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李家泉:與民進黨朋友探討“四個問題”

2015-02-10 08:1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10日發表臺灣問題專家李家泉的評論,李家泉説,這篇文章已經考慮很久了。原打算寫成《民進黨的“八個誤區”》,後來改成《願與民進黨朋友探討的“八個問題”》。這八個問題,是聯繫歷史和現實來談的,有內在聯繫,也有歷史和現實意義。但嫌太長,故分成兩篇,本篇探討的是四個問題。

  (一)關於大陸與臺灣的關係。這實際上是想探討兩個問題:一是,臺灣是不是中國的一個部分;二是,“臺獨”是“天然成份”還是後天造成。然後再説一下弄清這兩個問題的意義。

  筆者認為,臺灣本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不必談得太遠了,諸如什麼三國時期、隋煬帝時期和元朝時期,臺灣和大陸有過什麼關係;即使從鄭成功趕走荷蘭殖民者開始,其中除了日本侵略者割據50年外,其餘都是在中國人管轄之下。近四百年來,臺灣一直是以漢族為主體的社會,長期保持著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字和風俗習慣。然民進黨人,一直不認同中國是祖國,認為“臺灣人非中國人”,這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筆者一直懷疑,這是不是日據時期“皇民化”洗腦,以及李扁時期“去中國化”(包括修改教科書)的教育所致。要不然怎麼會“數典忘祖”呢?這對臺灣年輕一代人的影響實在太大了。年輕人的“臺獨”思想,決不是蔡英文女士所講的“天然成份”,而是後天環境和人為造成的傷害。

  問題很清楚,如果臺灣“非中國”,臺灣人“非中國人”,那《馬關係約》割讓臺灣給日本時,為什麼一定要當時中國的清朝政府簽字?日本佔據臺灣後為什麼要搞“改名換姓”的“皇民化”運動?日本宣佈投降前夕的《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為什麼要明確指出要讓臺灣、澎湖(包括附屬島嶼)歸還中國版圖?抗戰勝利、日本投降時,全體臺灣同胞為什麼那樣熱烈地歡呼回歸祖國?國民黨政府接收工作的缺失不能改變歷史事實。

  至於現今的兩岸關係,別的也不説了,只是想説一下未來怎麼辦?我很欣賞朱立倫在給習近平復電中説的四個字,即“求同尊異”。臺灣與大陸雖然都是中國,但分割太久了,各方面的差異太大,只能在“一個中國”框架下,求同尊異。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雖然沒有提出“求同尊異”這個概念,但已經有了這個內涵,但願不要再將“一國兩制”妖魔化了。

  (二)應把清政府與人民區分開。一般都認為,“臺獨”最早的根子還是馬關條約。綠營學者曾著文説,是中國政府拋棄了臺灣,是它割斷了臺灣與中國的“臍帶”。這當然是當時清政府犯的大錯,但決不能代表中國人民。全體中國人民都是反對的。

  馬關條約的簽訂,是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當清政府割地求和的消息傳出時,全國譁然,到處都是憤怒和抗議聲。當時包括臺灣在內的赴京會試舉人康有為、梁啟超等一千二百多人舉行大會,要求廢棄條約,遂有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公車上書”之舉,痛斥清朝當局所謂“京師為重,邊地為輕”的荒謬言論。

  自日本侵略者割據臺灣之後,中國人民始終沒有忘記這個恥辱。一位中國僑居海外的詩人曾著文稱,“祖國母親的兩滴眼淚,一個是香港,一個是臺灣”。筆者記得在抗戰期間,從小學到中學,每一次紀念會,人們都誓言一定要光復包括臺灣在內的所有中國失土。抗戰勝利,日本投降了,願望實現了,但歷史教訓不能忘記。尤其是,兩岸至今未能實現統一,也是外國勢力阻撓所致,這就更加需要引為警惕和戒備。

  中國大陸為什麼一定要堅持統一?説白了,就是一句話,十多億人民的感情問題。儘管民進黨人不認同中國,但大陸人還是視之為同胞。希望包括綠營在內的全體臺灣同胞,能夠體諒和理解中國大陸人民的這種同胞感情。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