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不景氣已成常態?疫情過後難好轉

2020年03月17日 08:43:00來源:台灣網

臺灣溫泉(圖片來源網路)

  針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連帶衝擊經濟與原材料供應,高雄市新商業會監事會召集人劉正光接受香港中評社採訪時表示,“景氣不佳”會成為常態,新冠肺炎疫情讓人群無法聚集,所以沒人潮就沒錢潮;加上很多供應鏈已開始缺貨,現在的原材料都是工廠之前的囤貨,但在隔離與缺工雙重壓力下,這些囤貨其實也用得差不多了,疫情目前還沒有消停的趨勢,臺灣經濟與民生景氣不樂觀。

  劉正光説,現在産業鏈都是全球佈局,臺灣中、大型企業甚至跨足兩岸,也有些産業鏈可能上游在美國,中游在臺灣地區,下游在越南、中國大陸,成品後直接出貨到市場。但現在肺炎疫情讓連結出現問題,包括産品沒辦法整合、産出,大陸現在部分復工率已在提高,但歐美等地才剛開始接受防疫的考驗,可能換歐美市場、工人要居家隔離或關閉市場。

  劉正光點出了臺灣經濟現在的處境和未來的趨勢:無論是現狀還是趨勢都不好,內外環境均不利,不景氣已成常態;疫情的影響很大,很直接,無論是一般民眾還是大、中、小業者已有切身感受;疫情何時消退還不明朗,還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而且可以肯定,即使疫情消退,短期內臺灣經濟也難好轉。當然這是一種普遍現象,不是臺灣獨有。

  臺灣比較特別的是,經濟發展除了直接受到疫情肆虐和全球經濟下滑的衝擊之外,還深受兩岸關係惡化及“美臺關係升級”導致的中美關係趨於複雜等重大非經濟因素的深刻影響。這些非經濟因素的影響能否消失或改變,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臺灣執政者所採取的姿態和努力。(台灣網 李丹)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