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十八大以來兩岸經濟社會融合取得豐碩成果

2017-11-28 20:3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黨的十八大是在中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承前啟後的重要會議,十八大報告對臺工作部分立足於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維護髮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維護和發展中華民族整體利益,面向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形勢,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諸方面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主張。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兩岸關係長遠發展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在堅定不移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論述,牢牢把握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動權,為遏制“臺獨”勢力分裂活動、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做出了重大貢獻。五年來,大陸對臺工作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積極推動各領域交流合作,持續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取得可喜成果。

  一、兩岸經濟交流合作與相互依存加深

  據商務部統計,2013年至2017年6月,兩岸累計新批准臺資項目12502個,實際利用臺資87.97億美元;大陸核準赴臺投資項目327個,總金額20.72億美元;其中,2016年大陸共批准臺商投資項目3517個,同比增長18.7%,實際使用臺資19.6億美元,同比增長27.7%。

  大陸定期舉辦兩岸企業家峰會,臺灣半導體、電子、面板、晶圓、精密機械等産業在大陸各地相繼落戶,促進了兩岸産業深度融合。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建立,大陸新台幣的雙向兌換和銀聯卡在臺灣的使用範圍也進一步擴展,臺灣銀行人民幣業務快速發展,截至2016年底臺灣人民幣存款總額達到3114億元人民幣,超過新加坡僅次於香港,中國銀行臺北分行人民幣結算量為3780億元人民幣,兩岸金融融合的加深,將為兩岸民眾及企業帶來更多便利與商機。迄今,共批准15家臺資證券公司在大陸設立25個辦事處,3家兩岸合資的基金管理公司;批准11家保險公司在大陸設立了15家辦事處、1家臺灣保險經紀人公司與4家保險合資公司。兩岸共同發佈45項共通産業標準。中國大陸修改《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為臺灣同胞投資興業創造更加便利、公平的法治環境。大陸各地各部門積極支援臺資企業轉型升級、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開拓市場,堅定了臺商臺企在大陸紮根發展的信心。

  二、兩岸社會交往與融合日益密切和深化

  大陸對臺工作一直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在積極推動兩岸各領域交流與合作的同時,持續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據統計,2013年至2017年6月,兩岸人員往來達到4096.7萬人次,其中,2015年兩岸人員往來人次創歷史新高,達到985.6萬人次,同比增長4.73%,大陸游客為臺灣帶去68.7億美元外匯收入,佔臺灣入境旅遊外匯收入一半。受多方面因素影響,2016年兩岸人員往來達到937.6萬人次,較2015年下降4.87%,但臺灣居民來陸人次有所上升,同比增長4.2%。兩岸基層民眾交往頻繁,堅持舉辦海峽論壇,5年來參加海峽論壇的臺灣基層民眾人數累計達到5萬人次。目前,長期居住在大陸的臺灣同胞超過100萬人,在大陸辦理結婚登記的兩岸婚姻數量超過39萬對。大陸設立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53家,吸引1000多家臺資企業和團隊入駐。兩岸教育交流合作取得新進展,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來大陸工作、學習、交流,兩岸之間的社會融合併沒有因民進黨上臺執政而大幅下降,反而呈現出強勁融合發展態勢。兩岸工會、青年、婦女、體育、衛生、宗教、宗親和民間信仰等各領域、各界別交流持續熱絡。國務院修改《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對臺灣居民往來大陸免簽注手續並實行卡式臺胞證。大陸有關部門出臺20多項政策措施,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工作、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創造更好條件。五年來,中央推動兩岸交流與合作的成果充分證明了兩岸融合發展是順應社會發展潮流的。

  三、推動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取得成效

  隨著大陸對臺工作的深入開展,大陸發展的真實情況日益被臺灣同胞了解,越來越多臺灣民眾對大陸崛起之勢、臺灣前途命運、自身發展方向重新審視,他們切實感受到大陸雄厚的經濟實力,逐步從內心接受並認同大陸,加速形成兩岸“命運共同體”意識。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認可大陸經濟社會建設取得的成就,肯定中國共産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績效,有些臺灣同胞已經或申請加入中國共産黨。十八大以來,大陸出臺的一系列惠臺經濟政策,受益面從大資本集團到中小企業、農漁業乃至個體工商業者,幾乎涵蓋臺灣各階層群體,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享受到了“和平紅利”,從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中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局面彌足珍貴。五年來,受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發展形勢感召,越來越多的島內工商界知名人士站出來支援“九二共識”,許多臺灣青年更是積極爭取赴大陸發展、就業機會,據臺灣《聯合報》公佈,今年約有40%的臺灣民眾願意到大陸就業,比去年大幅增加9%。島內民調顯示,今年臺灣民眾對大陸的正面印象首度超過負面印象,高出10幾個百分點,顯示出大陸五年來取得的不平凡成就和快速發展進步的歷史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臺獨”的群眾基礎,以“命運與共”、“心靈契合”為核心的統一觀念更加深入人心,為動員與號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順應歷史大勢、共擔民族大義,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增加了強勁助力。

  近五年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深入推進與持續深化的重要階段。在這五年裏,大陸對臺大政方針始終是明確的、一貫的,即使臺灣政局變化,大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原則和方向沒有改變,促進兩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贏的務實舉措沒有放棄,團結臺灣同胞共同奮鬥的真誠熱情從未減弱,制止“臺獨”分裂圖謀的堅強意志毫無動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十九大報告中所説的:“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實踐,使兩岸同胞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兩岸同胞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一家人,是割捨不斷的命運共同體。兩岸同胞只有攜手同心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才能迎來共同的美好未來。未來新時代新形勢下,大陸必將繼續在堅持以“一個中國”為核心意涵的“九二共識”基礎上,持續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為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作者:蔡禮輝,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博士)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