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褚靜濤:美軍為什麼不在臺灣登陸

2015-10-23 08:5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日本在臺灣50年的殖民統治期間,將臺灣打造成戰爭之島,共建成72處飛機場。

  1941年12月,日本空軍從臺灣的基地發起進攻,轟炸菲律賓美軍。節節敗退中的美軍高層終於認識到臺灣在西太平洋重要的戰略價值,攻克臺灣成為盟軍的目標。

  對於盟軍佔領臺灣後如何處置,美軍內有3種意見:“臺灣可獨立和自治;歸還中國;設立一臨時聯軍託管制,在託管期間,臺灣人民可準備舉行公民投票,決定他們的最後政治命運。”

  1942年,美國陸軍部做出臺灣島戰略測量,1943年陸軍部所屬的空軍和海軍部也開始制定轟炸目標和時間表。美軍擬取得中國同意,“美國單獨軍政管理臺灣,一直到日本投降和戰後總解決為止。”

  日本侵佔了臺灣島、澎湖列島,澎湖列島不是臺灣島的附屬島嶼。對於戰後臺灣國際共管的論調,國民政府堅決反對。美國學者又提出,臺灣島可以交還給中國,但澎湖列島應由美國管理。

  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美、英三國領導人蔣介石、羅斯福、丘吉爾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會議。美國代表在會議公報草案上拒不寫上澎湖列島的名字。經中國代表的一再要求,在定稿前最後一刻才加上澎湖列島。羅斯福與蔣介石私下商定,美軍攻克臺灣後,美軍負責軍事佔領,中國負責行政事務,主權屬於中國。

  12月1日,《開羅宣言》在重慶、華盛頓、倫敦同時發表,明確宣示:“在使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

  美軍為攻克臺灣,實行管治,展開初步準備工作,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海軍軍政學院,設立了一個特別研究中心,成立了“臺灣組”’,草擬了軍事佔領計劃。

  美國麥克阿瑟將軍堅持要回到菲律賓,計劃從南方向北跳島進攻,直驅呂宋島。海軍上將尼米茲主張直接攻克臺灣和中國大陸沿海地區,為攻擊日本本土鋪平道路。

  美軍佔領臺灣後,可將日本西太平洋戰場補給線攔腰斬斷,掩護向日本本土移動的軍艦,也可作為空襲日本本土的基地,以癱瘓日本在中國大陸的所有軍事行動。1943年底,海軍軍部著手加強對臺灣攻擊的準備,制定“鋪道”計劃。

  臺島面積3.6萬平方公里,日本苦心經營近50年,駐紮近20萬精銳的日本陸海空軍,美軍若強攻臺灣,勢必曠日持久,損失慘重。1944年10月,美軍決定優先攻克呂宋、琉璜島、琉球群島,“鋪道”作戰計劃暫緩。尼米茲受命迂迴臺灣,爭取在1945年3月1日前,攻克琉球。

  1944年日軍打通大陸交通線,直接威脅美軍在中國西南地區的空軍基地。為減弱駐臺日軍的襲擊力量,1944年10月,美國第三艦隊連續轟炸臺灣各地,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豐田副武在臺灣指揮作戰,展開了臺灣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空戰。

  日本人曾誇耀臺灣是帝國炸不沉的航空母艦。美軍對臺灣實施大規模轟炸。1944年10月12日,連續轟炸一星期。1945年1月3日至8月12日,各重要城市尤其飛機場、軍事設備、港灣、船舶等經常遭受轟炸,損毀嚴重,來襲的美軍戰機共15908架次,投下炸彈84756枚、燃燒彈35463枚,共計120219枚(每枚5至500公斤不等)。

  全島共有11市受轟炸影響,都市功能完全喪失的有基隆、新竹、嘉義、臺南、高雄5市。都市機能喪失一半的有彰化、屏東、宜蘭、花蓮港4市。都市機能喪失三分之一的是臺北市,勉強保持都市功能的僅臺中市。轟炸時期,全島死6100人,失蹤435人,重傷3902人,輕傷5335人,死傷共計15772人,受損害者277383人。

  美國空軍對臺灣展開連番大規模轟炸,集中襲擊機場、軍火庫、軍營,以及海港、工廠、鐵路交叉點。美軍的潛水艇徘徊臺灣附近海面,切斷臺灣與日本本土的航線,臺灣米糖難以外運,經濟幾近崩潰。

  1945年1月,美軍攻克了馬尼拉,3月攻佔了琉璜島,6月攻佔琉球,進逼日本本土。北方的沖繩與南方的菲律賓完全被盟軍控制,臺灣淪為孤島,與日本本土失去聯繫。日本敗亡只是時間問題。

  國民政府成立臺灣調查委員會,關於戰後臺灣的接收集中于行政方面,設想盟軍攻克臺灣後,建立軍政府,由中國負責行政方面的事務。臺調會所有的計劃均為“接管”、“接收”臺灣,而不是“攻克”、“佔領”臺灣,就是期待美國落實《開羅宣言》。

  1945年7月26日,美、中、英三國發佈《波茨坦公告》,第八條宣佈,“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公告堅持《開羅宣言》的原則,維護了中國人民的權益。8月15日,日本天皇廣播投降詔書,接受《波茨坦公告》。

  因佔領日本的任務十分繁重,美軍臨時調整作戰計劃,決定不在臺灣登陸,改由中國政府派軍隊接受臺灣日軍投降,臺灣立即歸還給中國。8月17日,麥克阿瑟以聯合國最高統帥發佈第一號命令,規定“在中華民國(東三省除外)臺灣與越南北緯十六度以北地區內之日本全部陸海空軍與輔助部隊應向中國戰區統帥蔣委員長投降”,明確了將嚴格履行開羅會議以來的有關國際承諾、臺灣立即由中國接收的安排。

  1945年10月25日,臺灣光復,回到祖國的懷抱。在美軍的協助下,中國政府派國民革命軍第70軍在基隆登陸,派第62軍在高雄登陸,恢復行使主權。(作者:褚靜濤,歷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