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陳勤浩:“同胞兄弟”的深層意涵

2015-12-17 15:4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旺報》今日刊載北京清華大學兩岸法政問題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陳勤浩的評論文章,解讀“習馬會”上習近平所説的“兩岸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這句話中“同胞兄弟”的深層意涵。作者認為,這句話似乎還未被藍綠兩黨所領會,其深層內涵實為對兩岸政治關係的務實處理,既是兩岸政治定位論述的新突破,也對後續的臺執政當局釋出善意:只要認同大陸與臺灣同屬一個國家,在國家內部,兩岸可以擱置主權歧見,平等相待,和諧共處。

  文章摘編如下:

  2016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進入倒計時,外界擔憂勝算較大的民進黨若上臺,悠關臺灣未來走向的兩岸關係將陷入困局,幸好上月舉行的“習馬會”,為今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定下“九二共識”之錨。“習馬會”的後續效應還在發酵,但習近平“兩岸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這句話的深層意涵, 似乎還未被藍綠兩黨所領會。

  自從2008年胡錦濤提出務實探討兩岸政治關係以來,兩岸政界學界積極展開探索,臺灣方面多次提出兩岸關係應為兄弟關係,大陸官方似未作正面響應。

  這次由大陸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當面向馬英九闡述這一觀點,是中共歷代領導人中稱臺灣同胞為“兄弟”的第一人,其深層內涵實為對兩岸政治關係的務實處理,既是兩岸政治定位論述的新突破,也對後續的臺執政當局釋出善意:只要認同大陸與臺灣同屬一個國家,在國家內部,兩岸可以擱置主權歧見,平等相待,和諧共處。這次習近平、馬英九以兩岸領導人身分握手言歡,平等互動就是成功例證。

  兩岸論述本是國民黨參選人的強項,但換柱之後朱立倫似忽略了其重要性,至今未見其提出與民進黨有明顯區別的兩岸論述,還是如洪秀柱近日所言:在不該模糊的地方模糊,在不該姑息的地方姑息,一旦被戴上帽子就妥協。洪秀柱雖被換下來,但她參選時提出的兩岸論述深得民心,特別是馬英九兩度參選時提出過,也兩度寫入國民黨黨綱的兩岸和平協議,至今未見朱立倫提及,如何讓沉默良久的深藍民眾發聲支援?

  10月中旬,“獨派”大佬辜寬敏在慶祝90大壽致詞表示:他人生有3個夢,其中一個是希望中國和臺灣能成為友好的兄弟之邦。顯然,這位9旬老者心目中的“兄弟之邦”與習近平所説的“同胞兄弟”,雖同有“兄弟”二字,其本質卻南轅北轍,天差地別。“兄弟之邦”的要害就在這個“邦”字,“邦”即為“國”,“兄弟之邦”即為“兄弟之國”,其宗旨還是要“臺獨建國”。

  古語雲:仁者以大事小,智者以小事大。大陸與臺灣各方面對比懸殊,民進黨以其草莽霸淩的作風處處與大陸13億人民對抗,實在是不太友好;民進黨推出的2016參選人,更自恃勝券在握,決意要吃定兩岸關係,不僅對習近平釋出的善意充耳不聞,視而不見,甚至無端指責“‘習馬會’傷害臺灣民主,框限臺灣未來”,如此傲慢偏執任性自負的參選人,一旦登上大位會把臺灣帶往何種危險境地?用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的話來説,叫做“不寒而慄”。(陳勤浩 作者為北京清華大學兩岸法政問題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