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祖國大陸為維護和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抓藥方”

2017-11-30 10:5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關係發展及臺海和平穩定面臨嚴峻挑戰。(資料圖)

  去年,臺海形勢發生重大變化。臺灣新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否認兩岸同屬一中,破壞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臺獨”勢力及其分裂活動日趨猖獗。兩岸關係發展及臺海和平穩定面臨嚴峻挑戰。新的一年,祖國大陸堅定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緊緊抓住“護一中、反‘臺獨’、促交流、謀福祉”方針,努力維護臺海和平穩定。

  兩岸關係會不會走向“冷對抗”

  年初,兩岸學界都對兩岸關係進行了展望和評論,普遍認為隨著島內政局發生重大變化,兩岸關係已經從和平發展轉向“冷和平”,未來將可能朝“冷對抗”發展。

  這些判斷主要是基於:臺灣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不斷推動“柔性臺獨”,推高兩岸緊張態勢,繼續誤判美日對臺政策,對美日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總的來説,民進黨上臺後,兩岸關係確實遭遇了嚴峻挑戰,和平發展態勢受到影響,相比國民黨執政8年的熱絡,已經呈現趨冷狀態,以及在政治、經濟及對外關係領域的一些對抗苗頭。

  需要指出的是,當前祖國大陸牢牢把握臺海局勢和兩岸關係的主導性,努力維護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決心信心增強,兩岸民意特別是臺灣主流民意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國際社會對一中原則的普遍認同,這些戰略性因素構築了兩岸關係的主流態勢。回顧過去一年,儘管兩岸關係形勢趨於複雜,但祖國大陸團結臺灣所有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的黨派和團體,開展交流和對話,努力維護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繼續促進兩岸民間各領域交流合作,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優化臺灣青年和臺灣民眾到祖國大陸學習創業生活等環境,持續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因此,兩岸關係面臨的風險挑戰增大,但兩岸關係的主流態勢仍然積極穩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仍具有強大的民意基礎。

  祖國大陸堅決維護

  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

  兩岸關係發展歷程證明,“九二共識”作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是臺海和平穩定的“定海神針”,沒有這一基礎,兩岸關係就會受到嚴重衝擊,和平發展道路就會遭到破壞,兩岸和平紅利就會嚴重流失。因此,祖國大陸堅持這一根本政治原則絲毫不會動搖。

  “臺獨”是兩岸關係發展根本的亂源,“臺獨”勢力及其分裂活動是臺海和平穩定最大的威脅。過去一年,“臺獨”勢力借執政之機禍患兩岸,以各種形式割裂兩岸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聯結,嚴重傷及兩岸同胞感情和利益。特別是臺灣當局對美國新當選總統特朗普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圖謀倚美抗陸。因此,在任何時候祖國大陸遏制“臺獨”的意志、信心都堅若磐石,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

  無論兩岸關係發展形勢如何,兩岸交流互動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祖國大陸將繼續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與臺灣同胞分享祖國大陸的發展機遇,深化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擴大基層民眾的參與面和獲益面。總之,祖國大陸維護兩岸同胞利益福祉的決心不會動搖,能力會更加提升。

  祖國大陸積極引導

  和發展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

  其一,努力開拓兩岸政黨交流新局面。祖國大陸積極團結臺灣同胞和臺灣所有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的黨派和團體,開展交流和對話,努力維護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去年12月,國共兩黨為適應新形勢,改進和創新兩黨交流平臺,在北京舉行對話交流活動,開啟兩黨對話交流機制。雙方重點就兩黨基層黨際交流、兩岸青年和基層交流與兩岸民眾權益保障三項議題開展對話交流,達成8項重要共識,取得積極成果。此次對話機制的建立,也為蒙上陰霾的兩岸關係開闢新的合作路徑,展現美好可期的未來。此外,祖國大陸各地與島內其他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的黨派交流不斷增多,與分佈在島內基層的各個黨部聯繫進一步密切,從而能更直接地向島內各領域傳遞祖國大陸真實準確的對臺工作思想和為臺胞謀福祉的善意,建立起更多政黨間情誼和互信。

  未來兩岸政黨交流勢必成為推動和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只要島內政黨團體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祖國大陸都願與其保持密切溝通,加強交流對話,建立和發揮政黨交流機制的作用,努力達成積極具體的對話成果,從而共同致力於增進兩岸同胞利益福祉,維護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臺海和平穩定。

  其二,不遺餘力助推兩岸經濟融合。祖國大陸繼續秉持為臺灣同胞謀福祉、“兩岸一家親”理念,克難前行,不斷為促進兩岸經濟融合添薪加瓦,取得了一系列成效。據商務部統計,2016年1至11月,祖國大陸批准臺商投資項目3072個,同比上升19.58%;實際使用臺資金額16.87億美元,同比上升16.97%;臺商投資項目、實際使用臺資金額增長幅度高於同期祖國大陸外商投資項目和使用外資金額增長。一批兩岸合作的臺資重點項目落戶祖國大陸,進展順利。2016年,兩岸貿易額同比下降約4.9%,但幅度小于同期祖國大陸整體對外貿易水準降幅,祖國大陸仍是臺灣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臺灣青年到祖國大陸就業、創業環境不斷優化,實習、就業崗位增加。臺商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踴躍佈局,拓展市場。

