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蔡英文“文化臺獨”進入新階段
針對蔡“超越”李登輝、陳水扁師承,既“破”且“立”,更為系統地從“戰略”高度和“法制”層面固化的“文化臺獨”,華廣網16日刊載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匡宇的評論文章指出,蔡英文不敢明火執仗地搞“法理臺獨”,但以“去中國化”為表、“法理臺獨”為裏的“文化臺獨”卻愈演愈烈,花招百齣。“文化臺獨”在“國家分裂”基本教義之外,還試圖人為創造臺灣在人種、語言和歷史的“主體性”與“特殊性”,強行製造兩岸“我者”、“他者”的認同分野,建構具有本體屬性的“臺灣民族”,在分裂國家之外,謀求世界上罕見的“國族分裂”,這是兩岸和平與融合將持續面對的新型威脅。
全文內容如下:
蔡英文不敢明火執仗地搞“法理臺獨”,但以“去中國化”為表、“法理臺獨”為裏的“文化臺獨”卻愈演愈烈,花招百齣。蔡“超越”李、扁師承,既“破”且“立”,更為系統地從“戰略”高度和“法制”層面固化“文化臺獨”的政治收益,試圖將國家分裂升級為“國族分裂”。這種愈發體系化的“柔性臺獨”思維與做法可被視為“文化臺獨2.0”。
明末大儒顧炎武有“亡國”、“亡天下”之辨,前者是政權破壞,後者是民族文化價值淪喪。相應地,“文化臺獨2.0”在“國家分裂”基本教義之外,還試圖人為創造臺灣在人種、語言和歷史的“主體性”與“特殊性”,強行製造兩岸“我者”、“他者”的認同分野,建構具有本體屬性的“臺灣民族”,在分裂國家之外,謀求世界上罕見的“國族分裂”,這是兩岸和平與融合將持續面對的新型威脅。
一是進一步切斷兩岸歷史聯繫。
“滅國先滅史”,蔡當局試圖通過對史實的歪曲和編織,潛移默化地修改臺灣人的歷史記憶和重塑“國族認同”。
其一,拋出新課綱深化“去中國化”。在廢“微調課綱”一年後,蔡當局拋出了“獨”意更濃的“12年國教歷史課綱”,要把“漢人史觀改為臺灣近代史觀”,將中國史置於東亞史脈絡下,強行以政治力切割和淩虐原本縱深連貫的中國史架構,再按“臺獨”意識分解加工,構造“天上掉下來的臺灣”,讓未來世代喪失與“中國”和中華民族的記憶連結。事實上,自李扁以來,篡改歷史課綱是“文化臺獨”成本最低、風險最小而效用最好的系統工程。島內學者楊子霆研究發現,1997年李登輝增加“認識臺灣”課程,這也正是島內民眾“國族認同”逆轉的一年,證實了“天然獨”的“人造屬性”,以及歷史教科書有持續帶動整個社會氛圍變遷的功能。
其二,合“法”化“臺灣地位未定論”。除在新課綱刪除《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降伏文書》等“國際法”歷史文件,臺“外交部”也撤下了馬英九設置的“臺灣的國際法地位説帖”,同樣否認規範臺灣主權歸屬中國的上述歷史文獻,試圖以“官史”授予“臺灣地位未定論”邪説“合法性”。
其三,全面鋪開“去中”。除大規模“去孫”、“去蔣”,蔡還撤除“故宮南院”獸首,為鄭南榕、史明等“獨派”人士歌功頌德、樹碑立傳,禁止臺“國史館”對陸學者開放和修“正史”,窮盡其極地將“中國”概念持續“妖魔化、他者化、陌生化、虛體化”。
其四,以“媚日史觀”服務“脫中入日”。蔡不但在蔣介石與八田與一銅像斬首兩樁事件中“一面人、一面鬼”,多次借題發揮宣揚“日治貢獻”,還為侵華臺籍日本兵拜祭招魂、欲為其討回“歷史公道”,甚至在“七七事變”80週年當日取消慣例紀念活動而發推特慰問日本水災,在南京大屠殺紀念日反為日本天皇祝壽,其為虎作倀、數典忘祖之奴性面目令人驚心。島內著名學者石之瑜指出,新課綱淩駕於中國史之上的“東亞史”,其實指的是日本史,無怪于邱毅也批蔡“文化臺獨”是“脫中入日”的前奏。
