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張亞中:文化融合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

2013-12-03 08:1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致辭。(圖片來源 香港中評社)

  “推動兩岸文化融合”研討會11月30日在宜興大覺寺舉行,作為主辦單位之一的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致辭認為,“文化融合有助於未來的經濟統合及政治統合。缺少文化融合,兩岸的經貿與政治關係將有如沙中建塔,不僅不易,亦極為脆弱,禁不起任何的風雨。”

  張亞中説,兩岸關係從2008年起進入大交流與大發展的階段,迄今為止兩岸已經簽署十九項經貿交流協議,每年大陸游客也超過了二百萬人次,成果堪稱巨大。但是,迄今為止,兩岸政治性的協議,包括和平協議與軍事安全機制幾乎已經不太可能簽署,兩岸服貿協議不僅卡在“立法院”,連兩岸文化協議也沒有任何簽署的跡象。這五年以來,兩岸似乎僅有物質性的交流,而缺乏有關涉及強化認同的互動,也沒有建立任何強化認同的機制,致使臺灣民眾在兩岸未來發展及身分認同上,與大陸民眾的差距相較于2008年以前,並沒有縮小的現象,反而有繼續擴大的趨勢。

  張亞中指出,關心兩岸和平發展並非僅是政府或政黨之事,兩岸民間也有責任與權利來推動。目前兩岸統合學會與大陸相關機構已分別兩岸、涉外、軍事、海洋等議題上均進行密切的合作,並舉辦研討會,尋求解決爭議與增進相互了解的共識,今天與孔子基金會及中評社舉辦的“推動兩岸文化融合研討會”是兩岸統合學會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的第五個面向,也是兩岸關係最根本的面向。

  兩岸統合學會對於兩岸和平發展期應有的政治合情合理安排是“一中三憲、兩岸統合”,主張兩岸在主權的宣示上是重疊,因此應該共同承諾不分裂整個中國的主權,在治權上應該相互接受對方的憲政治權。在立場上,我們是國家統一綱領的擁護者,在論述上,我們希望豐富“國統綱領”中程階段應有的內涵,並填補中程階段與遠端階段的不足。

  張亞中説,“國統綱領”的基本立場是“反對分離”,我們亦做此主張。“國統綱領”的中程階段主張“兩岸應建立對等的官方溝通管道”,這意味著兩岸可以“治權互不否認”,也可以解釋為要“相互接受彼此治權”。國統綱領的遠端為“協商統一”階段,這等於兩岸在相互接受治權後,就直接進入協商統一的階段,過程中缺少一個“合”的機制設計。兩岸統合學會認為,從“分治”到“統一”如此快速的跳躍不僅不符合現實政治的可能路徑,也缺少一個深化、廣化、強化、鞏固兩岸關係的過程。從“分治”到“統一”應該是個統合階段。沒有“統合”階段,“分治”階段可能成為“永久維持現狀”的階段。因此,如果從主權與治權的角度來為兩岸設定路徑,兩岸統合學會認為,可以“反對分離、接受分治、推動統合、共議統一”為箴言。

  兩岸關係是一個“合中有分、分中求合”的過程。因為兩岸主權宣示重疊,所以目前主權是“合”,因此“反對分離”。第一個“分”與第二個“分”字表示兩岸治權的分,最後一個“合”字是指治權的合。“合中有分、分中求合”的過程就是“反對分離、接受分治、推動統合”。

  簡單地説,兩岸不太容易從“分治”直接跳到“統一”,中間必須經過一個“統合”階段,兩岸統合學會所有的努力就是為這個統合階段建立論述與推動可操作的建議,以強化及鞏固兩岸的認同為首要目標。

  張亞中説,有些事情,例如兩岸政治定位、國際共同參與、軍事安全等,必須仰賴兩岸當局達成和平協議後才能順利開展,但是有些事情,例如文化議題,兩岸民間可以推動的空間很大,因此,今天三個主辦單位特別邀請各位一起就“推動兩岸文化融合”一事交換意見。

  做為主辦一方,為這次會議,我們做了豐富的準備,提出五個提案,包括:第一、發行中華卡以強化兩岸的身分認同;第二、兩岸使用同樣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第三、兩岸高中國語文課程教材內容,一半以上相同;第三、推動兩岸文字趨同化;第五、推動兩岸民間共同編撰寫晚清以前歷史課本。這些提案都有一個共通點,即是基於“沒有參與就沒有認同”、“沒有共同歷史文化記憶就沒有共同認同”的認識,以強化及鞏固兩岸認同為目標。

  兩岸統合學會認為,文化融合有助於未來的經濟統合及政治統合,缺少文化融合,兩岸的經貿與政治關係將有如沙中建塔,不僅不易,亦極為脆弱,禁不起任何的風雨。

  張亞中説,“我想用一首自己寫的偈供大家參考。”“大寒激起千堆雪、狂風吹起萬頃浪;一束陽光澤百花,十分來去渡十方”。兩岸曾經有過多年的大寒狂風,我們要珍惜現有的陽光,文化融合是最柔和也是最溫暖的陽光,而我們彼此從十方而來,在這十方所建的大覺寺,尋求兩岸之覺,共同討論彼此的未來,我們為的不僅是兩岸,也是為我們自己。希望與會學者能夠盡情暢言、發表宏論,亦期能夠集思廣益,達成未來我們應該努力的共識。

  最後,張亞中指出,此次會議的名稱特別強調“推動”兩字,希望各位能夠以不僅坐而論,亦能起而行、共同推動兩岸的文化融合。

[責任編輯:李傑]