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臺灣選舉背景下的“醒世訓言”
華廣網15日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的文章,分析正為選舉狂歡的臺灣,當下所面臨的社會經濟政治發展的危機與挑戰。針對臺灣兩位教授提出的“四大危機論”,王建民指出,臺灣社會有識之士對臺灣面臨的經濟社會政治問題焦慮萬分,政客們是否意識到臺灣面臨問題的嚴重性?是將選舉重心放在思考臺灣經濟社會發展問題上,還在仍在不停地進行激烈的政治鬥爭與權力爭奪,使臺灣處於發展前景堪憂的境地?
文章摘編如下:
在臺灣整個社會陷入選舉狂歡的同時,不少關心臺灣發展前途的知識分子與企業家對臺灣社會經濟政治發展面臨的危機與挑戰憂慮重重,提出許多建言,可謂是“醒世訓言”,需要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參選人尤其是可能執政者引起高度關注。
日前臺灣兩位教授分別提出兩種不同的“四大危機論”。9月2日,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前行政院政務委員”薛承泰在國民黨中常會報告“未來十年無法回避的問題”,提出未來10年臺灣無法回避的“四大危機”是找不到競爭力、人口老化、年金財務危機與“大學崩盤低薪現象”。10月10日,臺灣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葉銀華在臺灣《聯合報》發表《臺灣的四大危機》文章指出,首先是景氣低迷的經濟危機,其次是地震、颱風引起的“國土”危機,再是年金可能破産的財政危機,最後也是最根本的是人民對臺當局欠缺信心的執政危機。他進一步表示,“損及臺灣發展的四大危機或許不會馬上發生,然而就好像溫水煮青蛙,也好像是慢性病,若未被正視與處理,若四大危機同時引爆,或産生並發癥,後果將不堪設想。這四大危機實值得各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正視,否則即使贏得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四年也會得不到民心”。
儘管兩位學者提出的一些説法,筆者不完全認同,但對臺灣社會經濟的憂慮則是相同的。就如臺灣杜邦公司總裁黃坤煌在9月4日舉辦的臺灣理律律師事務所50週年研討會上提出的“臺灣優勢5年論”:“小確幸不該是臺灣的選項,臺灣優勢只剩5年”,“5年過後,大陸能力提升起來,臺灣將退無可退”。
2015年以來,有關臺灣“五缺”(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才)等問題的討論越來越多。10月21日,臺灣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痛陳臺灣投資環境出現嚴重的“五缺+缺德”的“六缺”問題。其中,“缺德”是指臺灣政黨惡鬥,名嘴亂象,彼此不包容不尊重,為反對而反對,“‘立法院’議事空轉”,重大法案與投資案長期被擱置。他甚至沉痛地表示,“缺水缺電都有解,只有臺灣的政黨問題最無解,讓人非常想逃”,“臺灣年年都在選舉,如果真的避不掉惡鬥,只能出走”。最具臺灣本土企業象徵的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更將缺電與環保抗爭視為臺灣的二大隱憂,對未來産業發展十分擔心,這也是他決定登陸投資的關鍵原因之一。這是臺灣工商界對臺灣經濟環境的憂慮,也是對當前執政者與未來執政者的警示。
11月29日,臺灣知名文化人、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發表《四地進步指標,臺灣殿後——政治正確、白吃午餐為共犯》的文章,批評臺灣當下是“誰當選誰倒楣”、“政治領袖選擇政治正確”,從而造成臺灣的進步緩慢,在大陸與臺港澳四地之中殿後。隨後,臺灣經濟學家馬凱12月12日在《聯合報》發表《“總統”“大選”能搶救臺灣于倒懸?》一文,認為“臺灣正當危急存亡之秋,若不及時搶救,後果不堪設想”;“環目四顧,猶未得見心懷民瘼、目光如炬、足以扭轉臺灣命運之人。但錯過這次機會,恐怕前途茫茫。但願上天垂憐,再給臺灣一次奮起的機會”。
可以説,當今越來越多的臺灣社會有識之士對臺灣面臨的經濟社會政治問題焦慮萬分,發出種種警告,那麼,臺灣的政客們是否意識到臺灣面臨問題的嚴重性?是將選舉重心放在思考臺灣經濟社會發展問題上,還在仍在不停地進行激烈的政治鬥爭與權力爭奪,使臺灣處於發展前景堪憂的境地?(本文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