濟的可行出路在出口,出口的可持續增長離不開大陸市場。若臺灣當局不能認清和恰當處理,臺灣經濟未來必然在世界經濟新變局和亞太區域經濟整合中進一步被邊緣化。

  自2015年第二季度至今,臺灣地區經濟已經連續19個季度在4%的增長率以下低位運作,其中有11個季度不足3%,2019年的經濟成長預計數為2.64%。2019年分季度看,經濟成長率分別為1.84%、2.60%、2.99%(初步統計值)和3.04%(預測數),則呈現出溫和回升的跡象。

  進一步分析2019年臺灣地區經濟逐季溫和回升態勢背後的原因,主要是由固定資産投資和凈出口增長所拉動,臺當局擴張性固定資産投資和對美貨物凈出口增長支撐了2019年臺灣經濟的溫和回升,而民間消費依然低迷。

  2019年臺灣地區經濟溫和回升的態勢是否可以持續?答案是否定的。

  一方面,以投資大幅度增長拉動投資增長,屬於選前操作拉動經濟的短期行為,這種快速增長並不可持續;另一方面,對美凈出口的增長很大程度上與2019年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有關,部分出口美國臺商增加了在臺的産能,減少了在大陸的産能,使得短期內臺灣對美出口出現較快增長,而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緩和以及中長期內臺商應對策略的更加多元化,臺灣對美出口很難維持高速增長,凈出口的爆髮式增長也難以維持。

  對外出口是支撐臺灣經濟增長的唯一相對較強動力,臺灣經濟的可行出路還是在出口,出口的可持續增長離不開大陸市場。大陸是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最大的出口市場和貿易順差來源地,而且2019年大陸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消費市場。若臺灣當局不能認清和恰當處理臺灣經濟、大陸經濟、亞太區域經濟以及全球經濟彼此之間的關係,臺灣經濟未來必然在世界經濟新變局和亞太區域經濟整合中進一步被邊緣化。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周小柯)

[責任編輯: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