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王建民:蔡英文要建立怎樣的“常態化兩岸關係”?

2015-04-22 10:4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日,成為代表民進黨參選2016台灣地區領導人的蔡英文,發表“找回自信,點亮臺灣”演講,提出“下一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必須要肩負‘超越既有國共關係框架、建立常態化兩岸關係’的使命”。華廣網21日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的文章指出,蔡英文兩岸論述的立足點是批判兩岸關係發展現狀,其論述是非常荒謬與矛盾的,蔡英文一方面將“維持兩岸現狀”作為重新執政後處理兩岸關係的基本原則,另一方面卻完全攻擊與否定兩岸關係現狀,要改變兩岸關係現狀,這種漏洞百齣與矛盾重重的論述,無法自圓其説,連騙人都不會,太低能。

  全文摘編如下:

  4月15日,民進黨中常會正式提名蔡英文代表民進黨參加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隨後,蔡英文發表“找回自信,點亮臺灣”演講,提出“下一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必須要肩負‘超越既有國共關係框架、建立常態化兩岸關係’的使命”。那麼,蔡英文究竟要建立怎樣的“常態化兩岸關係”?

  蔡英文兩岸論述的立足點是批判兩岸關係發展現狀。一再強調兩岸關係不是國共關係,這是民進黨與蔡英文近年來攻擊執政的國民黨處理兩岸關係的最重要論述,也是“污名化”國民黨的重要手段。隨著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到來,蔡英文進一步強化這一論述。4月9日,她提出“維持兩岸現狀”是民進黨處理兩岸關係的基本原則的同時,攻擊兩岸關係不是國共關係。4月12日,蔡英文又表示,在國民黨當局執政的這段時間,感覺到國民黨和中國大陸尤其是共産黨之間作了一個協議之後,再用各種方式操作,要求臺灣人民接受,因此強調“兩岸的關係不是政黨對政黨的關係,而是‘政府對政府’的關係,這個才是我們共同期待的”。接著在4月15日,正式獲民進黨提名參加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後,蔡英文再次表示,臺灣的“對外關係”最愛注目的是兩岸問題的處理,“兩岸關係不是國共關係,未來也不會是民共關係”;民進黨處理兩岸關係的基本原則就是“維持兩岸現狀”;未來無論是哪一個黨執政,兩岸關係都必須以人民的意志為依歸,“下一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必須要肩負“超越既有國共關係框架、建立常態化兩岸關係”的使命。

  蔡英文的論述是非常荒謬與矛盾的。國民黨是執政黨,國民黨執政當局處理與大陸的關係,當然是兩岸關係,不是單純的國共關係。就像民進黨過去執政,間接與大陸協商“臺商春節包機”等事宜,但不能説此時的兩岸關係就是民共關係。特別是蔡英文一方面將“維持兩岸現狀”作為重新執政後處理兩岸關係的基本原則,另一方面卻完全攻擊與否定兩岸關係現狀,要改變兩岸關係現狀,這種漏洞百齣與矛盾重重的論述,無法自圓其説,連騙人都不會,太低能。

  民進黨一旦執政,兩岸關係何去何從,外界當然關注。蔡英文提出“建立常態化兩岸關係”,但會是何種“常態化的兩岸關係”,卻沒有明確告訴大家。是建立穩定、健康、和平及經濟合作大發展的“常態化兩岸關係”,還是動蕩、緊張與危機重重的“常態化兩岸關係”?如果是前一種“常態化兩岸關係”,當然是人們期待的,嚮往的,但依蔡英文強硬的“臺獨”政治立場與“逢中必反”的政治心態,這種“常態化兩岸關係”是永遠無法實現的,只能是騙人的鬼話。她所謂的建立“常態化兩岸關係”,前景只能是緊張的,是動蕩不安的,是危險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年初全國兩會期間明確表示,“如果兩岸雙方的共同政治基礎遭到破壞,兩岸互信將不復存在,兩岸關係就會重新回到動蕩不安的老路上去”。蔡英文堅持強硬的“臺獨”立場,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之間或民共之間根本沒有基本的政治互信,意味著民進黨重新執政,兩岸關係必將“重新回到動蕩不安的老路上去”。兩岸兩會制度化協商必將中斷,兩岸事務主管部門的互動必將無法進行,兩岸經濟合作必將受到衝擊,而且因蔡英文與民進黨會持續推動“去中國化”的“臺獨”活動,尤其是採取“切香腸式”的“柔性臺獨”活動,兩岸關係的緊張與危機必將加劇。難道這就是依蔡英文期待建立的“常態化兩岸關係”?

  可見,堅持“臺獨”立場與不承認“九二共識”的蔡英文若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民進黨若執政,所建立的“常態化兩岸關係”,將是一種動蕩不安的“常態化兩岸關係”,是包括臺灣絕大多數民眾在內的兩岸人民不願看到的一種“常態化兩岸關係”。蔡英文該清醒了,不要再自欺欺人了,不要再用低劣手段玩弄文字遊戲了。(王建民,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