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郭震遠評蔡英文講話:不換藥也不換湯

2016-10-11 08:2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對於蔡英文在“雙十”慶典上的兩岸關係論述,中國海洋大學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郭震遠教授在接受香港中評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蔡英文的“雙十”講話根本不值得關注和期待,蔡英文作為理念型“臺獨”分子,她的講話與“520”講話相比沒有任何新意。蔡英文雖然説兩岸應坐下來對話,但對話的目的只能是國家統一。針對蔡英文執政以來兩岸關係的極速下降,郭震遠認為,蔡英文現在的做法就是要強化臺灣“獨立主權國家”地位,把兩岸“統獨”對抗臺灣島內化,這一問題值得我們高度重視。

  香港中評社11日發表的訪談文章摘編如下:

  不關注蔡英文“雙十”講話 沒有任何新意

  中評社記者:蔡英文“雙十”講話尤其是兩岸關係部分受到各方關注,不知道您對她的講話有何評論?

  郭震遠:首先我要明確的講,我根本就不關注蔡英文的講話,她講前我也不期待。因為蔡英文的“雙十”講話沒有任何新意,這是預料之中的。我覺得對蔡英文充滿期待是非常滑稽的!

  因為大家都很清楚蔡英文是一個理念型“臺獨”分子,理念型“臺獨”分子和一般政客型“臺獨”分子相比有什麼不同呢?我認為,雖然他們都是“臺獨”,但理念型“臺獨”分子更頑固,而且改變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如果有這種認識的話,怎麼還會對蔡英文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期待呢?

  其實蔡英文的“雙十”講話內容不要説去看歷史,我們從她在“雙十”之前不到十天的時間內密集的幾個表態就可以知道她會説些什麼,還需要看這個講話本身嗎?在正式講話以前這麼密集地對外表態也是很罕見的事情。

  人們講一個東西不變,叫做“換湯不換藥”,我看蔡英文是連湯都不換。她自己也講“在520就職演説中,我的每一句話都未曾改變”,這一點她倒是説了實話。蔡英文今天講的和她在“520”講的能找出什麼明顯不同嗎?連説的話都是一樣的。今天這個講話唯一的作用就是讓一些人進一步明白了什麼叫理念型“臺獨”。

  我從她去年參選開始就認定了她的兩岸關係政策。蔡英文的“和平臺獨”也罷,或“柔性臺獨”也罷,“和平”或者“柔性”只是一個外衣,“臺獨”是本質。她口口聲聲説要維護兩岸和平穩定,大家要坐下來談。坐下來談什麼呢!我對臺灣朋友特別是綠營的朋友明確講過,對話只是一種手段,通過對話解決什麼問題才是關鍵。現在蔡英文對於對話的目的避而不談,那這個對話還有意義嗎?

  説得嚴重一點,蔡英文是在侮辱大陸的智商。她認為只有她自己是聰明人,別人都是傻瓜,可以被她玩弄于股掌之中。實際上在現在兩岸的力量對比之下,她還有多少空間可以玩呢?

  兩岸坐下來談目的只能是為了統一

  中評社記者:蔡英文特別提到“大陸應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洪秀柱批評説蔡是將“中華民國”視為“臺獨借殼上市”的工具。您對此有什麼評論?蔡英文到底為什麼要提到讓大陸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

  郭震遠:蔡英文一向對“中華民國”是很回避的。“520”講話時候有人統計,她講“這個國家”這個詞講了四十多次,講臺灣十幾次,講“中華民國”只有五次,而且是非常勉強地提。比方説她講是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就任“中華民國的總統”,這樣就講了兩次了,她總不能説“根據這個國家的憲法就任這個國家的總統”。所以蔡英文對“中華民國”真是唯恐避之不及。

  可蔡英文今天突然講要讓大陸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為什麼呢?她實際上是把自己當成了所謂的“中華民國”的代表,是要讓大陸正視她的存在。意思就是説你大陸要和我對話,這就又回到了我剛才講到的問題。對話是方式,但目的或目標是什麼?這個必須要首先明確。我們為什麼要堅持“九二共識”的底線,因為這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兩岸如果要坐下來談,目的只能是為了中國的統一,而不可能坐下來談中國的分裂。搞分裂就不是能坐下來談的問題,我們的《反分裂國家法》説得很清楚,所以問題的要害在這個地方。

  中評社記者:520以前大陸説沒有“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就會地動山搖,但到目前為止有些臺灣人士認為兩岸關係並沒有什麼動搖。此前有評論認為大陸仍然希望蔡英文完成答卷,那您認為在雙十過後,大陸還在期待蔡英文完成答卷嗎?

