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汪毅夫:《制度史視野裏的臺灣》引言

2020-01-13 15:1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退休後以“放慢腳步,延長時間”為原則,自訂了“半日閒坐,半日讀書”的老人作息時間表。週末下午是備課時間,開學後要講《制度史視野裏的臺灣》,2020年1月11日下午開始備課。坐在電視機前,點票似地翻檢近(最近和將近)20年來、翻檢2001年至今的舊作,意外地發覺本講題乃是本人主要的學術興趣和研究重點之所在。

  譬如,關於“科舉制度在臺灣”,居然寫了7篇論文和70余篇短論。涉及制度史的論文和短論,也往往涉及臺灣,如《明清鄉約制度與閩臺鄉土社會》《試論明清閩臺鄉約》《可以折迭的制度與能夠拼接的圖像——從閩臺宗親活動看宗法制度》《分爨析産與閩臺民間習慣法》《清代臺灣的幕友》等。將2001年以來有關制度史的論文和短論編為目錄,我終於略有學術自信來選講歷史上的鄉約制度、宗法制度、科舉制度、幕府制度等在臺灣的影響。

  老神在在(閩南語,謂老人神態淡定也)地讀了半天書,這才放大電視機的音量看臺灣的選戰。我想,西方政黨制度在臺灣地區被引進、被選擇、被誇張的歷史,應該可以是“制度史視野裏的臺灣”的補充話題。1月12日,閒坐半日、緩過氣來,就此又讀了半日書、備了半天課。由於時間的關係,我想講兩個問題:宗法制度在臺灣;西方政黨政治在臺灣。

  未完,待續……(作者汪毅夫係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講座教授、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

[責任編輯: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