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學者解讀習總書記對臺重要講話:為兩岸關係指引航向

2018-07-16 08:5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時光的車輪走過了標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黨的十九大,來到了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的重要年頭,來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時刻。在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的重大節點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會見連戰率領的臺灣各界人士,就兩岸關係發展、兩岸和平統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發表重要講話,穿透歷史、指點當世,撥開了當前兩岸關係發展的迷霧,道出了兩岸和平統一一定會取得勝利的“大勢”,給處於關鍵節點、面臨複雜嚴峻挑戰的兩岸關係帶來了信心、指引了航向。

  一、習總書記重要講話堅定了兩岸各界對兩岸和平統一的信心

  “信心勝過黃金”。2016年5月以來,由於在臺執政的蔡英文與民進黨當局拒絕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導致兩岸溝通協商的政治基礎喪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局面遭受衝擊,兩岸民眾的福祉利益受到傷害。兩年多來,蔡英文當局不僅不思悔改,不去順應渴望兩岸和平繁榮的主流民意,反而變本加厲加速推行“去中國化”的“柔性臺獨”施政,鉗制兩岸交流,升高兩岸衝突對抗,使得兩岸局勢更加複雜嚴峻。面對如此局勢,兩岸各界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前景的擔憂顯著增強。

  面對複雜嚴峻的兩岸形勢以及兩岸新的民意變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戰略清晰、步伐堅定心裏有數,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政治文件中一再強調“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大政方針的持續與穩定。習近平總書記再次用參透歷史的視野強調,“大道之行、人心所向,勢不可擋”,再次表明“我們有充分的信心和足夠的能力,牢牢把握正確方向,堅定不移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習總書記的講話表明瞭祖國大陸在處理兩岸關係、最終解決臺灣問題上的充足自信與堅強毅力。

  習總書記的講話還詳細闡述了這份自信的兩方面來源:第一是“道路的正確”。習總書記指出,“我們對兩岸關係未來充滿信心,因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攜手致力民族復興,是符合民族整體利益、順應時代潮流、造福兩岸同胞、得到兩岸同胞擁護的正確道路”。方向走對了,路會越來越寬。第二是“兩岸命運共同體”使然。習總書記指出,“因為不管經歷多少風雨,兩岸同胞在民族、文化認同和情感上從未分離;因為儘管數十年來兩岸關係跌宕起伏,但總體趨勢是向前發展的;因為兩岸是密不可分、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兩岸同胞對更加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對兩岸關係走近走好的一致嚮往,是任何人都阻擋不了的。”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證明,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聯繫是任何力量都割捨不掉的,渴望兩岸和平、穩定、繁榮的主流民意是任何政治勢力都無法阻擋的。有了這份對兩岸歷史的深刻認知,有了這份深深的為民情懷,自然能夠穿過歷史時空的迷霧,參透兩岸乃至國際政治的規律,從歷史的、民族的高度把握時代的脈搏,校準兩岸關係發展大船的航向。

  二、習總書記重要講話指明瞭兩岸關係發展的路徑方向

  針對未來一段時期的兩岸關係,習總書記再次強調“四個堅定不移”,進一步為兩岸關係劃設底線、指明航向、表明宗旨、發出號召。

  一是堅定宣示了大陸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政治底線。習總書記強調,“堅定不移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臺獨’損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破壞臺海和平穩定,只會給兩岸同胞帶來禍害。我們決不容忍’臺獨’勢力興風作浪,決不容許任何‘臺獨’圖謀得逞,一切分裂祖國的行徑都是註定要失敗的!兩岸同胞要堅決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圖謀和行徑,以實際行動展現正義的力量和聲音。”習總書記的講話點出了“臺獨”的危害,表明瞭大陸反對“臺獨”的堅定態度,揭示了“臺獨終將失敗”的歷史規律,再次給島內“臺獨”分子以當頭棒喝。

  二是清晰指明瞭兩岸關係發展的正確路徑。習總書記指出,“堅定不移擴大深化兩岸交流合作。擴大交流,深化合作,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對兩岸都有利。兩岸同胞對一些問題的看法分歧,不應影響兩岸正常交流合作,更不應成為阻撓限制兩岸交流合作的藉口。我們完全理解臺灣同胞的特殊心態,充分尊重臺灣同胞現有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同樣,大陸同胞歷經長期努力、不懈奮鬥,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也值得臺灣同胞尊重。兩岸同胞要推己及人、將心比心,增進理解認同,實現心靈契合。”“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理解臺灣同胞特殊心態”、“尊重臺灣現有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等深入人心的表述再次出現,彰顯了習總書記對臺灣問題的深刻理解,對臺灣同胞的真情厚意,對通過兩岸交流造福兩岸同胞的殷切期望,也展示了習總書記對阻撓限制兩岸交流、破壞兩岸關係的批評與鄙棄。

  三是深情展示了大陸對臺工作的為民宗旨。習總書記強調,“堅定不移為兩岸同胞謀福祉。兩岸一家親,都是中國人,臺灣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天親。改革開放40年間,兩岸同胞始終同舟共濟、砥礪前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更加光明的前景,我們為同胞謀福祉的能力更強、條件更多。逐步為臺企臺胞提供與大陸企業、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是我們的莊嚴承諾。今年2月,我們發佈實施了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兩岸各界反應良好。我們還會深入研究,適時推出更多新的政策措施,把同等待遇逐一落到實處。”字裏行間,習總書記重要講話既表明瞭大陸將臺灣同胞視作“一家人”、“骨肉天親”,也展示了大陸對臺工作始終為兩岸民眾著想、為兩岸民眾謀福祉的理念。習總書記特意提到今年2月以來大陸各地各部門貫徹落實“31條惠臺措施”的工作,更是充分展示了大陸始終為臺灣老百姓著想的工作思路,最大化照顧臺灣民眾福祉利益的為民情懷。

  四是響亮發出了兩岸同胞共圓“中國夢”的號召。習總書記表示,“堅定不移團結兩岸同胞共同致力民族復興。民族強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亂是同胞共同之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之不懈奮鬥的共同事業民族復興道路上,臺灣同胞不應該缺席,也一定不會缺席。兩岸同胞要順應歷史大勢、共擔民族大義,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習總書記再次回望兩岸同胞禍福相依的歷史,指出了民族強盛弱亂不同情況下兩岸同胞的禍福不同結果,提出了“臺灣同胞不應該缺席也一定不會缺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論斷,並且發出了“兩岸同胞共同振興中華、共圓中國夢”的響亮號召。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兩岸各界更加清晰認識到兩岸關係發展的主流,更加準確把握兩岸和平統一的大勢潮流,更加堅定克難前行的信心與定力。未來只要我們把握兩岸關係正確的發展方向,團結兩岸同胞共同的力量,就一定能夠實現兩岸的統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陳桂清,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