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翻轉臺灣底層社會?“韓國瑜現象”與群眾路線崛起

2019-05-28 13:4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華夏經緯網27日發表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柳金財評論文章説,最近素有民進黨理論大師的前“立員”林濁水提出,凝聚在高雄市長韓國瑜身邊的臺灣民怨是那麼“強、深、廣泛”,即使韓國瑜未能參選,但底層社會民眾的民怨並不會因此消失,這會是臺灣當前、甚至還會持續相當久的未來“最深最深的痛”。由於貧富差距拉大、分配欠缺公平正義、相對剝奪感産生,導致階級結構僵固化與二元化,一股普通民眾追求公平對待的政治聲浪已起。而蔡英文執政三年以來,無論是“軍公教年金”“一例一休”“國民黨不當黨産處置”等改革,可謂是四面出擊。支援者以為蔡英文執政魄力十足,切斷既有利益結構;反對者批評改革未符合公平正義、誠實信賴原則,不僅導致民怨四起;同時也撕裂社會族群和諧及團結。

  “韓國瑜現象”正是在前述社會撕裂的基礎所産生,頗值研究選舉與民意的政治、社會學者所關注。從2018年“九合一”地方選舉到2019年“大選”候選人初選以來,一位剛選上高雄市長施政尚未一年即因高人氣政治聲望而可能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這在海內外政治經驗幾乎難見。許多民調顯示,韓國瑜參選的政治支援度,儘管在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宣佈角逐參選國民黨候選人初選後略有下降,但其政治聲望依然穩居所有候選人第一位。這樣特殊案例,不僅翻轉臺灣既往選舉政治經驗,恐怕從比較政治角度來説也絕無僅有。到底韓國瑜現象是如何形成?其政治意涵為何呢?

  首先,臺灣民粹政治與全球民粹主義揚升息息相關。近年來,由於西方民主政治發展的局限性,導致效能低落、決策緩慢、貪腐舞弊等問題。世界各國政治普遍瀰漫民粹主義風潮,即使歐美國家也遭遇這場“政治不正確”的全面洗禮。不論是德國、義大利民粹政黨興起,或是民粹型政治領袖如美國總統特朗普、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及巴西總統極右派博爾索納羅,皆屬民粹政治人物。至於島內民粹型政治人物,則以臺北市長柯文哲、高雄市長韓國瑜為典型代表。

  這些群眾魅力型的政治領袖具有決斷力的政治性格,慣於運用“普通民眾語言”而易獲民眾青睞。通常民粹政治人物標榜愛國主義,例如美國總統特朗普標榜讓美國再偉大起來,有的甚至鼓吹種族歧視、階級偏見、性別成見,紛紛解凍傳統政治語言、規則與共識。民粹型政治領袖跳脫傳統政治共識,往往運用遊走法律邊緣的話術及政治娛樂化策略,以迎合民眾喜好、煽動反感、激發恐懼,激起底層弱勢群體支援及俘獲部分中産階級認同。臺灣民粹政治發展,意味著底層民眾對國、民兩黨惡鬥反感、傳統建制精英的反彈及平民主義政治風格崛起。“韓國瑜現象 ”産生有其全球時代背景與政治意涵。

  其次,“韓國瑜現象 ”衝擊國民黨世代權力繼承,及藍綠同一世代的權力競逐關係。韓國瑜出身眷村基層、低階軍官及農産公司經理,其身份地位屬於基層普通民眾而非傳統建制精英。韓並非國民黨傳統勢力下的權貴精英,相對於國民黨外省籍精英馬英九、郝龍斌其父親為黨國大老;也非像鴻海董事長郭臺銘為臺灣首富、國際企業家這樣傑出經濟精英。與白色力量與綠營領袖相較,既非像臺北市長柯文哲是具醫學知識及專業精英,為社會頂端階層;也非像蔡英文出身企業及名門望族。柯P擁有傲人臺大醫學系學歷、醫師經歷,蔡英文具留學美英、教授身份、曾擔任“陸委會主委”、“行政院副院長”及臺灣地區現任領導人經驗,韓則來自基層社會背景及“本省、外省通婚下族群融合”,其生命處境更貼近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與渴望當局擬定有為的政策取向與思維。

  再者,郭臺銘本身擁有非常豐富企業經營及治理經驗,雖然其出身也是來自底層社會。然擁有大資本且投資大陸,民進黨或“獨派”將會攻擊郭臺銘具有“權貴資本主義 ”特徵。韓國瑜出身底層社會、眷村子弟、低階軍官,這樣階級背景使其群眾路線更接地氣。韓國瑜雖歷練縣議員、“立法委員”、縣轄市副市長,雖淡出政壇數十年卻能以政治素人之姿重新參政。無論是民進黨從上至臺灣地區領導人、行政部門負責人、部會首長對韓國瑜批評或取笑其為 “賣菜郎”、“草包”、“醉漢”,這些草根形象的型塑,只會讓底層社會更接受韓國瑜真得是來自基層群眾,在觀念價值、意識型態、政策理念更具普通民眾的親近性。換言之,當國民黨內及民進黨越是從建制精英角度批判韓國瑜,其效果恐怕是適得其反,甚至傷及自身而被批評為脫離人民及脫離群眾的本位思考。

  最後,韓國瑜習慣用普通民眾語言貼近基層民眾日常生活用語,不同於蔡英文喜用高度抽象化、模糊化及原則性的兩岸論述及政策語言,這樣政策用語跳脫平民主義。韓的兩岸論述提及 “貨出人進、高雄發大財 ”、“臺灣安全、人民有錢”、主張“兩岸關係您儂我儂”,明顯易解。蔡英文的兩岸論述提及“新四不”、“四個必須、三道防護網”,提出建立兩岸新互動模式及兩岸新關係,其概念內涵實質指涉不清。

  在親民形象營造方面,蔡英文給人距離感脫離群眾,韓則走向普通民眾政治風格。例如颱風水災,蔡英文搭乘雲豹裝甲車勘災的畫面,反而製造出領導人高高在上,群眾陷入水深火熱痛苦中,形成當局與社會的疏離;而韓國瑜則是涉水探訪民眾,也採取夜宿市場方式了解普通民眾生活,或者蹲在菜田和農民談事情及關心,尤其推動東南亞及港澳深廈農漁産品行銷,尋求農産品出口頗受臺灣中南部農民好評。這種反差印象強化韓的群眾路線,擺脫精英主義條條框框束縛。“韓國瑜現象”崛起于南臺灣這樣具有濃厚臺灣主體意識的社會及翻轉民進黨執政大本營,這預示著南臺灣民眾對民進黨既往執政重新思考及顛覆傳統政治精英主義思維。這股普通民眾主義政治風潮是否再次翻轉臺灣“大選”選情,建立新政治典範及新型政治型態,勢將成為臺灣學及兩岸關係研究的焦點。(本文作者:柳金財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責任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