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張冠華:中韓加快商談 臺灣需抓緊

2014-04-21 15:5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據香港中評社報道,“第六屆兩岸經貿論壇——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實踐與理論創新”于4月19日在天津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張冠華在論壇中發言表示,在全球經濟再平衡和亞太區域經濟合作進程加快形勢下,兩岸應加快推進經濟一體化進程,積極共同參與亞太區域經濟合作進程,以更好應對全球變局的衝擊。

  張冠華表示,兩岸應以推動經濟一體化的更高目標與視角佈局,逐步構建共同大市場,以擴大兩岸市場內部需求,注入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在推動經濟一體化和各自經濟轉型中探索和確定彼此功能定位,促進兩岸産業合理分工整合佈局,增加宏觀經濟政策與産業政策的協調與對接,實現彼此包容和均衡發展,才是應對全球經濟變局、解決兩岸經濟關係面臨的深層問題、走出“深水區”之道。

  張冠華認為,東亞地區經濟通過構建一體化的區內開放體系,可以擴展區內經濟增長的空間。從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經濟利益、難易程度等因素看,加快推動ECFA後續主要協議的商談與實施,加快兩岸經濟一體化進程,應成為兩岸的優先目標。因此,以推動兩岸經濟一體化為雙方優先目標,應作為促進兩岸經濟轉型升級、全面解決兩岸經濟關係面臨深層問題、共同參與亞太區域經濟合作的基石。

  接著,張冠華指出四點推動兩岸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意義:

  一是兩岸互為最重要貿易、投資夥伴,且已簽署ECFA,推動兩岸經濟一體化已具備良好的市場基礎與制度化、機制化平臺。目前中國大陸正加快進行RCEP、中日韓FTA尤其是中韓FTA的商談,東亞各國尤其是韓國,著眼于擴大進入中國這個東亞最大的市場,將與中國簽署FTA置於更重要和優先的位置。如果兩岸能夠儘快完成ECFA後續主要協議的簽署並和實施,對臺灣先行擴大大陸市場具有重要意義。

  二是推動兩岸經濟一體化,更有利於兩岸增加應對全球經濟再平衡衝擊的能力。對於大陸而言,通過兩岸經濟一體化特別是服務業合作,有利於促進大陸現代服務業發展,而發展現代服務業是未來大陸擴大內需、優化産業結構的重要結合點,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意義重大。

  三是推進兩岸經濟一體化進程,有助於解決兩岸經濟、産業與貿易結構趨同而産生的競爭性問題。推動兩岸高水準的經濟一體化,將大大提高市場機制對兩岸要素配置、産業佈局的主導性作用,實現兩岸産業鏈的優化佈局合作,有利於建構協調兩岸宏觀經濟政策與産業政策的機制與平臺,促進兩岸産業合理分工體系的形成。

  四是兩岸經濟一體化更有利於臺灣參與亞太區域經濟合作。兩岸經濟一體化進程將不同於兩岸參與的其他區域經濟合作,有明顯的兩岸特色。推動兩岸特色的經濟一體化進程,在促進兩岸經濟轉型升級的同時,也為兩岸參與開放程度更高的亞太區域經濟合作進程提供一定的準備期和緩衝期,臺灣並可通過大陸參與相關的區域與次區域合作。

  張冠華最後指出,在兩岸經濟一體化達到一定水準後,兩岸可以適當方式共同參與亞太區域經濟合作,這也有利於兩岸攜手在區域經濟合作和全球新經貿規則制訂過程中獲得更有利的地位。

  “第六屆兩岸經貿論壇——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實踐與理論創新”由中國世界經濟學會主辦,南開大學跨國公司研究中心、臺灣經濟研究所、國際經濟研究所承辦。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