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吳為:“31條措施”漸顯對臺胞虹吸力

2018-05-18 18:0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今年初,大陸方面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持續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推動落實“31條措施”,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的重要體現。“31條措施”推出後,引發島內廣泛反響,取得良好效應,有利增進兩岸同胞親情和福祉。

  華廣網近日發表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會特約研究員吳為的文章表示,“31條措施”之所以被外界認為效應強勁,最主要在於正在深刻影響島內各界的交流行動,尤其是民進黨當局方面的被動窘迫。首先,該措施極大程度激發了臺灣同胞來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的願望。措施推動進程中,廣大臺商紛紛向大陸方面了解、諮詢登陸投資事宜,其中知名企業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在A股市場首次公開發行,引發臺商熱議和臺資企業來大陸市場投資的熱潮。眾多臺灣青年學子報名參考大陸高校,據島內媒體披露,人數爆棚,錄取率將達到歷史新低,顯示臺生來陸就讀的競爭激烈。島內各類民調都顯示,臺灣民眾願意來大陸發展的比例高達6成。

  其二,國民黨方面積極投身兩岸交流交往大潮。在大陸方面積極促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進程中,一直認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國民黨再次走在島內政黨前沿,各執政縣市負責人率團登陸,尋求同大陸方面的交流合作。吳敦義明確表示堅決反對“臺獨”,認為如果不推動兩岸中華文化的交流合作,就將成為中華民族的罪人。國民黨方面對繼續舉辦國共兩黨交流互動表現出很高熱情,不斷呼籲民進黨當局不要刻意干擾阻撓,同時積極謀求參加即將於六月舉辦的海峽論壇。

  其三,民進黨當局左支右絀,被動因應,凸顯其面對“31條措施”不斷發酵帶來的執政衝擊,更加無可奈何。自“31條措施”公佈落實之初,民進黨當局就表現出高度的警惕和焦慮,接連推出所謂穩住臺胞臺商的措施,害怕他們被大陸吸引過來。隨著“31條措施”效果越發明顯,民進黨當局已經從背後干擾,逐漸走向前臺進行阻撓。近期,民進黨當局限制臺灣公立和私立高校老師參與大陸的學術科研項目,嚴審大陸出版物在臺銷售或授權臺灣出版社出版,等等。民進黨當局的舉措凸顯了對“31條措施”的心虛和害怕,客觀上也反應了這些舉措對臺灣同胞的影響力在不斷增強。

  增進兩岸同胞福祉的決策措施,必然受到廣大同胞的歡迎和認可,這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當前“31條措施”初步展現的效果,説明其順應了兩岸同胞尤其是臺灣同胞的利益。在新形勢下,大陸方面還將會在這些措施基礎上,進一步推動更有含金量、更多更廣泛的措施,並且在執行落實方面狠抓實抓,讓更多臺灣同胞的受益面更廣、獲得感更強,將讓更多臺灣同胞在大陸生活發展更加便利,不斷增進同胞的親情。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