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許川:影響服貿協議審議進程的三大因素

2014-04-10 07:4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學運群體表示佔據“立法院”活動將於4月10日結束,目前,“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版本到底為何?服貿協議能不能順利通關?皆是未知數。華廣網9日刊載臺灣問題學者許川的評論文章分析影響服貿協議進程的三大因素。

  全文摘編如下:

  臺灣“立法院長”王金平6日突然到“立法院”探視佔據議場已20天的學生,他併發表聲明表示,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完成“立法”前,將不再召集“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相關黨團協商會議。7日,馬英九亦發表聲明表示正面看待王金平的看法,認為王的看法與臺當局的主張並不衝突。在馬、王紛紛表態的情勢下,學運群體也宣佈此次佔據“立法院”活動將於本週四晚6時結束。現在的問題是,“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版本到底為何?服貿協議能不能順利通關?皆是未知數。目前看來,有三大關鍵因素將影響服貿協議審議的進程:

  第一、馬當局的宣導力度。眾所週知,此次所謂“太陽花”學運,是被別有用心之人操作和利用。其最大的罩門和盲點在於,許多學生和民眾對服貿內容不知情、不了解,只是遭受到民進黨及其青年支援者的操弄、煽動和擺布。馬當局前期對服貿協議的宣導可能確實有不夠到位的地方,才給民進黨留了空子,讓其有機可乘。因此,馬當局應汲取教訓,不應因為所謂“反服貿”勢力的施壓而有所退卻,而是更應該迎難而上,通過各種渠道加強服貿宣導、疏解民憂。這樣馬當局和國民黨就可能重新掌握主導權,兩岸服貿協議也才可能在立法機構早日獲得通過。

  第二、王金平的態度。自“太陽花學運”爆發至今,臺“立法院長”王金平在服貿問題立場上始終與國民黨、馬當局不是一個步調。前不久,隨著王金平在黨籍案一審中的勝訴,王金平方面更加“特立獨行”,其言行跟國民黨中央的指向格格不入,使得立法機構黨團協商次次受挫、屢屢流局。馬、王二人頻頻過招、你來我往,更加增加了此次學運的複雜性。不難看出,“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以及兩岸服貿協議的相關爭議能否得到較好、儘早解決,王金平的態度和動作是一個重要因素。

  第三、臺灣工商界的作為。毋庸置疑,服貿協議在臺立法機構審議進程嚴重受阻,將不可避免地給臺灣工商界造成巨大傷害和損失。在下一步服貿協議的審議過程中,臺灣工商界人士如果能夠加大對服貿協議的公開支援力度,將有利於壯大“挺服貿”的聲勢,有助於減少服貿通過的阻力。

  服貿爭端遲早都要解決。就當前而言,儘管學運已處在收尾階段,但對於採用哪種“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版本,目前各方尚無共識。往後,國民黨和民進黨在立法機構還會不斷展開攻防,服貿協議能否在本會期審查通過尚難預料。相信通過馬當局加強宣導和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的持續努力,以及臺灣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的共同呼籲,將有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認識到,兩岸服貿協議是一份有利於臺灣經濟發展、有利於臺灣民生改善的好協議,也是一份有利於兩岸經濟合作、有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好協議,應該讓它早日通過、早日造福兩岸同胞。(許川,作者係臺灣問題學者)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