  俞正聲在對臺工作會議上指出,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臺海和平穩定,祖國大陸將繼續同臺灣同胞一道,維護“九二共識”政治基礎,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為避免和減少未來島內政局變化對兩岸經濟融合的影響,祖國大陸推動兩岸經濟融合的目標和方向十分明確,即不斷完善和創新合作模式,從過去兩岸職能部門主導經濟交流的模式向遵循市場規律、依託民間社會力量推動的方向發展,真正做到讓兩岸經濟融合互惠互利,惠及更多普遍民眾,使經濟紅利落到實處。為此,祖國大陸將繼續出臺一系列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措施,與臺灣同胞分享祖國大陸發展機遇。攜手推動兩岸經濟交流合作邁上新臺階。

  其三,為臺灣青年“登陸”發展提供舞臺。在祖國大陸的積極推動下,臺灣青年赴陸就業創業發展的勢頭越發良好,臺灣青年對到祖國大陸發展的信心和動力也越來越強。一是為廣大臺灣青年到祖國大陸施展抱負搭建交流平臺。吸引臺灣青年,首先要讓他們了解祖國大陸,讓更多臺灣青年與祖國大陸的方方面面多接觸、多交流,增進理解,拉近心理距離,讓臺灣青年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推動者、建設者和維護者。二是為臺灣青年分享更多祖國大陸的發展機遇。祖國大陸各地政府紛紛出臺促推兩岸經濟合作的有利政策,一些對臺交流發達的地方還專門出臺一系列有利於臺灣青年發展的配套措施,兩岸工商業界也積極為臺灣青年“登陸”提供更多就業創業指導和路徑,開放更多機遇給臺灣青年,兩岸媒體也積極向臺灣青年傳播到祖國大陸發展的利好資訊。三是為臺灣青年提供更多新經濟興起的發展契機。當前新經濟蓬勃發展,新技術、新産業和新業態不斷涌現,對兩岸經濟社會發展産生更為深遠影響。在此環境下,祖國大陸同臺灣業界積極促推發展新技術,培育新産業,創造新業態,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搶佔新經濟發展制高點,培育兩岸經濟合作新動能。在此發展過程中,祖國大陸鼓勵更多臺灣青年參與到新經濟發展中來,釋放更多發展機遇給有能力、有闖勁的臺灣青年。四是為臺灣青年提供更有效的發展途徑。針對臺灣青年到祖國大陸發展的特點,祖國大陸提供了更豐富更廣泛的發展空間。比如,祖國大陸針對臺灣青年在網際網路技術的優勢,為其運用“網際網路+”自主創業提供更好的服務和條件。

  其四,創造便利條件為臺商謀發展。面對今年更趨複雜的兩岸關係和臺海局勢,祖國大陸高度重視並積極創造條件支援臺商、臺企在陸持續發展。一是祖國大陸毫不動搖地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堅決反對“臺獨”,為臺商、臺企發展創造良好穩定的局面,避免和降低兩岸關係變化的負面影響;二是充分發揮祖國大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之年的機遇,讓更多臺商能夠堅定信心,發揮優勢,抓住機遇,開拓進取,力爭更大的發展;三是祖國大陸一如既往地為臺胞辦實事、做好事,包括發改委、商務部、稅務總局等各相關部門均出臺政策措施便利臺商,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優化臺企經營環境,便利臺胞就業、創業、生活。

  祖國大陸各地也針對臺商、臺企在當地投資發展的實際情況,提供創造了一系列有利的發展條件。一是全力解決臺企用工難題。切實加強企業穩工工作,拓展臺企用工服務,完善企業用工資訊,建立激勵機制,合作培養人才,引進急缺人才等;二是努力解決臺資企業融資用地難問題。立足現有政策,發揮當地自身優勢,提升企業發展後勁,如南寧市、泰州市等地臺辦與臺企負責人座談提到,“進一步解放思想,擼起袖子加油幹”;三是鼓勵、協助臺企加快升級轉型發展。杭州市針對本區域經濟發展特點,鼓勵臺企發展文創産業,結合電子商貿拓展文創産品銷售渠道,吸引更多臺灣青年創業發展,引進更多臺灣文創品牌,推動兩地文創深度合作。江蘇省則努力培育臺企創新生力軍,深入實施科技型中小臺企創業服務和高新技術臺企培育行動;四是依法加大對臺企核心競爭力的保障。加強智慧財産權運用和保護,完善實施智慧財産權戰略體制環境,構建智慧財産權創造應用保護體系,對臺企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技術服務領域予以保護,以進一步激勵臺企加快向高新技術發展的步伐。(作者:寧馨)

[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