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楊平:民進黨在兩岸關係上難有積極作為

2014-07-24 08:4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英文再次出任民進黨主席後,民進黨如何處理兩岸關係一直備受外界關注。華廣網23日刊載江蘇省臺灣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平的文章指出,從近日民進黨召開的第16屆第一次“全代會”顯示的相關訊息來看,政治權謀意味濃厚,在兩岸關係方面難有作為、難有期待。

  全文內容如下:

  蔡英文于5月下旬出任民進黨主席後,在兩岸關係方面的確是有所動作,比如重視民進黨兩岸事務方面的人事佈局,適度修正“逢陸必反”的一貫立場,有意加強對大陸的訪問與交流接觸,展現出一些新氣象,也讓外界對該黨有所期待。然而,從近日民進黨召開的第十六屆第一次“全代會”顯示的相關訊息來看,該黨前期的種種動作完全是策略性的,政治權謀意味濃厚,在兩岸關係方面難有作為、難有期待。

  由前民進黨“立委”陳昭南、郭正亮、“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前“陸委會”副主委童振源等人起草,由民進黨黨代表許錦構、易錦隆擔任提案人,透過40多位黨代表聯署提出了“凍結臺獨黨綱”案,希望在“全代會”討論處理,正式凍結民進黨黨綱第一條“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臺灣共和國”。提案提出後,在島內社會引起巨大反響,也讓各界對民進黨的轉型有所期待。然而處理結果卻十分糟糕、令人失望,蔡英文為了避免引發黨內反彈、加劇黨內矛盾鬥爭,以“進行黨職選舉、時間緊迫”為由,甚至未讓黨綱修正提案人上臺發言,就以冷處理手法,草草決定將“凍獨”與“反凍獨”提案一併送交中執會處理,基本上是“臺獨黨綱”未能凍結,“凍獨”提案倒被“冷凍”起來,不予處理。

  不僅如此,蔡英文及前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等人明確否認“凍獨”提案的積極意義。蔡英文公然表示“臺獨黨綱”是民進黨創黨時期所揭示的目標,也是這一代民進黨人及臺灣人民的追求與理想,隨著臺灣的民主化,“我們建構了深厚的‘臺灣意識’,這個認同臺灣、堅持獨立自主的價值,已經變成年輕世代的‘天然成分’,這樣的事實、這樣的狀態,如何去‘凍結’?如何去‘廢除’?”蘇貞昌在參加“全代會”後受訪時聲稱,“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但是臺灣最高的共識,也是民進黨基本立場,黨要讓各界清楚立場,才不會誤解、另生紛擾。他指稱,政黨最重要是堅守立場,要把自己的信念讓全民知道,而不是靠化粧、靠變粧,這樣不但騙不到選票,反而會更讓人看不起。他強調,黨應該要清清楚楚,這跟做人要正派、清楚、誠實,是一樣的道理。民進黨政治人物的這些言論均明確表示出反對“凍獨”的態度,也就是堅持“臺獨”立場不動搖。如此的民進黨,在兩岸關係上自然難有作為。

  蔡英文在“全代會”上談到將“凍獨”提案交由中執會研處時,再次突出強調堅持“臺灣前途決議文”的立場。蔡表示,將這些提案交付中執會研處,“這並不代表民進黨在相關問題上沒有共識,在1999年的‘臺灣前途決議文’,就已經對臺灣‘主權’、對臺灣前途,還有兩岸關係做很多論述,這到現在還是民進黨的共識,也某種程度是臺灣社會最大共識。我們也相信在這基礎上,尤其是2300萬人來決定臺灣前途這件事情,是不變的價值跟原則。”由此,民進黨對之前在兩岸關係方面的一些動作定了性,其對待兩岸關係的態度、立場又回歸原位。聯繫蔡英文最近所稱,説什麼大陸最怕“押錯寶”,只要民進黨年底“九合一”選舉大勝,大陸就會朝向民進黨方向來調整。這既體現出蔡英文在兩岸關係方面的盲目自信,也説明蔡英文對大陸反“臺獨”堅定立場的無知,又或許是國民黨陷入困境,蔡英文信心大增,對改善與大陸關係感到無足輕重。這些都説明現今的民進黨並不真正重視改善、發展與大陸的關係,而蔡英文、民進黨的這種認知也無法改善、發展與大陸的關係。

  蔡英文在“全代會”上對“凍獨”提案的“冷凍”處理,應該説也有黨內“基本教義派”的強大壓力。“凍獨”案提出之初,黨內“基本教義派”就反彈強烈,多予看衰:有的明確反對“凍獨”,表示“臺獨黨綱”是民進黨的價值,如果只為了和大陸交流而改變,就是“自我矮化”,更別談執政了,民進黨不能背棄人民,提案“凍獨”是錯誤的判斷;有的認為現在討論凍結“臺獨黨綱”意義不大,民進黨從“臺獨黨綱”一路演進,後來透過“臺灣前途決議文”等後續論述與時俱進,已一定程度地取代“臺獨”黨綱,沒必要再處理,感覺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有的甚至針鋒相對地提出“實踐臺獨黨綱”案抗衡“凍獨”案,民進黨籍臺南市議員蔡旺詮夥同多名黨代表連署向“全代會”提案要求“實踐臺獨黨綱”,指責“凍獨”提案會讓國際社會誤以為民進黨要放棄“臺獨”,表示要堅決予以抵制。這些都使得“全代會”前民進黨內就已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反對“凍獨”的聲浪。可以預見,在“基本教義派”的強力掣肘下,民進黨未來要真正實現兩岸政策轉型恐非易事。(楊平,本文作者為江蘇省臺灣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