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張冠華:中韓FTA對臺衝擊不是嚇唬人

2014-12-01 09:4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報道,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張冠華日前出席清華大學首屆兩岸論壇並接受中評社記者訪問表示,兩岸服貿和貨貿遲于中韓FTA已成事實,臺灣在時機的錯失上恐怕已經要付出一定代價。希望臺灣能夠抓緊時間,否則待中韓FTA全面實施後,臺灣經濟會受到更大的衝擊。

  張冠華説,如果認為中韓FTA的衝擊是嚇人的話,那麼過一兩年後再回頭看就會知道到底是不是嚇人了!他指出,同樣的産品,臺灣有關稅,韓國沒有關稅,在大陸市場上的競爭力高下立判。另外,在服務業合作方面,中韓的開放度很高,韓國服務業一旦在先入大陸市場就會對未來臺灣服務業再進來造成衝擊。這不是嚇人,這是一個事實。

  張冠華説,由於韓國是臺灣海外競爭最強的對手,兩地有三分之二的産品都是重疊的,中韓FTA對臺灣島內經濟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他説,大陸是一個新興的內需市場,如果兩岸服貿得不到順利推動的話,對臺灣衝擊會非常大。所以,我們也看到中韓FTA簽訂後,臺灣政界和工商界面臨著很大的壓力。但迄今為止,還沒有看到臺灣民進黨在這個問題上做出新的姿態,這也為臺灣ECFA進程增添了新的壓力。這種壓力能不能轉換成一種共識很高的動力,目前仍不好説。

  臺灣方面陸委會副主委林祖嘉日前在兩岸貨貿協議説明會上表示,“簽的早不如簽的好,希望臺灣與大陸簽署的貨貿協議內容絕對不能比韓國差。”對此,張冠華認為,不能簡單地把貨貿協商歸結為大陸的讓利,而是要看最後雙方能不能産生共同的意見,這需要一個過程。當然,“又早又好”自然最好,但如果只是“簽得好”而時間推遲太久的話,時機和優勢也會喪失很多。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