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楊平:民進黨借核四議題謀取政治利益

2014-04-30 10:4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針對島內近日掀起的新一輪反“核四”浪潮,馬當局宣佈核四封存停工。華廣網今日刊載江蘇省臺灣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平的文章指出,民進黨的反核行為,本質上還是政治操作,叫嚷“終止核四”只是其謀取政治利益的手段。

  全文內容如下:

  前民進黨主席、臺灣反核知名人士林義雄日前發表公開信表達強烈反對核四立場,並決定以無限期絕食方式要求當局停建核四。民進黨聞風而動、積極響應,採取諸多措施,加大對核四議題的操弄力度,在島內掀起了新一輪反“核四”運動。民進黨真的是像其所説那樣,是為老百姓考慮、害怕核災給臺灣帶來嚴重後果、以致于特別在意核四的終止嗎?答案無疑是否定的,民進黨的行為本質上還是政治操作,叫嚷“終止核四”只是其謀取政治利益的手段。

  民進黨對核四態度反覆,彰顯投機性。“反核”是民進黨建黨的所謂兩大“神主牌”之一。因此,民進黨一貫主張“無核家園”,反對興建核四。不過,回溯過往,民進黨的“反核”立場也並非鐵板一塊、十分堅定,在核四存廢問題上,也是態度反覆。

  2000年5月,臺灣地區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上臺執政,為彰顯其反核立場,當年10月民進黨執政當局倉促宣佈停建核四,結果引發一場巨大政治風暴,4個月內又被迫宣佈復工。在近日的“馬蘇會”上,馬英九還以此批評民進黨態度反覆,指出當年蘇貞昌任“行政院長”時,曾為核四追加預算448億元新台幣;時任“行政院”副院長的蔡英文還曾親臨核四工地要求“如期如實完工”。已決定角逐下任黨主席的蔡英文對此解釋説:當初復工是因為社會反核力量不足。這可謂“不打自招”,至少説明瞭兩個問題:一是當初民進黨停建核四完全出於一黨之私,並無足夠的民意支援,未考慮臺灣的實際需要,以政黨價值觀淩駕於臺灣經濟建設之上,結果導致社會不穩、動蕩;二是這番話正好又反過來證明民進黨在核四議題上是政治操弄和作秀。政黨的價值、理念應是一個政黨的靈魂及生存之本,是不能隨意變更的,民進黨卻隨社會外力作用而輕易改變政黨理念,也揭示其反核動機不純,核四存廢之間全為一黨選舉私利考慮。在當前就是想借廣泛的民怨加大“打馬”力度,累積社會動員能量,為民進黨打贏年底“七合一”選戰、最終奪回臺灣地區執政權奠定基礎、創造條件。

  事實上,蘇貞昌在2011年與蔡英文爭奪2012黨內出線權時,曾就核四問題表達過很實際的意見。針對蔡主張在2025年讓三座現有的核電廠如期退役、新建的核四不商轉,蘇貞昌表達了不同看法,認為民進黨執政時倉促不理性的停建核四,讓臺灣社會遭受重大打擊,現今如果為了理想而倉促喊出口號,最後又無法施行,恐怕無助於建立社會互信;蘇貞昌當時強調核四是否停建或商轉,不但要尊重專業,也要從“國家”經營的角度思考,不能“站在田邊,涼涼的講”,否則搞到最後,反而讓民眾無法生活,那就悖離初衷。然而現今的蘇貞昌因為有了新的政治需求,態度也是180度的大轉彎,這也揭示出民進黨反核的虛偽性。

  臺當局的決定基本滿足了民間反核要求,民進黨應適可而止。林義雄採取激進手段,以無限期絕食呼籲停建核四,臺灣社會的反核力量快速蓄積,如一旦爆發,力道絕不亞於剛剛落幕的“太陽花學運”。馬當局、國民黨深深感受到反核的巨大壓力,不敢有半點懈怠,不得不全力應對。國民黨27日舉行縣市首長會議,馬英九、“行政院長”江宜樺與15名黨籍縣市首長達成兩點共識:一、核四一號機不施工只安檢,安檢後封存,核四二號機全部停工;二、“行政院”承諾儘速召開能源會議,以確保未來供電無虞。

  馬當局、國民黨方面的做法可説是“仁至義盡”,兼顧到多方因素。一方面,“封存”核四,等同核四不運轉,這與林義雄主張停建核四的結果是一致的,林應可以由此停止絕食;另一方面,核四投入已近3000億元新台幣,現今已完成98%的工程,建完封存,未來若電力供應嚴重不足,一旦需要,可隨時啟動。這樣的決定可説是目前最理想的處理方式,照理民進黨應適可而止、沒有理由再鬧下去。可民進黨卻偏偏還是不依不饒,繼續煽動民間反核力量進行無理抗爭。這只能進一步暴露出民進黨是在借反核議題進行政治操作,反核是假,謀取政治利益是真。

  民進黨要求降低“公投”門檻,用心險惡。25日,蘇貞昌在同馬英九的會談中,除要求立即停建核四外,還要求降低“公投”門檻。蘇貞昌指責現行的“公投法”門檻太高,是“鳥籠公投”,不適用在核四議題上,並以過去6次“公投”均告失敗的案例加以印證,説什麼過去“公投”有700多萬票支援卻無法通過,陳水扁640多萬票卻能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蘇主張出臺“核四公投特別條例”以降低“公投”門檻,將現行的達到二分之一的投票權人投票、半數同意的“公投”門檻改為“至少要超過投票權人的25%同意或不同意,核四‘公投’結果才能成立”。

  蘇貞昌對“公投法”的指責完全沒有道理,正如馬英九回應所稱,現行的“公投法”是在民進黨執政時期通過的,當時執政的民進黨及在野的國民黨、親民黨、臺聯黨對此都有共識,且最初提案人也是前民進黨籍“立委”蔡同榮,“他提出來就是這個案,到結果也是這個案,四個黨都同意這個案”,這麼高的共識,現在要為一個議題改變顯然不妥,況且是爭議巨大的公共政策,如果用較低門檻就通過,會有後遺症,正當性不足。馬英九還以“核四公投的高民意”對蘇貞昌進行了駁斥,表示從過去1年多的情況看,所有民意調查均顯示,如果要核四“公投”,6成以上民眾表示會投票,明顯高於“公投法”規定的“二分之一的投票權人投票”的門檻,顯見根本不存在高門檻問題。

  馬英九説得很有道理,民進黨卻聽不進去。民進黨仍然想要借核四“公投”將“公投法”撕開一道口子,一旦門檻降低,就為未來操弄“統獨公投”洞開方便之門,也為之過關創造了條件。難怪馬當局、國民黨方面寧願封存核四,也不在降低“公投”門檻問題上退讓半步。(本文作者為江蘇省臺灣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