二是改造臺灣的文化認同。
其一,重新定義“國語”。語言是文明的起源與載體,對身份認同和互動模式有基礎性的建構作用和象徵意義。因此,蔡當局宏觀上訂定“臺灣語言法”、“原住民語言發展法”等,以“語言平權”名義要求閩南話、客家話、少數民族語言等與“國語”並列為“官方語言”,要求在行政機構和“立法機構”平行採用;微觀上通過設立“閩南語公共電視臺”和閩南語電臺,在媒體、學校廣推“弱勢母語”。此舉的陰狠與荒謬不言而喻:首先,逆世界各國尊重多元、突出中心、漸進融合的語言保存經驗,激進瓦解“國家語言”使命;其次,寬容“禁止華語”訴求,忽略佔12%人口的“外省”方言,還把日語混入“客語認證詞彙資料庫”,透露詭異的“皇民化”、“去中國化”氣息;再者,或多達數十種的“國語”無疑是荒謬的,例如苗栗縣設“少數民族事務中心”,單牌匾翻譯就花了3個月。
其二,鉗制中華宗教信仰。以儒釋道和諸多民間信仰為主的中華傳統宗教在臺灣根深葉茂、源遠流長,蔡當局忌憚于其政治動員能量,除“拆孔廟、去先師”,取消慣例的遙祭軒轅黃帝和鄭成功,還要求各地宮廟“滅香、減香”,欲“滅媽祖、關公這些中國主神香火”,引發“眾神上凱道”的激烈反彈。近日,蔡麾下的“中華文化總會”還舉辦“中國大陸來的媽祖”展,“文總副會長”江春男稱,媽祖文化是“各國共用的華人文化”,“不能被一個國家壟斷”,更妄稱“臺灣是該文化圈的核心”,“中華文化是臺灣文化的一部分”,不但要與大陸爭奪“中華文化主導權”,還試圖借“宗教外交”連結被中華文化、媽祖文化覆蓋的“新南向”國家。
三是人為製造“臺灣民族”。在歷史、語言、信仰等各文化要素都有所動作之後,蔡當局就將開始“臺灣民族製造”的把戲。具體而言,蔡當局炒作、拔高臺灣的南島語系、少數族群、新住民和殖民元素,以沖淡漢民族主體性;通過激化省籍、族群矛盾脅迫外省人皈依“本土認同”;誇大、扭曲兩岸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差異,在“六四”等節點上利用西方價值觀攻擊大陸並謀求擠進“美日民主價值同盟”,型塑臺灣民眾與社會“黃皮白心”的優越感和差異性,最終虛構出與中華民族在人種血緣、文化親緣、信仰觀念和生活方式上“殊源異歸”的“臺灣民族”。
近年來臺灣的東南亞外配、外勞數量猛增至50萬,早已超過少數族群人口。例如,高雄等南部地區甚至還出現了東南亞語言的競選廣告,顯示出臺灣族群問題與島內社會脈動的快速變動,對島內政治社會和兩岸關係的微妙蝴蝶效應。這也解釋了為何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格外注重人文連結,其圖謀在時空流轉中悄然改變臺灣人的“民族成分”,如大力吸引東南亞留學生、工人和移民,通過強行教育推廣和社會軟體建設,塑造臺灣如美國、新加坡一樣,是“多語社會”的“多元民族國家”,並仿傚它們先例,水滴石穿地將臺灣改造成全面脫離“原生母國”的“新民族”、“新國家”,以溫水煮青蛙之隱蔽、柔性手法,製造一場“國族變遷”的“靜默革命”。不過,近日印度尼西亞穆斯林抵制臺灣關公像,菲律賓學者在臺北被誤認為“脫逃外勞”等文化衝突事件,凸顯出蔡“文化新南向”以及強行為臺灣中華民族“轉基因”的一廂情願和荒謬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