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黨朝勝:蔡英文為何敢愈加囂張?

2016-10-11 10:2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日,蔡英文在給民進黨員的公開信鼓動“力抗”大陸的“壓力”,“發展與其他國家的關係”,擺脫對大陸的“過度依賴”,“在政治與社會轉型過程中,尋求公平正義”。華廣網8日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黨朝勝的評論文章分析指出,蔡英文無視國民黨的基本觀點立場,希望通過“交心”與深綠“取暖”,仍在幻想美國支援“臺獨”,對兩岸關係已徹底自暴自棄。

  全文內容如下:

  近日,蔡英文在給民進黨員的公開信鼓動“力抗”大陸的“壓力”,“發展與其他國家的關係”,擺脫對大陸的“過度依賴”,“在政治與社會轉型過程中,尋求公平正義”。這是其政治“抗中”、經濟“脫中”、“內政”“去中”的全面“去中國化”路線的告白。後其又在《華爾街日報》專訪中作出了進一步的辯解。蔡英文拋出這些言論,是其一貫思路使然,有著複雜深刻的內外背景。

  其一,希望通過“交心”與深綠“取暖”。

  蔡英文能贏得2016年“大選”,首先離不開深綠勢力支援。深綠勢力雖只佔整體選票的10%—20%,但他們一貫聲音響、動靜大,對淺綠影響力更不可低估。同時,蔡一貫的言行所展現的政治色彩,也決定了她與深綠勢力之間有著高度契合,並與藍營選民格格不入,她再怎麼變,藍營選民也不會把票投給她。因此,蔡不需考慮藍營選民感受,只需優先顧及深綠想法。

  民進黨上臺執政4個多月來,因藍營始終無法接受,且中間選民逐漸看穿其本質而對其失望,蔡的民意支援度不斷走低,日前更出現“死亡交叉”。當然,最讓蔡擔心的是,深綠的批評聲浪不斷高漲,甚至放言只讓蔡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4年。於是,蔡逐步露骨地向深綠示好、讓步、靠攏。她對生計窘迫的民眾越來越不在乎,對陳水扁的待遇卻越來越在意;對大陸游客減少毫不在意,對“新南向”卻日益上心;對“九二共識”愈加抵觸,對“去中國化”卻愈加用心。蔡的所作所為,完全是在平息深綠批評,甚至希望獲得深綠認可而互擁“取暖”。

  其二,無視國民黨的基本觀點立場。

  本來,蔡英文的抗壓性遠無想像的那麼高。如果藍營繼續對其保持強大壓力或牽制力,蔡是不敢無視藍營立場而公然喊出“力抗中國壓力”的。蔡在競選期間一再以“維持現狀”等政見騙取選票,關鍵在她擔心再次上演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最後關頭被“九二共識”打敗的歷史;在就職演説強調“憲法”或“現行憲政體制”,很大程度也是顧及藍營及其支援者的反彈。

  然而,國民黨失去執政權之後的表現,讓蔡英文感覺無需再有更多顧忌。推動“轉型正義”尤其是通過攸關國民黨生死的“不當黨産處理條例”時,國民黨依然“溫文爾雅”,讓蔡認為國民黨不過爾爾,完全可放開手腳大幹一場。同時,本已十分羸弱的國民黨仍然深陷無盡的內耗,各位大佬、派系要角不思如何一致對外,不思如何解決即將斷炊的燃眉之急,反而忙於內部權力鬥爭,緊盯著新政綱有沒有“一中各表”4個字。國民黨不爭氣,當然讓民進黨和蔡英文根本不需在意國民黨基本觀點立場,隨心所欲。

  其三,對兩岸關係已徹底自暴自棄。

  兩岸關係對臺灣極其重要,尤其是經過20多年發展,兩岸關係影響力早已滲透到臺灣社會各個角落。處理好兩岸關係不僅關係中華民族整體利益,更與臺灣前途和臺灣同胞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島內任一理性、負責的政黨都必須正視兩岸關係。

  然而,蔡雖稱“不想、不願意、也不會走到對抗的老路上去”,卻又表示“海峽兩岸的經濟目前競爭多於互補”;表示臺灣被拒絕參與上月的ICAO會議,在“外交”上相對孤立,被許多國際組織排除在外;表示臺已實現“充分民主”,不會在壓力下屈服,且“這種壓力是所有人民一起承擔”。蔡的言論,一方面表明她對兩岸關係已徹底失去信心,另一方面又恫嚇大陸,稱對她“施壓”就是對所有臺灣人“施壓”。需指出的是,大陸並未對任何人“施壓”,只是在堅守一個中國原則的國際秩序和兩岸“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無論對民進黨當局還是國民黨當局,大陸始終一視同仁,以“九二共識”為前提基礎,蔡憑什麼要求大陸對她特殊?

  其四,蔡英文仍在幻想美國支援“臺獨”。

  無論是蔡當局各部門的表態,還是蔡英文本人的近期喊話,都暴露出一點,蔡當局始終幻想通過美國支援參與國際活動,包括聯合國下屬組織如ICAO、非聯合國下屬組織如國際刑警組織,以及區域性經濟組織APEC等。當然,蔡不斷對美“輸誠”的目的,更是想製造中美矛盾,並借機望美支援“臺獨”。

  然而蔡應看清楚,無論中美關係表現如何,始終合作大於分歧,並絕不會觸碰彼此底線。這也是建構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根本意義所在。何況,1971年聯合國2758號決議的通過與當年中美關係的改善有著直接關聯,而這給臺灣參與國際活動劃出了明確界線。

  只有大陸才是決定臺灣國際參與的關鍵。2015年11月的“習馬會”上,習近平明確表示,我們了解臺灣同胞對參與國際活動問題的想法和感受,重視並推動解決了許多與之相關的問題。只要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兩岸雙方可以通過務實協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蔡當局繞開大陸這一捷徑,反去求助美國,即使美國講了幾句好聽的話,終究還是不能解決實際問題。(黨朝勝,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