  郭震遠:首先説520之後的四個多月裏兩岸關係是什麼樣子?我們的看法和蔡英文是有根本分歧的。從蔡英文的陸續表態來看,蔡英文認為雖然兩岸關係有變化,但是比預期的好。其次兩岸關係基本穩定,這都是蔡英文的看法。

  蔡英文是個聰明人,她當然很清楚自己上任以後兩岸關係,絕無可能達到馬英九執政時期的水準。我認為她根本不奢望兩岸關係能有多好,她只希望能混得下去就要比預期的好,這就是她説的維持兩岸關係基本穩定。

  實際我們有些人對“地動山搖”的理解也很簡單,在他們看來只有雪崩式“斷交”和準備動武才是地動山搖。在我看來這幾個月來這些情況確實沒出現,但兩岸關係也不是蔡英文所想的那樣還過得去。陸客赴臺旅遊人數的減少就很明顯,十一黃金周的赴臺旅遊人數不到八千人,還沒有原來一天的人數多。這算不算是雪崩呢?我看旅遊人數的下降已經有點雪崩的味道了,而且對臺灣島內造成了巨大的衝擊。臺灣旅遊觀光業人士舉行了大遊行,這在臺灣歷史上也是沒有過的。

  説蔡英文現在不著急兩岸關係那是假的,她已經很明確地感受到了兩岸關係的變化所帶來的壓力。我猜測她原來確實害怕雪崩式“斷交”或諸如此類的,但那些沒有發生,她也松了一口氣。但以現在出現的這些狀況來看,恐怕慢火的滋味不一定要比急火更好受。所以兩岸的事情不是那麼簡單的非黑即白的,目前這種狀況下,蔡英文的苦楚只有她自己心裏明白。

  蔡強化臺灣“主權獨立國家”地位 將兩岸“統獨”對抗島內化

  中評社記者:蔡英文上臺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兩岸關係就急速下降,這要比李登輝和陳水扁執政時期兩岸關係下降的速度更快。如果照此發展下去,未來蔡英文執政的四年甚至是八年的時間內,你對兩岸關係的發展前景有怎樣的評估?

  郭震遠:我最近剛寫了兩篇文章,一篇是《未來四年的兩岸‘統獨’對抗及其前景》,還有一篇是《蔡英文執政後的兩岸關係》,都會陸續在《中國評論》月刊上發表出來。李登輝和陳水扁執政時期,從開始執政到兩岸關係嚴重惡化,以至於沒有回頭路,基本上都有兩年左右的過渡期。他們並不是説一上臺,兩岸就立刻陷入嚴重對抗。

  陳水扁上臺以後,大陸官方的第一反應是聽其言觀其行,在兩年左右兩岸才開始進入嚴重對抗,我們才開始了反“臺獨”反分裂鬥爭。李登輝的時間更長一點,一直到1995年他赴美在康奈爾大學發表演講後,兩岸關係才出現了嚴重惡化。但蔡英文是在就職以後,兩岸關係就迅速惡化,迅速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轉變為新對抗。為什麼這樣?因為蔡英文的“臺獨”動作比李登輝和陳水扁當年又多又急。

  我覺得這裡有一個問題要引起高度重視,我在文章中也專門講過。就是蔡英文上臺後搞的“柔性臺獨”或“和平臺獨”,非常突出的特點就是她把兩岸的“統獨”對抗臺灣島內化。蔡英文在島內搞“臺獨”,搞“去中國化”,搞“文化臺獨”、“教育臺獨”,同時在政治、軍事、經濟上都推進“臺獨”,我認為她就是在強化臺灣“獨立主權國家”的地位,這一點已經不僅是她的兩岸政策,已經成了蔡英文執政的大戰略。

  蔡英文在所有領域都以強化臺灣“獨立主權國家”地位為指導原則,全面地推進這一點。她這樣做明顯是吸取了歷史上李登輝和陳水扁的教訓,李登輝和陳水扁搞“臺獨”是直接和大陸衝撞,比如“烽火外交”、“入聯公投”、“兩國論”、“一邊一國論”等等,但蔡英文知道那一條路已經毫無前途可言,所以她現在的做法就是要強化臺灣“獨立主權國家”地位,把從兩岸“統獨”對抗轉移到臺灣島內的“臺獨”基礎的強化和建設,這一點是非常值得我們重視的。蔡英文大概認為她這樣做大陸拿她無可奈何,但從現在的情況看,她應該多少有些體會,大陸並不是無可奈何,大陸在反“臺獨”上大有可為。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