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十九大回聲|專家談】王英津:從十九大報告看未來大陸對臺工作基本思路

2017-10-23 10:4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的涉臺論述部分為今後大陸對臺工作提出了新的指導思想和工作指針。從內容上看,十九大報告中涉臺內容較之於以前的涉臺論述,既有一以貫之的延續性,也有與時俱進的部分。

  十九大報告在十八大報告的基礎上,繼續強調“一個中國原則”、“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雙方就能開展對話,協商解決兩岸同胞關心的問題,臺灣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往也不會存在障礙”等等。這體現了我們對臺政策的一貫性、連續性。

  相較于十八大報告,十九大報告中的涉臺部分沒有提及“探討國家尚未統一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商談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這三個方面的內容,筆者認為其主要原因是因為這些問題的探討和解決,必須以“九二共識”為政治基礎,在這個政治基礎上,兩岸探討這些問題才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在目前蔡英文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情勢下,強調上述問題沒有實際意義,故十九大報告沒有再提及。需要指出的是,沒有提及並不意味著大陸永遠放棄,將來一旦兩岸共同堅持這個政治基礎,上述問題還會被重新提及。

  此外,十九大報告中的延續性內容還包括那些雖未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但在其後的會議或會見場合提出過的一些論述。對於這些在十八大後的某些會議或會見場合提出過的論述來説,此次以十九大報告形式予以重申,其實是提升了這些論述的分量和層次。這方面的論述主要有以下三點:

  推進和平統一進程。十八大報告的論述是:“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為和平統一創造更充分的條件”,沒有直接提出“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這一表述。“紮實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是今年3月份“兩會”期間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使用的新表述,這次將其載入十九大報告,表明其已上升為我黨對臺工作的新指針,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必將成為我們黨和政府完成國家統一大業過程中的階段性任務。

  融合發展理念。十九大報告儘管沒有直接使用“融合發展”這一概念,但無疑包含著融合發展的思想,其中,“願意與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和“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臺灣同胞的福祉”等表述都體現了這一點。

  反對“臺獨”的“六個任何”。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圖謀是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歷次黨代會的政治報告中均有的表述。十八大政治報告在原來的基礎上提出了反對“臺獨”的“三個任何”,即“中國人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以任何方式把臺灣從祖國分割出去”;在2016年11月11日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六個任何”,稱“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並在2017年8月1日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大會的講話中予以重申。十九大正式將“六個任何”載入政治報告,顯示了大陸堅決反對“臺獨”的堅定決心。

  十九大報告涉臺論述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對臺工作重要思想的基本內容,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處理當前乃至未來一段時期的兩岸關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為此,我們需要深刻、全面、系統地理解十九大報告涉臺論述。我們在理解十九大報告的涉臺論述時,不能僅局限于涉臺論述的相關章節和片段,而應從報告所規劃的整個戰略全局來把握和觀察。筆者認為,十九大報告的涉臺論述有以下四個面向值得進一步注意,它體現出了大陸今後對臺工作的基本思路,那就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第一,反“獨”與促“統”並進。也就是,在堅決反“獨”的同時把促“統”提上重要工作議程,實施“雙軌並進”。一軌是針對民進黨,堅決反對其搞“臺獨”;另一軌針對臺灣民眾,通過融合發展促使其與大陸走向統一,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臺思想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重要體現。堅持在促“統”中反“獨”、在反“獨”中促“統”,是十九大報告涉臺論述的鮮明特點。反“獨”和促“統”不是先後關係,而是同時並進關係。這是由目前大陸的綜合實力所決定的,沒有實力做後盾,就無法同時推動這兩項政治工作。十九大報告涉臺部分一方面指出“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另一方面又強調融合發展,表明兩岸走向和平統一的路徑,就是紮實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

  第二,交流發展與融合發展並進。融合發展是為彌補交流發展的短板而提出的,但提倡融合發展並不等於否定交流發展,而是在融合發展的同時繼續擴大和深化交流發展,因為交流發展也可以促進融合進而促進認同。十九大報告中的“我們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是針對交流發展而言的;而“願意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增進臺灣同胞福祉”,是針對融合發展而言的。可以預見,未來大陸將同時推進交流發展和融合發展,實施“雙管齊下”。

  第三,民族復興與國家統一併進。大陸對於臺灣問題的思考,是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來進行的,希望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實現統一。國家統一是民族復興的必然要求,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完成國家統一,通過國家統一進一步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大陸自身發展了,才能為紮實推進國家和平統一進程注入更大的動能。十九大報告指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願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們在新時代必須完成的三大歷史任務”,這進一步表明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與完成國家統一之間的不可分割關係。

  第四,鬥爭與團結並進。臺灣社會的政治力量可以劃分為兩大板塊:承認兩岸“一中”的政治力量和拒不接受兩岸“一中”的政治力量。對於前者,大陸堅持積極團結的方針,並希望與臺灣同胞共同分享大陸的發展機遇;而對於後者,大陸會給予堅決的鬥爭。這種區分對待的做法,會使大陸對臺工作更具針對性、更有時效性。十九大涉臺論述既是對蔡英文上臺以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的回應,進一步申明大陸的政治底線,也向臺灣當局釋放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善意。十九大報告指出,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是兩岸互動的政治基礎。“九二共識”是大陸對臺政策的前提和基礎,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空間。蔡英文上臺前曾表示,只要民進黨當選執政,大陸就會向她“靠攏”。蔡英文上臺以來,一直模糊以對,試圖通過回避“九二共識”、建構所謂“兩岸互動新模式”等方式來敷衍大陸。此次十九大報告重申“九二共識”,再次正面向臺灣當局釋放了堅定信號,表明大陸在底線問題上沒有任何的退讓空間,這實際上是回應了蔡英文上臺以來不切實際的幻想。針對蔡英文當局對“九二共識”的歪曲和演繹,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九二共識”是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這就明確了“九二共識”不是什麼其他抽離“一中”內容的共識,封死了蔡英文當局在“九二共識”問題上偷梁換柱的空間。但是,大陸並沒有徹底關閉與民進黨的對話大門,只要民進黨認同一個中國,民、共兩黨即可展開對話和互動。正如十九大報告所指出:“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雙方就能開展對話,協商解決兩岸同胞關心的問題,臺灣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往也不會存在障礙”。(作者:王英津 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國家統一研究中心副主任)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